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11 21:40:09瀏覽483|回應0|推薦24 | |
游明昌攝影作品 《詭譎》 自從愛迪生發明電燈以來,人們早從燈具的實用性,演變到如今的裝飾性,乃至於進入到藝術性階段!今晚,游老師將此一幀,早年在我們的社會裡,可能會充滿著爭議性的創作照片展示出來。窘異於平日,游老師所秀出的攝影藝術作品,反能帶給觀賞者一種強烈的心理效應!如今,社會雖已跳躍出此意識形態的巢臼,可這照片,給人在視視覺上,還是不脫離一種視覺上強烈的震撼!
初看之下,以為是一位赤裸的男子,站立在一座立燈的後方。而這盞燈,也似乎是銜掛在男子的上方!這兩者之組合,就佔據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讓人不得不看見,想要移出視線也居乎是不可能!原本自然平常地人體,那暖橙橙的膚色,在燈光的照耀下,卻予人顯得不正常的感覺。不說會令人到達毛骨悚然之地步,但不自在,則已油然而生。
再將視線稍微移往後方,我們會發現,有座不小的水族箱!可以確定這裡絕非是瘋人院,也非是藝術展覽廳之類的空間。正疑惑這裡環境之後,再回來觀此主題,還真會升起一股《詭譎》的不舒服感受!這男子到底要幹什麼?
觀此,身軀應該是平常家人或鄰居的男子上半身,有何神祕之有?但卻置於此靜謐時空之間,雖然有暖色系光線照耀,卻傳達起某種冷漠、空虚、與疏離的感覺。但由於膚色的粗造含混,很像是繪畫而上,故很容易看出他是某種人造物,也就是商品。所以整體照片,在這真實的燈飾以及虛假的男子上半身,共同營造及表現出,我們這個社會,因高度物質文明的商業社會,勾引著人們內心的一種對於"類人體"的接觸,之内在的微妙感情。
這也就是攝者,下達作品此題目之意旨所在!
誠然,攝影藝術的出現晚於繪畫藝術。因此攝影藝術吸收繪畫藝術的實質內涵,亦即有其養份存在。游老師此次作品,便是將商品化、通俗化的商品藝術,也就是 popular art ,透過光線另類的表現,以呈現出來。成為一種再創作與再詮釋的全新創作品,我認為是相當的成功!
攝影早期依附於人像,也就如同繪畫尚未普及於平民百姓,竟都是貴族所專屬,一來費用不少,二來無此閒情雅致。而後隨著社會繁榮,有了生活照,進而風景攝影也大量興起。當然,都是專業攝影師的領域。期間也歷經歐美各式比賽與沙龍攝影的獎勵與推廣,致使攝影藝術風起雲湧創作不衰。所以,攝影不再僅僅只是記錄而已,它形成的許多的風格與學派。就像藝術不再只是純粹反映"美"而已!它屢屢挑戰"美學"的範疇了!就像游老師的這禎作品,夠專業水準之外,它已不僅照得美,尚且必須脫離傳統美的概念,也就是令人看得"賞心悅目"的舒服。還需進一步提供另外的功能,加以滿足
攝影者,亦如同繪畫工作者一般,始終忠於自我的創作。當你對標的物產生拍攝興趣,以此讓它成為亮點的同時。就如同繪畫,開始於心眼裡構圖。如何透過不同角度,去構思去營造所要的畫面。就像游老師,不採用仰角,也不用平視。而是以微俯視,讓燈罩遮住那裸體男子的頭與頸部,也就會避開可能的雙眼相對,形成你不知道它的眼神,進而也不清楚對方之意圖。如是游老師成功的塑造,懷疑與猜想的氛圍,使觀賞者想進一步靠近,以及想要直接掀取遮掩物,一睹其真面目的舉措!
就在觀賞者,升起一股猶疑或可能緊張的境遇中,那種遲鈍與可能的自我拒絕,會使偶發的好奇之衝動稍歇。你的不明思緒,迫使眼角,會由此幾乎要全然佔據你整個心靈的同時,頭腦的備份載體,讓那眼尖的心眼,開始警告你是否該逃離,這不必要的可能傷害了!所幸,攝者早就安排好讓害怕的情緒,有道躲藏與逃離的空間與動線,那就是左後方水族箱前,既狹窄但又不長,卻在視覺末端有拐彎,以及微明燈光的走道。由此看出,攝者的細巧的心思,早就細心鋪陳,它的作品能夠將情緒完全掌控。
好的攝影藝術作品,不僅是讓你一眼,就感動到你的視覺神經,馬上想開口直呼說「美」,就值得滿足與叫好。而是它真能勾起你的興趣,想進一步想與它互動,駐足於作品之前,啞口無語之時的剎那,你感應到了什麼?啟示到了時麼?得到了什麼?於此同時,我認為在游老師的作品面前,這三者全都能具備了!因為好的藝術作品,其理始終是如一的!
作品題目之名為《詭譎》,當然不就會讓人想到接上下一句詞,也就是「懸疑」。這不就是文學作品的範疇了嗎?只是攝影將其轉換為場景、道具......等等,有形的物質視覺罷了?攝者便借助光圈、快門、景深、角度,將燈光、顏色、形狀,通通應用而上,形塑出與觀賞者精神上的共鳴的場域,展演出攝者心情的的微妙風景,引領大家走向一起深度之旅。 以上,可能就是我這些年以來,每每為游老師的作品深受感動,而抒發出不少感想的原因,其理由之所在吧!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