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7/05 23:50:31瀏覽1866|回應4|推薦98 | |
***───── 高興的時候愛聊天-9 ─────***
和朋友相約去淡水賞紫藤,紫藤是溫帶植物,也只有在溫帶才能開得最為茂盛。經常在圖片上看到紫藤繁茂得如同流洩的瀑布一樣,真是壯觀到了極點,也讓我嚮往到了極點。看到淡水紫藤園那種稀稀落落的花況,難免大失所望。然而既知盛況只在溫帶才是常態,台灣地理位置處於亞熱帶,花況相比之下當然有點差距。但也有朋友告訴我,紫藤是一種會使勁長的植物,可能再過一兩年就可讓人刮目相看了。目前就盡可能選些好角度拍下最可能的繁茂花姿吧。
感覺上人生也是如此,盡可能在平常生活中選取最美的角度來看待,如果全照實況,必然是失望多些,快樂相形之下也就寥寥無幾。完美的追求可以是人生不變的希求,卻未必總能如願,不如用另一種意味的「火眼金睛」,在蕪雜的生活之中挑揀出差強人意的或最美好的來把玩欣賞。
人生總要能夠在苦悶的現實裡找出一些讓自己快樂的點子,這應該就是所謂的「適應」和「超越」吧?只抱怨天雨刮風都不是明智的生存之道,能夠調整自己的因應態度才是最好的人生抉擇。有時生活裡甚至是到了必須「置之於死地」的狀況之後,才能悟出該如何重生的步調与心態。真是到了沒有出路,反倒豁然看清了該怎麼做才能存活,盡力找出自我救贖的方法。
有些人的生活,外表看起來似乎都是得天獨厚,生活得既豐足無憂,又快樂自在,實際上可能他們有很多狀況根本是有口難言呢?可又何必計較?把上天給予的磨難,視為一種鍛鍊,正因為有那麼重的壓力,才更要有奮戰与突破的勇氣和毅力。
現在最流行的那句「多愛自己一點」,還真是當代人生活的經典。這是個任誰都能夠領會、也肯實踐的生活態度,不再只是自怨自艾或聽天由命。肯認真面對現實又不忘給自我打強心針的態度,還真是EQ成熟的表現。
在報紙上曾讀到以下這個短篇,感覺這位作者既坦誠,見解也很獨到。當然,言詞之間一點客套都沒有。對愛寫詩的人無異是一份警惕,特意貼上來和各位愛詩的朋友們分享: 「總害怕遇見把詩當事業經營的詩人。 因為無論是這樣的詩人還是詩,總泛著一股生活勞苦的汗氣。沉重,汲汲營營,強說愁,以賣弄世俗的智慧和技藝沾沾自喜。笨拙。簡言之,是佛家所謂『造作』。 而普遍的現象是,造作詩之餘,還喜歡造作詩的週邊產品,詩的分析和評論,推荐,評審,真的是拿詩當事業,流血流汗,樂此不疲。 每每遇到這樣的詩人,讀到這樣的詩,便有一種悶悶的生命沉重的無明感,油然而生。──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真的有人只能這樣,真的真的。」 以上是陳克華寫的「詩想」。
「汲汲營營」,其實無可厚非吧?不就是努力以赴嗎?可沒有詩情硬逼出來的,絕對難以稱得上好詩,更何況還加上「賣弄世俗智慧」?看來這位作者曾經過目這種類型的作品比起一般人成番成倍,才會這麼耐受不住地訴苦。
在我個人,十分講求美的極致,然而有時也會想,會不會我對美的追求太超過了點?字斟句酌,看別人寫詩好像輕鬆得多,字句也比較平易感人,而我則有偏向凝鍊卓絕的興味。有一位主編曾說:寫得繁複卻美,真佩服她身為主編的眼光。
之前也寫過幾首猶如口語的,感覺也還不壞。凝鍊是近期的偏好嗎?美的追求固然好,然而親切想來也很重要。像余秀華的詩,雖然都只寫她田園裡的瑣事,字句裡充滿了她現實生活中的血与淚,而她本人是有殘疾的,孤獨的靈魂想要的只不過是向著天空吶喊上訴,詩句中沒一點做作,有的是讓人驚豔的真情。或許她將日常生活裡的細節与感受都寫上,是一種更好的表現手法,也就更能動人心弦,就不說表現吧,而是最真誠的呈現。過於凝鍊可能會逼自己走進太窄的死衚衕,最後竟如漢賦一樣,只具形式,反倒不美,當然也不是我喜歡的。
把心情放輕鬆一點、自在一點,看待人事物的心緒要開闊一些,甚至幽默也有必要。別總在一個範圍、一個小圈圈裡打轉。這可能和生活的觸角也有關係,觸角廣,眼界自然也會比較開闊,花花世界和自然景觀的變化,都容易刺激並帶動詩情。人的一生,經常體會到一些人一些事,驟然之間就都屬昨日夢境,將之一筆抹煞抑或升華,都是人生的歷練和智慧。就像觀雲賞花,有情卻似總無情,是否也就是超越世俗也超越自我的一種意境?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