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瑣談蘭州牛肉拉麵
2008/06/15 14:59:37瀏覽1165|回應2|推薦23

蘭州古稱金城。隋文帝時,改為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自漢至唐、宋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蘭州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及聯繫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民國30年國民政府設立蘭州市,訂為甘肅省省會。

蘭州市地處黃河上游,南北群山環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盛產白蘭瓜、軟兒梨、冬果梨、白粉桃等瓜果,因此,自古即有 “觀景上杭州,品瓜下蘭州”之說。

蘭州除了瓜果久負盛名,拉麵也蜚聲中外。

蘭州人口以回族為主,裕固族、保安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為輔,因此,蘭州牛肉拉麵的風格和滋味,別具特色。

蘭州拉麵的麵稱作「蓬灰麵」。所謂「蓬灰」,是用戈壁灘所產的蓬草燒製出來的鹼性物質,實質就是「鹼」。蘭州這種用「蓬灰」與麵粉和製而成的麵條,有一股特殊的香味,而且筋韌有勁。

蘭州拉製牛肉拉麵的手法非常獨特,先是把具有極強韌性的生麵培和成大麵團,然後分成許多均勻的小麵團備用。製麵則一定是等到有客人叫麵時,才開始進行。

蘭州麵的拉製,是一種苦練技巧的絕活,一般是把小麵團先壓成寬帶形狀,或搓成細長條,再對摺,然後反復搗、揉、抻、拉、摔、摜後,捋成長條,揪成茶杯粗、筷子長的一條條麵節,通常一個麵節正好拉成一大碗麵。拉麵時,每拉一下,必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後,雙手上下抖動,幾搓幾拉,連抻數次,柔韌綿長,粗細均勻的麵條就完成了。

至於蘭州拉麵麵條的形狀,分有圓形、扁形、棱形三大類。

圓形麵條的橫截面呈圓形。圓形麵條又可分為「毛細」、「細」、「三細」、「二細」、「筷子頭」、和「空心麵」等六種。

扁形麵條的橫截面呈扁平狀。扁形麵條則分有「韭葉」、「薄寬」、「寬」、「大寬」和「皮頻寬」等五種,其中「韭葉」就與韭菜葉一般寬,「皮頻寬」的寬度則與男人腰間所繫的皮帶等寬。

棱形麵條的橫截面呈三角形、四邊形等獨特形狀。三角形的棱形麵條叫「三棱子」,四邊形的叫「四棱子」。

「蘭州牛肉拉麵」就是將上述的各類麵條,依客人指定,放入大麵鍋中煮熟,盛碗後澆上蘿蔔「清」湯,鋪上熱炒的牛腿肉丁、乾椒、花椒、香菜和蒜苗主料,再淋上適量香醋,上口味重不膩,爽滑麻燙。如若還需牛肉,則另盤切送,片片乾挺而柔酥,佐以蒜泥辣醬,其滋味之鮮美,筆墨難能形容。

蘭州的蘿蔔「清」湯非比尋常,特別值得一提,它是先用甘南草原上出產的肥嫩犛牛或黃牛的腿肉,加上牛脊髓和棒子骨(小腿骨),牛肝,以及肥嫩全雞,與花椒、草果、桂子、姜皮等數十種香料,慢火熬製而成高湯(俗稱「千年牛肉湯」,因為鍋中水少了添水,肉少了添肉,從不洗鍋,只“清俏”),然後加入當地特產的綠蘿蔔片熬成。此「清」湯清亮澄澈,不膻不腥,味厚色醇,香濃鮮美,滋味綿長。

按照蘭州的傳統,只要一踏進牛肉拉麵店,店家就會贈送鮮美「清」湯一小碗,給客人先爽、醒一下胃口。這項規矩,源自始創蘭州牛肉拉麵的回族人馬保子;此外,正宗的蘭州牛肉拉麵,必定具備“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特色。意思是湯色清澈見底;蘿蔔片潔白純淨;辣椒油鮮紅漂浮,不混湯;香菜、蒜苗新鮮翠綠;麵條柔滑透黃。

簡而言之,在蘭州吃牛肉拉麵,首要是注意店家有沒有免費贈送一碗鮮湯;二是看牛肉拉麵的湯是否清亮澄澈;三是檢視麵條是否清齊,紅油閃光,濃香撲鼻。只有符合這三個步驟條件的,才是正宗。

拉拉雜雜,盡是陳年瑣碎,如今,記憶中清、香、辣、鮮的蘭州拉麵,歷經物換星移,或許早已另創新猷,開發了新面貌。不過,“湯清亮,肉酥香,麵韌長”的舊風味,散客說什麼都難忘懷喲。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1961285

 回應文章

an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原來如此
2008/06/16 02:09
原來不是只有意大利麵有各種不同形態的麵條﹐中國的麵條也有那麼多變化。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8-06-16 12:37 回覆:
謝謝回應。

恰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下網前
2008/06/15 15:02

要去睡了

却看到這篇吃的

怎睡得著?

我最愛吃拉麵

晚安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8-06-15 15:08 回覆:
祝您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