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願共享彌陀甘美的果汁—道證法師(2/2)
2015/01/23 10:30:59瀏覽380|回應0|推薦3

願共享彌陀甘美的果汁


道證法師 




通到無憂的國度

講到這裡忽然想起來,我們鼎鼎大名的廣欽老和尚,在往生前的第六天,他忽然演出了一幕戲,一幕餘韻深遠的戲,可以給我們做警惕。那一天老和尚忽然一反平常叫人專念阿彌陀佛的作風,他突然緊急地請大家為他誦《大藏經》,大家知道《大藏經》浩如煙海,真不知道要從那裡誦起。於是請問老和尚說:「要誦那一部啊?」老和尚用台語回答:「總誦!」總誦,就是全部都念,於是大眾趕緊請出一部一部的大藏經,光是搬經典就搬得氣喘喘的了,而看老和尚一副決定往生的樣子,大家心裡又急又難過,更不知道要從何誦起,老和尚就說:「看你會誦什麼經,通通給我誦!」於是大家就一部一部地誦起來,《心經》啊,《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在這緊要的生死關頭,才發現到連僅僅二百多個字的《心經》,都幾乎要誦不出來。可以說是口裡誦著,心裡著急,而當大家在誦一部一部經典的時候,老和尚只是幽默地笑了一笑,自已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點也沒有受到旁邊聲音的影響。末學感覺到老和尚這一笑,真是當頭一棒,什麼人能夠把《大藏經》總誦呢?臨時緊急怎麼誦得了《大藏經》呢?唯有老和尚他念念清楚分明、念念懇切有力的「南無阿彌陀佛!」真正總誦了《大藏經》!我們切莫懷疑老和尚怎麼會臨時改變了題目,他老人家是非常善用反面的手法來發人深省的,因為畢竟修行是行出來的,不是嘴裡說說就算了的,假加沒有親自體驗到個中的滋味,就得不到刻骨銘心的教訓。

在醫學院紙上談兵,跟看血淋淋的病人,顯然是大不相同的,李炳南老居士有一首詩寫著:「萬法精華六字包」,佛法的精華都包含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裡面,這一首詩和老和尚的演出,可以說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般的人臨終都苦不堪言,阿彌陀佛四個字都念不出來,何況要誦經,誦大藏經?在《阿彌陀經》裡面說六方佛都出廣長舌相,讚歎阿彌陀佛,勸眾生要相信這部經。也就是說,我們念阿彌陀佛,所有的佛菩薩都會歡喜,這也就是總誦。

學長問末學說,怎麼樣念佛才得力?末學念佛還是很粗淺,也不能說得力,只不過有一點點體驗可以提供給大家做參考。我們都知道水有浮力,而且也確實看到很多人都會游泳,可是現在假如一下子把您推下水,那麼您是不是就會自在地浮上來呢?恐怕這在沒有練過游泳的人,都會說不可能。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很恐懼,我們怕淹死,我們對水的浮力沒有信心,對人可以游泳這件事也沒有信心,所以掉下水的時候就拼命地掙扎,亂叫亂跳,後來像個酒瓶子灌水一樣,咕嚕咕嚕咕嚕,喝了水就沈下去。前面我們讀到信心,相信水有浮力,就像相信佛力,阿彌陀佛有大慈悲的願力,他會把我們托著上來,能夠有這樣確定的信心,就不必掙扎,也不會恐怖,不須要亂叫、亂跳,只是靜靜地享受著他的浮力,全身放鬆了就浮上來。

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常常聽到懺公師父說「萬緣放下,一念提起」,萬緣放下,就像躺在水上,必須要全身都放鬆,沒有什麼掛礙,沒有恐佈,沒有一處是緊張的,才能夠浮得上來,浮得上來,才談得到飄浮、打水、前進,所以,首先對水的浮力要有信心,有了這樣的信心,就能浮著,就不會淹死。更瀟灑一點的話,那就是整個人都坐到船上去,運費力都不費力,坐在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上,可以瀟灑地走來走去。理論上似乎我們這麼重,坐到水上會沈下去才對啊!可是阿彌陀佛有大願力,他造了一艘航空母艦,這彌陀的大願船可以載著我們,我們就可以從痛苦的掙扎變得很逍遙,在感恩歡喜中念阿彌陀佛,只須要靜靜地聆聽,聆聽彌陀的呼喚。阿彌陀佛每天都很大聲地在跟我們廣播,在《無量壽經》裡,佛問阿難說:「汝聞阿彌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眾生不?」你聽到阿彌陀佛偉大的聲音在一切世界度化眾生了嗎?阿難說:「聽到了!」那麼,我們聽到了嗎?末學在病中念佛是用這樣飄浮水上的感受,靜靜地聽。

懺公師父常說的話都是最重要的話,他常說:「攝耳諦聽」,我們口裡念必須耳朵注意地聽,這個聲音就是阿彌陀佛呼喚的聲音,也是我們內心佛性呼喚的聲音,這和阿彌陀佛的聲音是打成一片的,念「阿」的時候,耳裡清楚聽到一個「阿」字,念「彌」的時候,耳裡清楚聽到一個「彌」字,念「陀」的時候,耳裡清楚聽到一個「陀」字,念「佛」的時候,耳裡清楚聽到一個「佛」字。一次只負責聽一個字。一個聲音,這是再輕鬆也沒有的事了吧!這一條「口念耳聽」的道路,確實能通道無憂的國度,能夠解脫一切的憂惱,只要心裡清楚,口裡清楚,就像聽收音機頻道調對了,注意「攝耳諦聽」就能夠收到極樂世界美妙的消息。

不知道學長們有沒有發現過,當我們搭車子或是坐飛機的時候,其實我們都是把命交給了司機先生,假如司機先生打瞌睡撞了車,或是飛機失事了,我們就會死。這樣交出生命的事惰,我們常常都在做,但是為什麼唯獨對阿彌陀佛常常沒有辦法交出生命呢?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歸命約意思——把生命交出去,念佛的時候就要有把生命交出去的那種心情。把生命交給一個最偉大。最慈悲的力量。這是最令人安心的事了吧!總比搭飛機、坐車安全多了吧!何況向來只有我們辜負佛陀,不聽他的教導,佛陀可從來沒有辜負過我們。末學在生病的時候,最衰弱時曾經爬樓梯,真的是用爬的,才體會到樓梯的欄杆是做什麼用的。有的時候很喘,有時也曾經十八個小時解不出一滴小便來,有時候肚子也很痛,在這情形中末學就用這樣的方法,把一切交給偉大的力量——阿彌陀佛,全身放鬆,沒有一個地方需要緊張,與其讓我傷透腦筋,不如交給阿彌陀佛。通常,假如我們肚子痛,就會縮起來,一直注意痛的地方,心就轉不過來,但是,只要充分地相信,把一切交出去,相信只要我在這個地方斷了氣,就會立刻站在阿彌陀佛的淨土上,以這樣的心情再靜靜地聽阿彌陀佛的呼喚,發現不好過的日子也會變得很喜悅了!

有一位念佛的老先生,當他感冒很嚴重的時候,他就寫了一首詩描寫感冒的喜悅,他說:「喜悅在床上,床上是彌陀心中,彌陀心中,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您會發現念佛人生病也是喜悅的事。有一次末學病況有變化,血壓降低,腦子一陣陣不清楚,那時候要發聲念佛,真的很吃力,但是末學發願最後的一口氣還要竭誠歌詠阿彌陀佛!最後一個心跳一定要和他的大慈大悲共振!所以還是努力地念,大家也慈悲地幫末學助念,那時候突然感受到,為什麼阿彌陀佛叫做無量光明、無量壽。無量光明,光就像無盡的能源場,想想看,一棵植物,從小小的種子種到土裡,吸收土壤的養份,接受陽光的照耀,就成了那樣的大樹,光能真的非常地妙,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更是無窮的能量,更是奇妙!當一個字一個字清楚地念著、聽著的時候,漸漸全身大汗淋漓,不知不覺已經念了四個小時,血壓也慢慢地恢復,體力也慢慢地又好一些。真感覺到阿彌陀佛像是免費供電的電力公司,只要您把插頭插上了,不要拔來拔去,他就源源不斷地給電。
 

厭離內心的污穢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說往生淨土的信、願、行三資糧,說到「願」的時候,他解釋「願」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說真的,末學以前剛看到「厭離娑婆」四個字的時候,心裡很不舒服,覺得佛怎麼會教我們討厭、離開這個世界呢?後來再研究才知道,不是那樣,佛大慈大悲關懷我們這個世間每個眾生,他不但不會討厭我們,更不會教我們去討厭。那麼他教我們厭離什麼呢?蕅益大師說:「娑婆就是我們內心的污穢所感得的世界。」要厭離就是厭離內心的種種污穢。

有些學長可能還不覺得,我們的內心到底有什麼污穢須要厭離呢,現在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您今天花了一千塊燙了一個最新的髮型,結果一回家,來了一個朋友就說:「啊!你怎麼剪這個頭髮像哈巴狗一樣。」這話聽了就令人生氣,非常氣這位朋友,然後就去照鏡子,左照一照、右照一照,越看越像哈巴狗,心裡更懊惱,一個晚上翻來覆去都睡不著覺,想明天是不是再找一家美容院,再去改換一下髮型,就這樣,大家體會看看,「您這個髮型像哈巴狗」幾秒鐘的一句話,我們就會放任它在內心產生強烈的憤怒,拼命地鑽牛角尖,很捨不得離開憤怒的痛苦,自己緊緊地抱住一棵痛苦的大樹,不肯放開,還以為是大樹抱著我們,煩惱很久很久。佛陀教我們厭離、放下的就是這種內心的污穢、內心的不良情緒、內心的五濁惡世,教我們欣求極樂——欣求內心的清淨,就和極樂世界相應,薄益大師說:「極樂是自己所招感的清淨世界。」假如他罵我像哈巴狗,最好我就念阿彌陀佛,更發願所有的哈巴狗都同生極樂,內心裡浮現佛陀慈悲的面孔和一望無際的蓮花世界,這不就從痛苦的泥沼裡出來了嗎?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要死了以後才去,而是生前就可以生活在極樂清淨的國度中。大家都可以在《阿彌陀經》裡面念到:「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蕅益大師解釋說:「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有人就問:「現在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能夠說未來會生在那裡,怎麼能夠說現今就生在那裡呢?」蕅益大師回答說這個「今願、今生」的「今」有兩個意義:第一可以說是「一期的生命」——現生發願持名,臨終一定會到極樂世界。第二個意義就是把「今」解釋做「現在的一剎那」,一念相應的時候,這一念就生在極樂世界,念念相應的時候,念念都生在極樂世界。這一種美妙的因果都不離開一心,就好像秤的兩頭一樣,不須要等到在這個世界生命盡了,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只要現在這一念以信願來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那麼蓮花就開了,金台就現了,雖然活在這裡,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了。

有位念佛人也寫了一首小詩,他說:「何其幸運,不死便往生,生還淨土。」我們本來都可以生還淨土的,只不過我們喜歡痛苦,不喜歡捨離。似乎這顆心對苦惱的親和力,遠比對佛大慈大悲的親和力要強很多。不相信的話,學長們可以試試看,假如待會師父上台就指著您的鼻子說:「這位同學專門做表面工作,最愛出風頭了,什麼都不行!」您假如能夠馬上合掌念「阿彌陀佛」站起來跪下,感謝師父慈悲地教導指點,向師父懺悔說:「弟子會努力改過。」那麼您就有厭離婆婆、欣求極樂的氣氛了,這也就是真正有願要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否則就可能會憤憤地下山去,逢人就一邊哭一邊說自已的冤枉,罵師父的不是,並且發誓從今以後再也不到山上來了。過了很久很久,心中都還苦哈哈,三年後想到這件事還很生氣,這就很明顯的是喜歡娑婆、厭離極樂,根本就沒有往生的願。這麼說來,這種發願並不是每天做功課完了,念一念「願生極樂世界中,上品蓮花為父母」這樣的句子就算了,真正發願是念念都要發願,捨離內心的污穢,欣嚮內心的清淨,與極樂世界相應。

這裡說一個念佛人的故事:日本有一位善太郎,有一天他到山上拜佛,回來的時候,天色太晚了,就到朋友家裡面借住一晚,隔天早上他道了謝就繼續踏上旅途。後來這位朋友發現丟了一件衣服,家裡的佣人就告訴他說:「我親眼看見善太郎偷走了那件衣服。」因為這個佣人斬釘截鐵的口氣,使得主人信以為真,認定一定是善太郎偷了衣服,後來這朋友就到善太郎家裡去興師問罪,不分青紅皂白,口出穢言,就大罵特罵,剛開始善太郎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漸漸了解原來他的朋友是懷疑自已偷了衣服,於是就誠誠懇懇地向他道歉,然後從抽屜裡面拿錢出來賠償他。

因為他連一句解釋的話都沒說,又拿錢出來賠償,對方更加認定衣服一定是善太郎偷了,所以對他非常地灰心,轉身就要走了,但善太郎卻把他叫住,微笑對他說:「您難得來一次,我實在很想讓您帶一些禮物回去,可是現在家裡什麼也沒有,這樣吧!我送您幾個糰子,實在不成敬意,希望您笑納。」然後就把供在佛前的糰子拿下來用紙包好,交給那個朋友,對方連一句道謝的話也不說,轉身就走了。這個朋友回家以後就把全家人都叫到跟前,而且把這件事一五一十地說了,然後拿出他送的糰子說:「雖然善太郎是那樣一個人,可是供佛的糰子並沒有什麼罪過,我們大家吃掉吧!」主人就動手分配這幾個糰子。可是看見那個佣人低垂著頭,很久都不敢去拿,大家覺得很奇怪,問了個仔細,這個佣人終於忍不住俯首認罪說:「像我這樣罪孽深重的人要是伸手去摸這個供佛的糰子,誰知道我會受到什麼樣可怕的報應,那件衣服是我偷的,是我嫁禍給善太郎的。」這件事讓家中每一個人都很震驚,面面相覷。

末學感覺到這位善太郎真的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人,假如是我們被誣賴做小偷,那還得了,大概會哭哭啼啼理論一番,臉紅脖子粗大喊冤枉,馬上整個人就陷入娑婆世界的黑暗中,一點兒也沒有欣求極樂、願生西方的氣氛,然而這位老實的善太郎他把這樣的倒楣事,也當做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他總是在感謝佛恩的心情中捨離內心的食欲、憤怒、種種污穢,用阿彌陀佛的慈悲和耐心來待人處事,每天活在極樂世界的光明中,這是真正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吧!

還有一次天氣熱得很令人難以忍受,善太郎做完一天的工作,從山中回家,那兒知道他大大不但沒有燒水也沒有準備晚飯,這位疲憊不堪的善太郎突然間一生氣,就拿起旁邊的一根木棍準備要揮棒,但是在這將要揮棒的一剎那,好像聽見那「阿彌陀佛」的聲音,於是他就馬上哭著跑到佛前去點上了燈,把那根木棍供奉在佛前,靜靜地合掌說:「啊!善太郎又原形畢露了。」就這樣一面哭著一面念阿彌陀佛。末學看到這樣的故事總是很感動,因為我們是凡夫,沒有辦法馬上就不起貪、瞋、癡的念頭,而可貴的就在一起了貪、瞋、癡這樣娑婆的情緒以後,能夠像他這樣馬上覺照、馬上懺悔,回頭念阿彌陀佛,立刻捨離這樣不好的情緒,就是真正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假如是一般的人通常做法都是倒過來——寧處娑婆、厭離極樂——可能會大吵一頓,吵得晚上睡不著,隔天說不定還要鬧離婚,這就是自投羅網,自願陷在滔滔的濁浪裏面,這又何必呢?說起來簡單,只是一念的扭轉而已,但是卻須要時時的觀照、練習。

在這裡說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要去跟隨一位劍道的高手學劍,他去到師父那邊說明來意,師父告訴他說:「要跟我學劍必須先打雜三年,掃地、擦桌椅、煮飯。」他一聽就說:「啊?三年那麼久啊!」師父看他那麼性急就說:「照你這個個性,那得要十年!」「啊?十年?」好吧!既然想學劍就留下來吧!於是每天砍柴、掃地。有一天他的師父趁他掃地就冷不防給他一劍,他突然間中劍,腫了一個包,以後他就天天提心吊膽,不知道師父什麼時候又會來打一劍,所以擦桌子也注意、砍柴也注意、洗碗也注意、煮飯也注意,就練得反應很快、很機警。有一天他也很想試試師父的功夫,就在師父炒菜的時候,拿了一支木棒從後面往師父頭上一打,沒想到師父就順手拿起旁邊的鍋蓋子一擋,沒給他打上,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功夫。以「信願念佛」來面對一切的境界,就像這位師父隨手拿起鍋蓋一樣那麼自然順手,然而,這個自然、順手,卻是要像他徒弟那樣掃地、煮飯、擦桌子中不斷地練習來的。

那一切苦,佛已代受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說,信願行的「行」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大陸有一位無線電工程學的教授黃念祖先生,他說了一個比喻,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其中的道理:磁鐵和普通的鐵本體上並沒有什麼分別,只是磁鐵中它的電子運動軌道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就有了磁力。而普通的鐵,電子運動的軌道都是雜亂的,方向不同,所以產生的磁作用互相抵消了,顯不出磁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說,信願行的「行」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大陸有一位無線電工程學的教授黃念祖先生,他說了一個比喻,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其中的道理:磁鐵和普通的鐵本體上並沒有什麼分別,只是磁鐵中它的電子運動軌道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就有了磁力。而普通的鐵,電子運動的軌道都是雜亂的,方向不同,所以產生的磁作用互相抵消了,顯不出磁性來。但是假如將普通的鐵放在磁鐵附近,鐵中的電子受到磁鐵磁力的誘導,就會排齊運動軌道的方向,立即會顯示出磁性來。可見磁鐵和鐵本體沒有什麼兩樣,這可以幫助了解「生、佛平等」——眾生與佛本體是平等的;還有磁鐵與鐵所產生的只是共同一個磁場,這可以幫助了解「生、佛不二」。而鐵實在是因為磁化作用才變做磁鐵,所以又說「生、佛宛然」。這樣說來,鐵跟磁鐵不一樣,只是因為電子運動軌道雜亂,可以比喻眾生所以和佛不一樣,只因為妄念紛飛。由這裏可以了解假如我們能夠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漸漸地不再妄念紛飛,就像鐵中的電子受磁鐵磁力誘導,漸漸地排齊運動軌道一樣,慢慢就會像磁鐵一樣,具有妙用無窮的磁力。

有人可能會懷疑念「名字」——念阿彌陀佛的名字,就這麼有用嗎?是的,不要說阿彌陀佛這麼偉大的名字,只說我們一般的名字就可以了解。比如病人在醫院突然病況變化,就大叫某某醫師,這個某某醫師循著名號就來了,某某醫師一來,他所學的醫學、醫術也都全跟著到了。所以《彌陀要解》說「名以召德」,名字可以把內容、德行全都呼喚出來,普通尚且這樣,何況阿彌陀佛的名號!

蕅益大師又說:「信願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念佛時,就把佛的功德全都變成自已的功德,這一句話怎麼體會呢?阿彌陀佛在還沒有成佛前,他經過了五劫長時間的思維,以及兆載永劫的積植德行,才成就了極樂世界的莊嚴,歡迎十方的眾生一起到那裡去留學深造,直到成佛,有了成就再乘願迴入娑婆救渡眾生。那裡的教學設備、師資陣容都是一流,大家仔細去讀《無量壽經》或是《觀無量壽經》就可以了解。

阿彌陀佛就像一位偉大的農夫,他流著血汗,花費了很長的歲月辛苦地種植、耕耘,就為了種出水果來給大家解渴。如今果實成熟了,我們只要相信他的好意與苦心,又願意吃,一說水果的名字,馬上就可以吃到水果,品嚐所有美妙的汁液,吸收所有的營養,我們並沒有去耕耘堅硬的土地,也沒有飽經風霜烈日,那一切的苦,農夫都已經代我們受了,他把辛苦耕耘的一切成就融攝在「果實」中,融攝在水果的名字中,免費奉送給我們,而且吃得越多越是優待!我們在生死的荒漠中竟然遇到這麼一位農夫,真是令人感激涕零。

《要解》中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就是:「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我們能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看我們有沒有深刻堅強的信心和願力;往生以後的品位,才是看您念佛功夫的高下。念阿彌陀佛名號就好像在氣球裡面灌著氫氣,假如念佛沒有信願,就像把這個氣球綁在樹上一樣——不敢放開,不願意把線剪斷,那麼這氣球即使灌得再多的氫氣,也很難飛上去。末學很慚愧,沒有什麼可以供養大家,只希望和大家同享阿彌陀佛甘美的果汁,此刻就生活在阿彌陀佛慈悲的光明中,直到永遠的未來。現在願和大家共享一首小詩:「當您哭泣時,應知我也在流淚;當您高興時,應知我也在歡喜;在信心念佛中,不論何時何地,我們都在一起!」
(回 1/2)
歡迎傳播流通,功德迴向十方眾生。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yoman&aid=2035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