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數盡塵紛的「佛珠」
2008/02/10 15:06:59瀏覽2004|回應0|推薦17

新年新氣象,歲次戊子新正初一吉日,一向清靜的散客蝸居,變得人聲鼎沸,好生熱鬧,來訪貴賓中,有政經界要人焉,有工商界鉅子焉,有傳媒界聞人焉,有其他各階層的精英人士焉,龍華鳳貴難得齊聚,蓬壁頓然生輝,直把咱家散婆樂得一整天都瞇眼咧嘴的,成了能蹦會跳的活脫笑彌勒。

就在大夥圍爐,觥籌交錯,舉箸齊飛之際,散客詫見不論男女,無論立足政經工商各界的嘉賓,手腕上都佩戴了一串由十八顆小珠子串成的手串。

原來大家都稱它做「佛珠」,說是佛力的表徵,認為佩戴可以避邪制煞,招財晉爵,但是對於它的淵源,卻都個個搖頭若波浪鼓,沒有人知曉,對於它的真實用途,也沒有人正確應用過,只一致表示是順應時尚風潮而佩戴,而且均極講究質料的價值,所以各人所佩戴的,都價格不菲。異哉!

今天新正初三,散客躬身奉佛,斂神正念,素心開筆,不涉嘻笑,就細說「佛珠」於后,敬禱大吉。

根據「木槵子經」記載:「佛告王(毘琉璃王)言,『大王若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者若坐若臥,恆常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如是漸次度木槵子,若十若廿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說明了修行者在潛修時應該持用由一零八顆木槵子(註一)串成的鍊形器,來記錄誦佛念佛的次數,這種專門用在修行時數數的珠串,就是目前大家習稱的「佛珠」,但在佛家的正式詞彙中,應該稱為「數珠」。

關於數珠的顆數,依「數珠功經」記載,制式應該是每付一零八顆,但是對於五十四顆,廿七顆和十四顆所寓含的法意,也都予認同,因為在佛家的觀念裡,凡人一生中計有八萬四千種煩惱,經綜合歸納,共為一零八類,心懷慈悲的修道者,使用一零八顆的數珠來念佛,念法或念僧伽名(註二),就在求能完全解除塵世間的所有煩惱,斷絕眾生因種惡業而遭致的壞果報;而五十四恰為一零八的半數,意在求得同時解脫自己與世人的諸凡業障,共離輪迴之苦。持用廿七顆在表示效仿小乘修行證果的廿七位賢者,要用「戒」、「定」、「慧」來阻絕「貪」、「瞋」、「癡」俗念,以求脫離生死苦海,早日證得涅槃之樂;十四顆則代表依循觀世音的十四無畏精神,無懼無悔,誓以普濟人間貧疾苦厄為志業。

另據「大漢和辭典」記載,數珠計有一零八零顆、一零八顆、五十四顆、四十二顆、卅六顆、廿七顆、廿一顆、十八顆及十四顆等九種規格,所增各款,無論所據法意如何,寓旨亦總在激勵世人自省自惕或發揮犧牲奉獻的佛陀精神。例如對於目前蔚為風尚的十八顆手串型制數珠之所以要用十八顆珠子串成,就申稱寓含有這兩種意義:一是由於佛家有所謂十八界,十八界乃是佛家語六根、六塵、六識合和之數,所稱六根是指人體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塵則指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法;六根與六塵互動,就滋生六識,譬如眼見色而有眼識等是。由於人生一切的煩惱都是根、塵、識的因緣合和作用所造成,因此需要修行,而十八顆「數珠」就具有提示時刻警惕,自制自勵的作用;另一種說法是緣起十八羅漢,羅漢都是佛的大弟子,各具神通力,但是甘受佛陀的詔命永遠駐在凡間,隨時濟助眾生。世人感佩羅漢的奉獻精神,視為修道的楷模,因此選擇佩戴十八顆手串數珠,以示發願師法羅漢職志,決心隨時獻力助人,犧牲濟眾。

數珠的顆數多寡,除了具有所寓法意的區別之外,亦有分野功力的意思。根據「大乘義章」中的說法,由於修道之士的能力各殊,因此修為證果分有「聲聞乘」、「辟支乘」和「菩薩乘」三種階段,其中「聲聞」「辟支」兩乘,只能獨善己身,唯求自渡而已,澤被程度有限,乃以「小乘」歸屬;「菩薩乘」則功在普渡群生,濟世無涯,是為「大乘」。據其觀念,「金剛頂瑜珈念珠經」上亦就依據數珠顆數所代表的法意,區分作四種等級說:「一千八十為上,一百八珠為最勝,五十四珠以為中,廿七珠為下類」。但是由於佛家一再提醒眾生不要「執相」,為免修道者因為執著於品級,反蹈業障,墜入魔境,所以「金剛頂瑜珈念珠經」上接著強調:「二手持珠當心上,靜慮雜念心專注,本尊瑜珈心一境,皆得成就理事法」,來闡明所有數珠都只不過是修行者的利便之器,只要心誠意凝,修身修心,努力作到眾善奉行,淑化世人的境界,所持數珠的顆數多寡,其實並沒有什麼實質差異的道理。

數珠的質材,自古以來一向種類繁多,而且都是間用不同尺寸的珠子貫串成付。對於這種情形,「金剛頂瑜珈念珠經」上的解釋是認為每類質材所具功德程度自由天成,經上說:「硨渠念珠一倍福(註三),木槵念珠兩倍福,以鐵為珠三倍福,熟銅作珠四倍福,水精(註四)、真珠(註五)及諸寶,此等念珠百倍福,千倍功德帝釋子(註六),金剛子(註七)珠俱胝福,蓮子(註八)念珠千俱胝,菩提子(註九)珠無數福。」至於每付數珠中所串不同尺寸,代表部位所在的珠子用材亦列訂標準:「佛部誦以諸寶,蓮花部珠用蓮子,摩竭部中為念珠,眾珠間雜應貫串。」這項主張數珠應由多種質材的珠子串製的說法,可以從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古代數珠都是用多種質材的珠子串製的實情獲得印證。

「金剛頂瑜珈念珠經」上所謂的「佛部子」、「蓮花部珠」,是指貫串在「念珠」之間的「隔珠」,它們的通俗名稱分別稱作「母珠」與「數取」。在每付數珠上另外附加的一些小珠子則稱為「記子」和「記子留」。「母珠」又稱「達摩珠」或「佛塔」,代表無量壽及修行圓滿之佛果,是為「佛部」。為示尊敬,故有規定,每當捻至「母珠」時必須逆向而返,不得越過;「數取」亦稱「天珠」,以一百零八顆的數珠為例,每二十七顆間串一顆「數取」。至於「記子」,是指繫串在「母珠」另端的小珠子,有十顆,二十顆,或四十顆不等,它的作用是每唸滿一○八遍時,即撥一顆「記子」以計數;此外,「記子留」則是指每串「記子」末端所繫的那顆墜腳珠子而言。

對於數珠的意義,「金剛頂瑜珈念珠經」上明載:「珠表菩薩之勝果,於中間絕為斷漏,繩線貫串表觀音,母珠以表無量壽,慎莫鶩過越法罪,皆由念珠積功德」,透澈說明了數珠原本只是供作修行者藉而體認佛理,在口誦真言,手捻記數之際,能順利凝聚心神,斷除貪、嗔、癡念,超越生死煩惱,早日昇華成就的輔助修行用具。但是在俗世功利主義的觀念中,數珠經常被誤以為隨身佩戴可以無由獲得某種神秘力量的庇佑,尤其晚近更竟被視作純玩賞意味的一種追逐時尚飾物,大家極盡巧思地在串編手法上爭奇鬥豔,競相炫耀的情形已經造成空前大謬,這種嚴重本末倒置的結局,對照清代乾隆朝光祿少卿趙文哲的孫女,趙棻女士所著「濾月軒文集」中的一則記載,或許能生些許棒喝作用。女士記錄說:我國嶺南地方盛產椰子,由於椰子製品具備冬天不冷手,夏日不畏汗漬,而且價格低廉的特色,因此當地人乃取其蒂來雕製數珠,但是通常絕大多數的成品都雜有黃色筋膜,純黑且光潤無瑕者仍是不可多得的稀品,因此雅好之士都以能集得純黑者為珍貴。女士的父親趙秉冲,官拜戶部右侍郎,亦雅好數珠,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大量收購各式新舊椰製數珠。經歷數十年的功夫終於從幾百串椰蒂數珠中篩選出最精美,而且大小一致的集成一串,趙侍郎以其難得程度不下於千狐之腋裘,禁不住每日佩戴,逢人顯耀,獲得了極大的稱羨。當時的大學士和珅,權高勢盛,極好各類珍貴稀罕寶物,又恰為趙秉冲的頂頭上司,趙秉冲每次因公謁見時,和珅必定凝視趙的椰蒂數珠,然後要求摩挲把玩,並且讚不絕口,顯出極欲據為己有的企圖。但是由於趙秉冲對這串數珠至極寶愛,所以對於和珅的屢屢暗示總是佯裝不解其意,最後逼得和珅直言說:「我享盡所有金玉珠寶,唯獨缺少純黑潤澤的椰蒂數珠,你若把它獻給我,遇有升遷的機會,必有你的好處。」趙聞言只笑而不語,回家後立即將那串數珠密而藏之,再也不敢賞玩示眾,終於沒讓和珅如願,但是趙侍郎的後半生宦途,卻就因為一付數珠而極盡坎坷,晚境堪憐。

數珠既然只是專供潛心修道之士為清除俗世煩憂,求得大解脫,用為念佛數數的用具,自無刻意誇顯的必要。如今俗眾不研佛經,不究佛理,藐視數珠為時髦飾品,競相持戴以顯奢華的作為,正與清朝貴為朝廷重臣的古人一樣,竟都為了憑藉滅化塵世煩惱根源的數珠,反而陷入佛家苦諫眾生,切切超脫的「貪」、「嗔」、「癡」深淵之中,這對承續佛法的有道之士,或數珠而言,都是始料未及,至極諷刺的憾事了。

    

 

註一:木槵子,學名「無槵子」,一種落葉喬木,夏天開淡黃色花,果實圓形,果皮堅硬,內有黑色種子。

註二:佛、法、僧:就是佛教的三寶,所謂的皈依三寶,就是要藉著依靠佛、法、僧的力量,達到永得安樂的目的。

1.      佛寶:佛是一位知慧通達,慈悲無量,福德無邊,德性圓滿的大聖人。

2.      法寶:就是佛所說的法,能幫助世人消除煩惱,脫離苦海,到達覺悟的極樂淨土。

3.      僧寶:僧是清淨無染,捨棄名利,地位,發願代佛接引眾生送向成佛之道的證道賢者,俗稱和尚。

註三:硨渠:熱帶海洋中的硬殼生物。

註四:水精:矽石類寶石,學名「石英」,凡無色水清石英,俗稱「水精」,今稱「水晶」。

註五:真珠:蚌珠被砂侵入,所結的圓珠,今稱「珍珠」。

註六:帝釋子:「帝釋」乃忉利天──卅三天的天主,為佛家有名的護法神,住在「須彌山」頂的善見城,「帝釋子」或係指「帝釋」之骨,或「須彌山」特產果實。

註七:金剛子:或稱「金剛堅」,又名如意珠,摩尼珠的別稱,源見「雜寶藏經」:「有一婆羅門,善別如意珠.....佛言,此珠摩竭大,魚腦中出.....」

註八:蓮子:荷花所結「蓮蓬」的果實。

註九:菩提子:菩提樹所結果實中的核。

 

附註:「撞鐘迎新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每逢除夕夜,各著名寺廟都要響起「辭舊迎新」的「一百零八」響鐘聲,人們隨著鐘聲歡呼,互相道賀,祝願新的一年裡,幸福安康。

明代學者郎瑛在《七修類稿》一書中說:「扣一百零八聲者,一歲之意,年有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正得此數。」意思是說,一年有十二個月,二十四節氣(十五天為一節氣),七十二候(五天為一候),三者相加,正好是一百零八。

此外,「九」,是華夏先民篤信的吉祥數字,又是個至高數。一年有十二個月,九倍就是一百零八,它代表吉祥如意,又至高無上。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160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