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吉他大師塞歌維亞
2009/03/14 21:06:05瀏覽2349|回應0|推薦0

吉他大師塞歌維亞

Andres Segovia

  1987年6月2日,塞歌維亞以94歲高齡逝世於馬德里住所,結束他近八十年的吉他演奏生涯,同時也完成上天賦予他為吉他代言的艱鉅使命。他是本世紀最偉大的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一生致力於吉他的研究與教學。他憑著毅力和熱情,幾乎在自學中開創出吉他的新奏法,他獨特而優美的音色,展現吉他豐富的表現力,進而將吉他這個被認為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樂器,提升到能作為獨奏樂器的崇高地位。甚者,當今樂壇上的古典吉他演奏家,無一不是受到塞歌維亞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他對於吉他的貢獻,可以說是無人能出其右。

  塞歌維亞於1893年2月21日生於格拉納達附近的利拿列斯,五歲時被送至格拉納達與伯父同住。他的伯父曾鼓勵這位外甥學習小提琴,雖然塞歌維亞在一段時間後對小提琴的演奏稍有心得,但是在偶然的機會裡,他被在伯父家中演奏的佛萊明哥吉他聲音深深吸引,十歲時他獲得生平的第一把吉他,自此他便和吉他形影不離。兩年後,伯父去世,塞歌維亞搬到科多巴和母親同住,不久,這位年輕吉他手決定到外頭租屋,以便有更多的時間與獨立的空間,讓他完全投入吉他的學習。在租屋的這段時間,塞歌維亞結交了不少音樂家朋友,像鋼琴家塞拉諾(Luis Serrano),並經由塞拉諾認識了另一位年輕鋼琴家孟提斯(Rafael de Montis),此君對塞歌維亞所改編自古典音樂的吉他曲印象十分深刻。十六歲離開學校後,塞歌維亞決定以吉他演奏作為終身職志。1909年他在格拉納達藝術中心舉行第一場公開演奏會,不久他前往孟提斯位於塞維亞的家中,此間,塞歌維亞認識許多當地頗富影響力的人士,並贊助他往後的音樂會。在塞維亞一年的停留中他舉行了十六場的音樂會,隨即轉往西班牙其他城市演奏,不過他卻發現很多音樂家和樂評人對於古典吉他持有負面的看法。1912年他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首演會,雖然得不到聽眾的回響,但他卻認識了魯特琴演奏家拉米雷茲(Manuel Ramirez),他不但賞識塞歌維亞的演奏,同時也送他一把相當好的吉他作為見面禮。在瓦倫西亞期間,他結識了泰雷嘉得意門生劉貝特(Miguel Llobet)並成為至交,劉貝特亦邀他至巴賽隆納舉行了三場成功的音樂會。  

  當他回馬德里之後,在經紀人奎薩達(Ernesto de Quesada)的安排下前往南美巡迴,獲得空前的成功,1920年更受邀至馬德里的皇宮為維多莉亞皇后演奏。自此,年輕的塞歌維亞慢慢打開知名度,並逐漸展現他過人的音樂天份。1920-1935年間,他的足跡遍佈歐洲各大城市,包括倫敦、巴黎與莫斯科。1928年更橫渡大西洋到紐約舉行首演,塞歌維亞所到之處,聽眾無不被他精湛的技巧與音樂所震懾,並逐漸改變對吉他的看法。此時他也開始鼓勵當代作曲家為吉他貧乏的曲目寫作,第一位響應的就是托羅巴(Federico Moreno Torroba),接著許多著名的作曲家如龐賽、維拉-羅伯士、屠林納、泰德斯可與羅德利果等人也都紛紛響應,為吉他寫作獨奏、重奏或協奏曲,由於塞歌維亞的努力才使吉他曲目益形豐富而多樣。  

  1936年西班牙內戰開始,他位於巴賽隆納的家被掠奪,到二次大戰結束之前他都流亡海外,期間他定居於紐約以及烏拉圭首都蒙特維多。大戰後,他致力於吉他的改良,在好友奧古斯丁的協助下,由知名的杜邦公司進行研發,1947年第一把尼龍絃吉他因此誕生,這也是塞歌維亞為吉他所作的一項偉大貢獻。  

  在50、60年代,塞歌維亞以演奏與錄音繼續他的事業。在這段期間,他平均每年舉行一百場的音樂會,並為唱片公司錄了三十張的專輯,同時也開始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義大利基奇亞納音樂院、西班牙的康波斯特拉等地,舉辦每年一度的大師講座,當今許多優秀的吉他演奏家都曾參加過他的講座。塞歌維亞去世之前,仍偶爾在美國、日本舉辦講座,並且不餘遺力地將吉他推廣至大學與音樂院。如今,世界上只有少數音樂學院沒有吉他科系,各地學習吉他的風潮更為之大開。綜觀吉他的歷史,在所有作曲與演奏當中,沒有人能像塞歌維亞般對吉他的發展有如此大的影響。  

  塞歌維亞的演奏猶如在闡述生命般充滿人性與溫暖,他宏大的音樂觀藉著深邃、渾厚的吉他聲傳達給世人,同時也讓吉他和其他主流樂器一樣有著無限的表現力。這完全是塞歌維亞這一位吉他巨人一生努力的成果,而他所留下來的錄音就是最好的見證。這些CD中包含義大利、西班牙、墨西哥等作曲家的吉他音樂,包含梭爾、阿瓜多、朱里亞尼與塞歌維亞本人所作的練習曲,有巴洛克、古典與浪漫時期重要的吉他作品,有改編自巴赫、卡薩多的組曲與其他改編曲等,都是塞歌維亞最重要的有聲資料。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saye00&aid=274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