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何華仁──畫說臺灣野鳥故事
2021/12/18 11:06:39瀏覽556|回應0|推薦0

早晨傳來畫家何華仁病逝的消息,出生於1958年的他,是資深賞鳥人,創作小島上的貓頭鷹多本鳥類生態繪本2017年罹患腦瘤之後,不僅在2020年底開畫展,也持續出版以鳥類為主的生態繪本。他以作畫代替復健,和未知的生命盡頭奮鬥,如今遠離肉身病痛,感謝他為台灣留下多本精彩生態繪本,作品與精神永存。

兒童文學學會10人聯展至12/18(六)止,  何華仁提供二幅展出。


「臺灣圖畫故事書和人」系列之一,本文2010.5.9刊登於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版

何華仁──畫說臺灣野鳥故事

撰文/陳玉金

繪本畫家,也是資深賞鳥人何華仁,繼2004年出版了小島上的貓頭鷹》繪本之後,2010春天,又出版了三本繪本:《野鳥有夠酷》、《臺灣鳥四季》、《野鳥會躲藏》。不同於《小島上的貓頭鷹》以完整的故事和木刻版畫的表現方式,這次出版的三本繪本以壓克力顏料為主要媒材,內容不是生硬的圖鑑,也有別於必須從頭看到尾的故事繪本,何華仁以詩和畫的合奏,讓每一個跨頁都是一幅藝術作品,當讀者可以在輕鬆且隨機翻頁的同時,透過文字和圖像,看到了臺灣野鳥的特色和環境生態,也欣賞到創作者獨有的繪畫風格。

賞鳥歲月的開始

提起小時候對鳥類的認知,何華仁說:「勉強說得上的,只有那些欺負小孩的家禽類,像火雞或是番鴨,還有從兒童歌謠裡面知道的一些鳥類的名稱。」而進一步和賞鳥的緣分,是在1980年左右,當時賞鳥風氣並不盛行,在花蓮港邊服兵役的何華仁,有一次颱風過後,到港邊看海,當時堤防還沒有築起,岸邊有很多人在撿漂流木,一群漂鳥在港邊翱翔著,他心裡忽然產生一個念頭,希望退伍後,能學習更多賞鳥的知識,還在日記裡寫下自己的想法。

從軍中服役退伍,高中就讀美工的何華仁,到中國時報擔任美術編輯,同事有人在賞鳥,因而開啟了他踏入賞鳥界的緣分。何華仁說:「剛剛開始賞鳥,發現有經驗的人,手一指就知道哪裡有鳥,換自己用望眼鏡看了,卻不知道要往哪裡看才有鳥?」

何華仁每天固定在傍晚到報社上班到深夜,利用白天的時間早起賞鳥。臺灣是賞鳥者的樂園,鳥種類繁多,有人向他提議,國外有很多人專門畫鳥,建議他可以畫鳥。於是他一有機會就畫鳥,想畫下臺灣的每一種鳥類,但自己感受到,雖然可以將鳥畫得很像,但是對鳥類的環境生態卻不太了解。因此他獲得一個心得:要了解鳥到底躲在哪裡?就要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

從對鳥類一無所知,到成為專業賞鳥人,甚至放棄穩定的工作,成為鳥類生態畫的創作者,是出自一次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在何華仁三十歲那年,有位同事因為車禍,三十歲就走完了一生。這件事讓他深受刺激,想到生命的變化難測,應該要趕快去做想做的事。他把人人稱羨的工作辭掉,在朋友的介紹下,到林業試驗所六龜扇平工作站,執行鳥類調查的計畫,做了十個月的鳥類研究記錄。下山後即開始動手編寫《臺灣野鳥圖誌》,這本書在當時不但是極具意義的鳥類生態參考文獻,也是何華仁嘗試版畫創作的開端。

用繪本記錄臺灣野鳥

剛開始畫臺灣野鳥,何華仁採用圖鑑方式,勾畫出臺灣野鳥的圖譜。1986年起,他嘗試以木刻水印版畫的方式,表現臺灣土地上的鳥類百相。透過日文書的閱讀,一知半解的過程摸索版畫的創作技法。在日本旅遊時買了雕刻刀回來,找到合適的木材,他說:「剛開始刻,沒什麼想法,一開始大都失敗,後來慢慢才找到方法。」

從只有黑白畫作,到彩色作品,是因為黑和白,無法表現出臺灣部分鳥類的鮮豔色彩,何華仁試著想辦法克服。從簡約的線條和墨色,展現出野鳥自然質樸的風貌,接著陸續以不同的棲地群組、花鳥、鷹姿等不同的主題創作,隨著刀工技法的熟練,作品尺寸越來越大,作品的複雜度變高,色彩更多,形象也更寫實。而在幾次畫展後,發現展覽結束後,觀眾能見到這些畫的機會就少了,如果製作成繪本,就能讓更多讀者欣賞到臺灣的野鳥之美。

於是由何華仁試著進行繪本的創作,由他圖文創作的小島上的貓頭鷹》在2004年出版了,他以蘭嶼特有的蘭嶼角鴞,即俗稱的貓頭鷹為主角。書中的小貓頭鷹張著發亮的大眼睛,展開對蘭嶼環境的探索,透過小貓頭鷹的行經路線,巧妙帶出了蘭嶼豐富人文景觀和生物特色。這是何華仁首次嘗試用木刻版畫來創作繪本,他以樸拙、粗獷的線條,表現出蘭嶼的原始、神祕和生氣,更大膽的採用了藍、紫、橙等色彩為背景基調,配上簡潔的畫面設計,畫作中每一個跨頁可以是單幅欣賞的畫作,翻頁閱讀時,又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2008何華仁為墾丁國家公園創作灰面鵟鷹的旅行》,這本由他設定為「圖鑑繪本」的書,是以每年秋天在遷徙途中,飛經墾丁國家公園的灰面鵟鷹為主角,介紹出公園的鳥類特色與環境生態。寫實細膩的畫風筆觸,有別於版畫繪本,同時也是在當今眾多政府出版品中,相當獨特的。

與《小島上的貓頭鷹》相隔六年再推出的《野鳥有夠酷》、《臺灣鳥四季》、《野鳥會躲藏》等三本繪本,他改採壓克力顏料,再用粉彩筆或是色鉛筆做細部加強,繽紛的色彩,更能將臺灣野鳥的特色表現出來。在鳥類的造型上,捨棄了寫實的畫法,抓住各種鳥類的特徵,平塗色塊,圖像更具有童趣。因為將讀者年齡層設定為高年級以上的學童,沒有加注音,但附註的小字,也能兼顧到不同讀者層的需求。

何華仁是臺灣資深畫家中,少數能獨力完成繪本文、圖甚至美術完稿的創作者,從故事和文字的構思、插圖的繪製、版面設計到美術完稿、選擇印刷紙張,以及到印刷廠督印,都能親自完成。而在介紹臺灣特有種鳥類的《臺灣鳥四季》書中,以每一個跨頁為單位,介紹一隻野鳥,替每一隻鳥配上像詩一樣的簡短文字。他解釋,這種文字創作是仿傚日本俳句的作法,每一組詩都會點出季節,有畫面,有詩句,聯結在一起。

作為資深賞鳥人,何華仁關心的是百年前當臺灣的鳥類被發現至今,經過了一百年,這些鳥現在都在哪裡?他在書中提醒讀者,臺灣的野鳥到2009年,有登錄的就有五百六十種,但他也注意到某些鳥類正在慢慢減少中。透過這系列的野鳥繪本,提醒讀者,臺灣現存的特有鳥類,還有神出鬼沒、擅長躲藏的鳥,以及為了適應生態,以致長相奇特的野鳥,都值得大家關心。他希望這系列繪本能持續出版,讓讀者除了用圖鑑取得對野鳥的認識之外,能有更多元的選擇。而更具兒童觀點的繪本,也能讓小朋友透過輕鬆的內文和畫面,認識臺灣的野鳥。

近幾年,何華仁舉家遷移到宜蘭市郊,早晨是他的賞鳥時間,在宜蘭市的郊區,很容易就可以發現鳥的蹤影。從賞鳥開始,他所作的就是仔細的記錄和觀察,而現在要做的是看什麼鳥的棲地消失了,他舉以前就不常見的草鴞為例,現在看到的機會更少了。年歲不同,關注的角度也不同,何華仁說:「時間有限,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每隻鳥都有故事,我希望繼續畫,但也要看我的手還能做多久?」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jinchen0412&aid=17085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