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恣意人生 - 耆老話酒香(四)
2007/11/29 02:24:02瀏覽665|回應1|推薦16

轟轟隆隆,鬧哄哄,人聲鼎沸‧‧‧‧

嘰嘰喳喳,好熱鬧,四鄰嘈雜‧‧‧‧。

上菜了 ───

第一道,「全雞」。

緊接著‧‧‧‧「黃魚豆腐湯」、「高粱醉鰻」、「炸安箍(番薯)」、「扣肉香芋」、「大坑鮮筍」、「炒沙蟲」、「藥膳鮮蝦」、「醉翡翠(高粱酸白菜)」、「豆乾浮湯」、「炒芥菜梗」‧‧‧

最後一道,「全魚」。

咦!是「雞頭魚尾」耶!

我禁不住哇哇大叫:『「雞頭魚尾」』~~~~~~

才正興奮地雀躍起來,兜頭一陣熱,從頭到臉,到後頸椎,哇!熱得燙皮‧‧‧

我被驚得瞪大雙眼───只看見散婆的兩片肥唇在眼前掀動著,隨即聽到她那破鑼嗓音嚷道:「醒了!醒了!老傢伙緩回來了!」。

哦!剛才的盛宴原來只是一場緬懷昔往的夢。我搖搖頭,坐挺身子。

「排長怎麼啦?」老賈關切的緊抓住我的手問道。

「沒事,沒事!也許喝過頭了些‧‧‧老了,不勝酒力了」。

「可是,散爺爺,我剛才看到你流眼淚耶‧‧‧‧」。小伙子純真的說。

老譚一把拉開小伙子,搶話說:「都是我不好,我不該背散老當年教我的<將進酒>,惹得他‧‧‧‧」。

「好了!你也別再說了,快幫忙進去砌壺濃茶,給大家都醒醒酒。ㄟ!老頭子,你剛才哇哇大叫『雞頭魚尾』幹什麼?」。

咱家散婆平時粗枝大葉,但是遇到節骨眼,多半還滿細膩,很能適時化解尷尬氣氛的。

小伙子純真,馬上被激起好奇,追問:「散爺爺,你剛才叫了三次『雞頭魚尾』ㄟ」。

我略微遲疑,然後點名老鄭。

「老鄭,你當年被整編去虎頭臂章<老廣師>當團長的行宴不就是『雞頭魚尾』嗎?你來給小伙子上一課」。

「對!對!對!你那小情人阿娥還哭得死去活來咧。嘻嘻 ~~~~」。老朱調侃。

「我不能留在金門,就不准娶她,又不是我的錯。」這是金門的習俗,也是老鄭的痛。

『雞頭魚尾』也是金門特有的習俗,你就快說小伙子知道吧」。我催促老鄭。

「這是阿娥的爸爸告訴我的,他說:早年金門因為風沙太大,謀生不易,金門的年輕人就紛紛拋妻離子,拎著包袱離鄉背井下南洋「落番」,有一個姓李的,因緣際會娶了當地酋長的女兒,也生了一個女兒。因為他是酋長的女婿,很快就飛黃騰達,成了當地有頭有臉的人。十多年過去了,他終於掛念起在金門家鄉倚門盼郎歸的妻兒,想要回去,酋長女兒為了防止丈夫一去不回,就在餞行的餐食裡暗中下蠱」。

「蠱是什麼?」小伙子問。

「是一種毒藥,專門‧‧‧」。

「小伙子,別聽老朱打岔!這故事有意思。」。老譚豎起他那變了型的右手大姆指對小伙子說。

老鄭繼續:「這人的女兒,不忍心父親遭受蠱毒之苦,就悄悄提醒父親,餞行宴時,吃雞務必從雞頭吃起,吃魚則從魚尾下筷。出發以後,如果肚子痛,一定記得要多喝水,才能逢凶化吉。果然,他在返回金門老家途中,突然肚子痛了起來,他立刻喝水,先從喉嚨裡跳出一隻雞來,再猛灌水之後,又吐出一尾活蹦亂跳的魚,解除了蠱毒,轉危為安。傳承下來,金門人認為在筵宴中先動手剪斷魚尾的人,就跟帶頭吃雞頭的人一樣,都是會擁有好運的人。」。

 「怎麼跟台灣剛好相反,我叔叔去年吃他們公司的『尾牙』,就是因為被對著雞頭,到現在還在失業。金門的禮俗真是好奇怪哇!」。小伙子說。

「其實『雞頭魚尾』代表吉利的習俗不是只有金門有,我們廣州也很注重『雞頭魚尾』的。」老鄭喝口酒,繼續說:「『雞』在廣州的傳統菜譜裡一向居於首位。宴席上一直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第一道菜是雞,最後一道菜是魚,意義是表示『開筵大吉(),散席有餘()』」。

老鄭把空酒杯向老朱晃一晃,示意幫忙再斟滿,同時繼續說:「這個習俗裡還有個規矩,就是上宴席的「雞」,一定要用全雞,表示『全吉』,雞頭要向主客,代表納吉;此外,魚上桌更有『魚不獻脊』的講究,意思是要把魚『頭』」朝向主客,不能以魚的背脊對著主客」。

「有文化,有文化,老鄭,我以前小看你了,敬你一杯」。老朱遞給老鄭一杯斟滿的酒,兩人互敬。

「還有,吃魚的時候,客人不能挑眼撥刺,否則,會被主人認為是在『挑眼』、『尋刺』,代表對主人的不滿。魚吃完一面後,要由主人用筷子把魚骨撥開,一般稱作『劃』開,絕對忌諱用『翻』的,因為討海人都希望船行平安,最怕翻船」。老鄭最後強調。 

「我懂了,反正雞跟魚是你們愛喝酒的人的吉祥菜就是啦」。小伙子老氣橫秋地作結論。

「不!在金門,『雞頭魚尾』還是席間勸酒的最佳利器咧」。老賈突然冒進來插話。

小伙子又愣住了。

老賈摸摸小伙子的頭,補充說:「金門人說:『雞無首,不能行;魚無尾,不能游;無主客,不成席』,在金門筵席上,有一項勸酒遊戲,它的規則是,當雞頭、魚尾上桌就定位,被正對的主客要先喝下一杯高粱酒,然後,斟滿杯轉給桌友,接下的桌友至少要喝等量或加杯的酒才能過關,繼續轉給其他人,直到最後又轉回主客收尾,一圈下來,乾掉一瓶高粱酒是常有的事」。

「啊!這麼厲害呀!散爺爺,真的是這樣嗎?」。

「鄭爺爺和賈爺爺說的當然都是真的。而且呀,金門人的這個『雞頭魚尾』」勸酒遊戲傳到了軍中大家庭之後,有了新的解釋,軍中認為雞頭代表領導人,魚尾是掌舵者,因而衍生出喝高粱酒十八字口訣。老賈,你是高粱酒專家,那十八字口訣是怎麼說的?」。

「『蓮花指,舉杯輕,入喉深,舒展眉,擲杯重,喊聲爽!』哈哈哈!」。老賈記得真清楚。

「小伙子,金門不但有『大膽』、『二膽』,還有『酒膽』的典故就是這樣來的」。老譚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出來的,只見他提著一壺熱茶,用力豎起變了型的右手大姆指向小伙子誇耀著說。

小伙子露出滿意的笑容,兀地引吭高歌:「有緣無緣大家來作伙,燒酒喝一杯,乎乾啦,乎乾啦」。唱完還舉起隻酒杯,比劃了個乾杯的動作。

「你唱的是什麼調呀!怪裡怪氣,但也滿好聽的‧‧,你們先喝茶,我去切水果」。散婆一溜煙,進屋去了,

「咳,咳!哇!好辣!」。原來小伙子舉起的不是空酒杯,他被嗆到了。

「膽敢偷喝我的『陳高』,見鬼了吧!哈 ~~~~~~~~」。老朱童心未泯地調侃小伙子。

 

──    ──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1412023

 回應文章

恰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哈哈
2007/12/04 07:09

你也在說 "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