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我們教了孩子什麼》:量大福大
2013/02/17 11:00:15瀏覽292|回應0|推薦1

由陳文卿老師所著《我們教了孩子什麼》,是一本相當好的書,值得父母跟教師一讀。

陳老師在自序裡提到:
如果我們對時下的草莓族、啃老族等年輕族群懷有深度的不安時,更應該共同思考如何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因為未來的世界由他們掌舵,只有責備是無法改變事實的。相信沒有一個孩子願意讓自己成為那樣一個不受歡迎的人物,他們只是在成長過程中,缺少一些重要的元素而已,那是整個社會的責任。與其慨歎他們的不成熟,不如重新思考我們該教給孩子什麼,讓他能有厚實的肩膀承擔重責大任,有無畏的心胸面對風雨飄搖,那麼我們這條船才有停靠幸福彼岸的一天。

其中這篇「量大福大」就值得我們深思。

量大福大 

開學以來,小慶在班上一直是個認真學習、負責守規的好孩子,因為他的優良表現,還喝過我精心準備的歡樂下午茶呢!所以當第一次有人來告他的狀時,我真的十分訝異,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呀?經過徹底的詢問,才知道小慶被同學伸出的腳絆得差點跌倒,因此很不高興的踢了同學一下,雙方因此吵了起來,我跟小慶說:「同學伸出腳當然不對,你可以告訴老師,我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交代,但你用如此暴力的手段對待同學,是不是比同學更不應該?」小慶聽了默不作聲,最後在一聲道歉中,這一事件總算告一段落。

過了不久,小慶又因同學背起書包時撞了他一下,踢人事件又再度重演,這次他明知道同學不是故意的,可是還是選擇了最壞的示範。我除了重申應該如何控制情緒並告知家長外,也狠狠的在他當週行為成績單上重重的扣分,以提示這件事的嚴重性,心想他總該學會教訓了吧!如果同學受了傷,他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過不到半個月,小慶上體育課時被反彈的籃球K到,由於他一再堅持是同學故意拿球丟他,除了再次踢人外,還把同學壓在地上,害得同學嘴唇流了血。我驚覺問題的癥結在小慶的「小心眼」,因過度愛護自己而不願吃虧的心態作祟,才會在特定的狀況下失控。我想在少子化的時代,家長從小過度寵愛的情形日益普遍,養成孩子「只知有我,不願吃虧」的意識十分強烈。因而造成孩子人際關係的緊張失衡,甚至衝突糾紛不斷,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和孩子談談「量大福大」這個主題。

首先我以一個故事開頭:有一位弟子,動不動就抱怨,不是嫌飯菜煮得不好,就是生氣別人翻動他的東西,只要有人做錯一點小事得罪他,更是天天嘮叨個沒完,總想怎樣討回公道才甘心,因此終日心情惡劣、愁眉不展,做什麼事都不順遂,於是決定上山請教師父如何是好。師父聽了他的敘述後吩咐這位弟子去買鹽,回來後,師父準備了一杯水,抓了一把鹽往杯中放,請他喝看看是什麼味道?這個弟子喝了一口就馬上吐出來說:「師父,水好鹹!好苦!」

隨後,師父又把他帶往寺院旁的大池塘,同樣抓了一把鹽丟倒進池裡,叫他再舀起池水嘗嘗,再問道:「池水是什麼味道?」弟子又說:「這水沒什麼特別,不鹹,也不苦。」

此時,師父語重心長對弟子道:與人相處難免有磨擦,這些不愉快的事就像那把鹽,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少,但是我們所體驗的是苦或是樂,決定來自於盛放鹽的容器是大還是小。這個容器可以是小杯子,也可以是池塘,甚至是湖泊,如果我們的心量夠大,就像池塘對於一把鹽,早就稀釋了,一點也不受其影響。如果你對別人的過錯不是那麼錙銖必較,甚至寬宏大量毫不放在心上,就能悠游在寬闊的湖水裡,自由自在、快快樂樂,才有心力去把該做的事做好,甚至他人都很願意伸出手來成全你,這才是幸福的人生觀呀!

凡事不吃虧,樣樣都要斤斤計較,真的是和自己過不去,爭名奪利難免與人結怨,將來總有因果待償;不肯原諒別人,那又鹹又苦的滋味,還是得自己慢慢去品嘗。「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樣的心胸才能為彼此帶來雙贏的局面,有智慧的你要選擇哪一個?

接著,我再舉一個實例:清朝康熙皇帝時,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在京城做官,他老家桐城的親人砌牆蓋屋,與鄰居吳姓人家發生爭執,家人捎信請他處理。大學士看後立即回信說:「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就是叫家人應當退讓。家人看了信以後,主動讓出三尺。鄰居吳氏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三加三等於六,這就成了「六尺巷」,也就是相當於二米寬的小巷。從此六尺巷在張英的家鄉、現在的安徽桐城市傳為美談。

由於他的心量寬大,不僅自己富貴榮耀,也澤蔭了後代子孫,他的第三個兒子張廷玉,是康熙皇帝時的進士,官至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張廷玉總計為官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共計五十年。張英的長子張廷瓚,也是康熙時期的進士,因此在桐城幾百年來就有「父子宰相府」、「五里三進士」的說法,當地父老至今仍嘖嘖稱奇、讚頌不已。

張英的「六尺巷」是傳統文化最寬闊的街巷之一,它的「寬」不是寬在「六尺」上,而是「寬」在人們的心靈境界與和諧禮讓的精神,唯有心寬了,量大了,人生路才好走,才不會耗費時間塞在車陣裡,才能很快的達到目的地,張英的典範是不是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呢?我希望孩子能懂得我的心意,一時衝動好像賺得了什麼,實際上失去的可能更多,若要平安如意、福澤綿長,就從開拓我們的心量下手吧!




全書已作成電子檔,歡迎至此下載分享推廣。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yoman&aid=7309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