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元宵、湯圓、浮圓子
2008/02/22 16:05:27瀏覽1619|回應1|推薦24

昨天正月十五元宵節,依傳統,入夜後要提燈籠、看花燈、猜燈謎、走百病,更重要是子時要闔家聚在一起吃“元宵”,以示家戶團圓,象徵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散客自退休後就被子女硬拽著僑居美國加州,說來也怪,將近三十年來,這裡華人越來越多,但是元宵節却始終還是買不到現成的燈籠。原來這裡一直以香港人的習俗為依歸,香港人熱衷中秋節提燈籠,只有那個時節市場裡掛滿了一盞一盞的小燈籠待售,元宵節反而沒處可尋,真的是入鄉要隨俗,絲毫勉強不得。

不過咱家仍舊重視團圓氣氛,每逢元宵節,兒孫們照例會回來陪散客散婆吃“元宵”團聚。

今年孩子們除了各別帶來這裡超市中常年可見的「冷凍湯圓」媳婦還準備了一堆材料,聲稱要依著食譜做[法式湯圓]。散婆一輩子好新鮮事兒,聽媳婦說要表演「洋」湯圓,立刻帶頭瘋,一時間,廚房和飯廳裡人頭竄動,攪拌糯米粉與洋芋泥的機器聲,加上碾山藥泥兒啦、切火腿末啦、剮起司粉啦、淋番茄醬啦、灑白糖啦的呼來喚去聲,接著又是輪流把這堆東西攪和剁成餡,捏成丸,叮叮咚咚的鬧成一團。終於,先煮後炸的[法式湯圓]上桌了。

當這十幾張滿頭滿臉都撲了糯米粉的「大廚」們各自咬了一口[法式湯圓]之後,原本嘰嘰喳喳的屋子頓時靜寂得能聽得到針尖落地的聲音。

「快去煮水下冷凍湯圓吧!」。散婆喃喃自語地踱向廚房。

「老頭兒,今天難得一家子團聚,你趁現在空檔,給小孫們說說『中國』湯圓的事兒,好讓孩子們多瞭解些『固有文化』的底細吧!」散婆臨蹭進廚房前,回過頭交待散客。

沒奈何,散客只好把年輕時在神州大陸東奔西跑,因緣際會吃過的各地特色口味,或作法迥異的湯圓,硬給回憶出來,盡量結合上『固有文化』的精神湊合事兒了。

首先從「湯圓」這個名詞談起。

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裡面有“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的詩句。

北宋稱湯圓作“浮圓子”,到明代才始見“元宵”名稱,而南方則一向叫湯團、湯圓、圓子。

散客不知道為什麼名稱要演變,但是散客知道,根據製作手法不同,北方總稱「搖元宵」、南方稱為「搓湯圓」。

北京的元宵是先做餡,通常是用山楂、桂花、棗泥、或奶油,掺入融化的白糖,凝固後切成小塊成為餡丁;再一顆顆放在有乾糯米粉的大蘿筐裏不斷搖晃滾動,並不時取出蘸上糯米水再放入大蘿筐裏滾動,使反覆裹上一層層的糯米粉,就是元宵」的生胚了。北京的奶油元宵,餡裏摻有奶油,其味甜爽,奶香蘊存。天津的蜜餡元宵,用蜂蜜加上白葡萄乾作餡。山東的寶塔湯圓,賣家將湯圓堆成寶塔,上插柳條,綴以紅花,用豆沙、桂花、棗泥作餡。

南方則是用糯米粉和水做成粉皮,再把一塊塊如骰子般大小的餡丁包裹進去,然後用雙手輕輕搓成圓形,成為「湯圓」的生胚。蘇州的玫瑰湯圓,用玫瑰瓜子作餡,小巧玲瓏,別具芳香。蘇南有蟹粉湯圓,膏腴肉滿。揚州湯圓,種類繁多,有小如桂圓者,有大如酒杯者,餡料風味各異。而江蘇、浙江一帶尤其盛行百子湯圓,又叫珍珠湯圓,一碗約有百粒,形如小珠子。此外,上海的喬家柵鮮湯圓、重慶的山城小湯圓、泉州的八味湯圓、廣西的龍眼湯圓、安慶的韋安港湯圓、臺灣的菜肉湯圓...,雖然風味不一,但都各有特色。

中國幅員廣大,各地方皆有獨自湯圓,但說穿了只有甜、鹹兩種口味。甜餡的主要材料不外乎是用紅棗泥、芝麻蓉、紅袍赤豆沙、綠豆沙、桂花、紅糖碎花生、糖冬瓜、芋頭...拌合豬油及白糖而成;鹹餡的主要材料也不脫選用純淨雞油、豬肉、雞肉、香菇、筍絲...等鮮味重的食材。至於能夠馳名的,主要是因為在視覺及口感上能分別達到色滑潔白,晶瑩光亮,皮粑綿糯,味香柔滑,膏潤芳鮮,腴而不膩;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糯而不粘;食後口頰留香,經久不散的高度烹飪水準。

在中國大江南北,風味各異的湯圓中,散客印象最深刻的甜味湯圓有兩處,一是【長沙姜氏姐妹湯圓】,它是以糯米、大米磨漿,取粉製皮;用棗泥、白糖、桂花做餡。其色澤雪白、晶瑩光亮、小巧玲瓏、香甜味美;另是上海擂沙湯圓】,它是將帶餡湯圓煮熟,外滾以大紅袍赤豆煮熟磨細的豆沙食用,形美色豔,豆香宜人。在鹹味湯圓部份,則是四川彭水縣的【心肺湯圓】,它是以糯米粉製皮;餡是將豆腐乾、冬菜切碎,用豬油炒後配上鹵味的豬心、豬肺及多種調味料而成。吃的時候,再配合用蔥花、蒜末、花椒粉、辣椒調成的沾料,鮮香麻辣,風味獨特。

此外,據散客以前向大江南北各地方馳名專家請教所得經驗,煮湯圓時鍋中的水量一定要寬足,而且水燒滾後要將火調小至水面只見輕微滾動的程度,才將湯圓下到鍋裡;同時一定要煮到湯圓浮起,再添加少許冷水,保持滾而不騰數次,一直到湯圓在水中自動翻滾,表示內餡已經透徹熟化了,才可起鍋食用。至於炸先把湯圓煮熟,涼涼,然後再炸,這樣才不會炸崩了皮,同時也省油。如果要炸生湯圓,最好先放在雞蛋清裡裹一下,再放到油鍋裡炸,這樣既安全,炸出來的湯圓又帶有雞蛋香。炸湯圓時,需不斷地翻動,以免熟得不均勻。至於吃湯圓不論是選食煮、或炸的湯圓,蘸上適量的白糖或芝麻醬,可以增添風味,餘韻無窮。

按咱們中國農業社會時的習俗,元宵節所吃湯圓要使用糯米,意在取其「黏而不散」的特性,象徵闔家凝聚;外形要求正圓,意在象徵圓滿。至於歡度「年」的氣氛,以前講究得到正月三十,「晦」日“送窮”後才完結,但如今工業社會,作習步調緊迫,可以在正月十五闔家團聚吃頓“元宵”的家庭已經難得見到,散客知福,所以草記淺薄經歷,提供年輕網友「想像」傳統風貌的空間,同時希望戊子新年,所有家庭皆歡樂圓滿,人人諸凡順遂,萬般如意。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1636177

 回應文章

connie F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可是
2009/08/06 11:45
那法式湯圓倒底哪不對呢?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9-08-06 12:47 回覆:

別有風味,只是不搭元宵節的調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