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恣意人生 - 耆老話酒香(二)
2007/11/25 06:44:21瀏覽884|回應2|推薦21

 

咱家散婆這突如其來的舉動,當場震懾四座,頓時一片寂靜。

半晌,老朱喃喃地說:「我說錯什麼了?哎呀!一定是我說錯什麼話,把散婆給氣跑了‧‧‧」。

「放心,咱家散婆是氣不跑的,她八成是突然想起爐火沒熄,進去救火去了‧‧‧來來來,大家乾一杯,嚐嚐她的傳家 過酒胚”手藝」。

過酒胚”?

小伙子,過酒胚”是散婆對下酒菜的說法,是她們家鄉的土話」。

「喔,那 茴香豆”呢?

老朱緩過神來了,接口解釋:「也是土話。茴香豆在紹興幾乎是所有酒店四季常備的一種下酒菜。材料就是乾蠶豆,在當地,乾蠶豆又叫作羅漢豆」。

「你們這些老人家真不怕麻煩,幹嘛要把一個蠶豆搞得這麼複雜」。

「那是因為料理的關係囉。」始終沒說話的老鄭忽然英明起來了。

「咦,你是老廣,怎麼會知道紹興料理?」。老朱質疑地問道。

「吃遍天下是老廣,何況我當年打日本鬼子的時候就駐紮在安昌呀」。

「那你說說看 茴香豆”是怎麼料理的」、老朱一付挑釁抬槓的口吻。

「我不知道!誰規定愛吃豬肉就一定要會養豬?」。

嘻嘻~~~哈哈~~~大家笑成一堆。

「嗨!嗨!嗨!你們都七老八十多的人了,什麼事情值得瘋的跟十七、八歲的小伙子似的呀!」。隨著叫罵聲,散婆又蹦出來了。

「都是老鄭惹的禍嘛!他個老廣撈過界,想充內行唬我們怎麼料理茴香豆」。老朱繼續奚落老鄭。

「那你知道怎麼料理茴香豆”囉?」。老鄭不甘示弱。

「當然內行!用鹽水慢火煮就是囉,散婆,妳說對不對?」。

「哎呀,原來你是個假道地郎,矇得我把私藏了二、三十年的”陳年紹興”給糟蹋了」。

”陳年紹興”?在那兒?」我看她兩手空空,問道。

「還在爐灶上”溫”哩」。

「為什麼要”溫”?」小伙子問。

紹興”是黃酒,”溫”了喝才道地,再配上我做的 過酒胚”,就是全套的道地」。

「對!茴香豆”配紹興‧‧‧‧」。

「老朱,你別再吹牛啦,茴香豆”才不是用鹽水煮煮就能成的粗食」。

「哈!老朱你慘了,散婆,快幫我報仇!」。老鄭像是遇到救星般的尖著嗓子求援。

咱家散婆就是禁不得人捧,當下滔滔不絕了起來。

茴香豆是用乾蠶豆作原料,先揀去變色蟲蛀的劣豆,然後用清水浸泡,泡透之後再瀝乾。入鍋加適量的水,用急火大約煮15、20分鐘。掀開鍋蓋,看見豆皮周緣皺凸,中間凹陷的程度,就馬上加入茴香、桂皮、食鹽、醬油和山萘,再用文火慢煮,煮到水份即將煮乾,調味料已經從表皮滲透到豆肉裡,就離火揭蓋,等冷卻就OK了」。

她口若懸河地說完還不夠,更進一步端起桌上那盤茴香豆抖動抖動,難掩得意之色地自誇說:「你們看清楚啊!夠道地的茴香豆一定要像我煮的一樣,是青黃色,表皮起皺」。

「ㄟ!死老頭,你說我這茴香豆是不是韌軟耐嚼,清香味甘,特別好吃!」。

唉!咱家散婆什麼都賢慧,唯獨一得意就拿我當眾飆勁的壞毛病六十年如一。

「是啦!妳煮的茴香豆表皮起皺呈青黃色,豆肉熟而不腐、軟而不爛,咀嚼起來滿口生津,五香馥郁,鹹而透鮮,回味微甘,是人間極品~~」。我只能順竿子捧,否則保準會被她禁酒三小時。

「哼,被你拉著顛沛流離了一甲子,今天終於聽到一句實心話---噯,你們也嚐嚐我其他的 過酒胚”,我去拿紹興」。散婆罵在嘴上,但是眼睛都樂得瞇成了一條縫。

「我來幫妳!」。小伙子挺通氣地站起來,緊隨著她進屋。

「排長,你們老夫老妻真叫羨慕啊!」老賈個性忠厚耿直,是條難得的真誠好漢,我掛少將時,他私下還是稱呼我 排長

「夫妻嘛,上輩子的冤親債主,彼此多讓一步,免得下輩子討債討得急。--來!大伙快嚐嚐她這幾道小品,我覺得臭豆腐的口感很好,勝過西洋起士」。

「嗯!這鹽水花生鹹香又略帶甘甜,好吃」。

茶葉蛋的滷料有股特殊香氣,爽口,精彩極了,比<咸亨酒店‧‧‧」

「別再賣弄了,老朱。剛才 茴香豆”的醜,出的還不夠呀!」。老鄭逮機會反擊。

老朱一時被梗住,硬吞了口口水,轉轉眼珠,回答:「至少我還知道茴香豆“入肚暖胃”,越嚼越有味,所以民間有<“桂皮煮的茴香豆,謙裕、同興好醬油,曹娥運來芽青豆,東關請來好煮手,嚼嚼韌糾糾,吃咚嘴裏糯柔柔”>的民謠,比你只愛抬槓要強些」。

‧‧‧‧算你比較有文化‧‧,喝酒,喝酒」。老鄭語塞,只好勉強支吾。

整場氣氛驟然有些沉悶。

「老鄭,記得你以前跟我說過一個挺有意思的 安昌 人喝酒故事‧‧‧好像是用鐵釘下酒‧‧‧」。我趕緊幫老鄭圓場。

「啪」地一聲,老鄭猛拍一記他那大額頭,說:「對!我想起來了,那是當年駐紮在安昌時聽說的故事」。

老朱:「內容有文化嗎?」。語氣帶有挑釁意味。

「當然有文化。安昌人都說是典故咧」。老鄭抹抹嘴角,繼續憶述:「這故事說的是有一個安昌的好酒者坐在家門前喝酒,不知怎麽回事,原先下酒的豆芽菜變成了一根鐵釘,他也沒有發覺,就喝一口酒,用鐵釘在醬油裏蘸一蘸再放入嘴裏吮一吮,如此反復,一碗酒喝完了,那根鐵釘卻還在喔。這個傳說,是說真懂得喝酒的人,是不在乎下酒菜的好與不好的」。

「你這內容能算有文化嗎?我估量那傢伙已經八分醉了,根本是個不懂得喝酒的人」。

「老朱你別打岔,我又想起來了。安昌人就是把下酒菜叫做“過酒胚”的。常見的過酒胚有羅漢豆、鹽煮花生、燻毛豆、豆腐乾。他們喝酒的時候要求不多,只需要一碟兩碟。就跟我們廣東人飲茶一樣,行家講究一盅兩件」。

老鄭說出重點了,上回親家翁來參加孫子的畢業典禮,我那傻丫頭帶領大夥去廣東樓吃點心,點滿了一桌子。她那公公就笑她『不懂得飲茶吃點心,不配做廣東媳婦!』」老譚插話。

老鄭難得遇到支持,話匣子大開。

「還有,安昌人也不是用漂亮的酒杯喝酒,他們就用一般吃飯的瓷碗。喝酒的地點也根據季節而定,如果是在夏天,就會選擇家門口,擡一張小方桌,擱在門前的天井或石板地上,端一張小凳子一坐,桌上幾樣過酒胚,一碗老酒。因爲天邊的晚霞還沒有完全消失,從酒碗裏動蕩的酒中就能看到天上的雲彩和晚霞了。喝酒者這時喝得不光是酒,還把雲霞也喝進肚子裏去了」。

「怎麼樣,老朱!把雲霞也喝進肚子裏去了,夠有文化了吧!」老鄭盯住老朱問道。

「這‧‧‧」。換老朱語塞老鄭揚眉吐氣了。

「妙!妙!妙!你們兩個老酒鬼絆嘴真是聒聒妙」。老譚豎著他那變了型的右手大姆指哈哈大笑著說。

大伙也跟著樂開了,現場氣氛更加融洽了。

 

──    ──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gene8&aid=1401089

 回應文章

好宅豬大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神泉
2007/11/27 01:56
金門的"神泉",以前聽過,等到我去金門,卻買不到了,遺憾至極.
神豬格言:癢天地瘴氣,法古今玩人!!!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7-11-27 02:30 回覆:

金門神泉酒48度,入口不辛不辣,入喉滑順甘醇,別稱「少將酒」。印象裡是民國87年就停產了。可惜!

中國大陸有許多地方釀「神泉酒」,品質都遠不及「金門神泉」。

專此奉覆


孫立人的粉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現在的陳高還比得上當年的嗎?
2007/11/25 20:47
晚輩接觸陳高時是在一瓶賣二百多塊還不怎熱銷的時代,記得當時的司令官姓趙,他用來請客的陳高更是甘醇,後來老李當上總統把陳高炒熱後,出廠價格一路飆過千元,卻覺得往後出廠的陳高比不上先前的甘醇了‧‧。
讓英雄蒙塵,日後就不易有英雄!
逍遙散客(yugene8) 於 2007-11-26 14:26 回覆:

散客與您同感。

而且不只陳高,連初級高粱的韻味也距41年時的首批品質遠矣。

倒是散客還有一瓶75年裝瓶的「神泉酒」,偶而淺酌,能助憶往。

趙姓司令,大名或是萬福將軍吧。

謝謝回應,請常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