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輕舟已過萬重山」
2017/08/15 09:07:04瀏覽1094|回應0|推薦33

***_____「輕舟已過萬重山」_____***

 

最近讀了好幾本和中國古典名著相關的書籍,其中之一是夏志清的「中國古典小說」,這是一本評論中國歷來古典小說寫作技巧以及對文壇的影響若何的鉅著。原是以英文書寫再翻譯回中文來。夏志清在文學評論方面的專研一向頗具名望,並以此專業任教於美國大學,寫來無疑是成理成章。但是我讀白先勇的推介序在先,之後再讀本文,感覺簡直有點像從醇美濃湯突然換成了白開水,只好中途黯然掩卷。

這回買書,完全基於一時興至或說突發奇想,希望了解一點自己所喜愛的這些古典作品,在學術理論方面,究竟是怎麼個評價?對這本早在三十多年前即已聲名四播,至今仍被推崇備至的鉅著,說什麼也該稍稍涉及一點,增加自我微薄的學養。豈料自己空有高山仰止的崇慕心情,對純學術性質的文字,還是「培養」不起興致來。阿Q一點來說,阿拉就是純粹的在野派,閑雲野鶴一般,讀書只為開心就好。

至於為什麼感覺像白開水呢?道理倒是簡單,不論夏志清本人的文筆如何,一經翻譯,華彩已然隔了一層;而論說的文章,即使原本雄辯濤濤論說有據,為求清晰達意,譯筆多半只能顧到精準,文采的問題大約就不是重心所在了。而白先勇寫的這篇原本就是中文,而他本身就是寫小說的人,是以他本著對國學的認識之外,再綜合夏著的論述,文采方面可以就其本來的功力揮洒而自然流暢,兩者真是不宜兩相比划的了。

這倒沒什麼要緊,看這種評介的文字,最重要還在於理論的是否中肯,能否服人。這方面,夏老既是個中權威,這本著作又被譽為是他的「扛鼎之作」,份量自是不輕,多一個或少一個像我這樣的崇慕者根本也無關宏旨。而白先勇的推介序寫得十分全面,也已說明得足夠明晰,將這本鉅著的精神和概要都作了個綱領提要,讀完之後,等於略略抓到這本論著的精華,藉以了解到夏志清的功勞在於綜合了上下數千年來,中國小說對時代及文化的功不可沒。

我既不是做研究的人,書中很多舉証和出處的研討以及各種版本之類的比較,從略即可,正合我這種懶人的脾胃。也因了對白先勇文筆欣賞的緣故,再買了一本白先勇的成名作「臺北人」,預備寄給兒子有空時賞讀。

中國古典小說作品何其多,而夏志清也只推崇「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儒林外史」「西遊記」和「金瓶梅」。

「這六部作品被譽為體現了中國人民創作天才之作,認為無論從『經典』一詞的任何一層意義上來說,都堪稱經典之最。」可見選書標準嚴謹,要求水準甚高。連一般十分熱門的「封神榜」,其中天兵神將的經絡交纏得密密麻麻,還有中華文化中絕無僅有的哪吒三太子割肉剔骨還於父母的決絕和叛逆,都排不上名,更別說什麼「鏡花緣」「老殘遊記」或「七俠五義」了。

除了「金瓶梅」我只讀過侯文詠的私房閱讀「沒有神的所在」之外,其他幾本上榜書單中的,以前閱讀時都入迷到茶飯不思、日夜顛倒。尤推「紅樓夢」寫得最為精緻惟美,而結局卻過於令人唏噓,不敢造次再去沾染林妹妹的淚水,所以鐵了心不再捧讀。但是只要有人評點或述說到它,我還是會情不自禁地聽聽看看,這樣比讀原書畢竟隔了一層,那種椎心的感覺才容易被理性和超然的欣賞態度稍減幾分。

「儒林外史」和「西遊記」倒是滿有興趣再讀它一次。尤其「西遊記」,既有牛魔王、蜘蛛精的滿天熱鬧,再加上那個渾天渾地的豬八戒,和桀驁不馴又勇往直前的孫悟空,全書雖離不了妖怪打鬥,卻奇思妙想絕無冷場。故事中處處可以意會到形同人世的真相和縮影,寫得渾然天成,又豈只是一般所言的戲筆文字而已。

最近正好買了本「老殘遊記」,緣於當年的閱讀印象裡它文筆優美靈動,形容抽象無形的聲音優美清脆時,竟以「大珠小珠落玉盤」來描述,不但別出心裁,也收「珠圓玉潤」之功。

如今再讀它一次,前半部,尤其剛開始的篇章,簡直美不勝收,我邊讀邊會心微笑,興奮得無以名狀。其中文詞之美,現下的任哪個作家都難以与之匹配,而且推陳出新,想像力豐富多元。同樣的事物,作者可以天南地北的打比方,既新鮮又絕配,這才足見功力。

然而到了後三分之一部份,作者劉鶚居然寫自己到了陰間地府,那些陰司閻王的場面層出不窮,反倒壞了整體遊記的氣氛。也不知這個心高氣傲的劉鄂當時是怎麼想的?希望警世勸善?還是興致躝跚不想寫下去了?乾脆寫到陰間地府去,就是傳統的大歸宿大結局。不過這樣一來,就頗有虎頭蛇尾那種尾大不掉的遺憾。難怪儘管開頭書寫得漫妙無比,也上不了夏志清的選書名單。

事實上到了老殘遊記中段,已沒什麼出色的特立獨行之處,就是講些道佛之類的修練,即使描寫細膩,終究已落入一般,氣勢已弱。因而可以歸納出,任何作品,只具才情而不作個整體規劃和定下個終極標的,還是難成大器,想當然它的影響也就減少了威勢。只不知當初劉鶚落筆時的心念和意圖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

改天還要重讀「鏡花緣」,它的趣味性很高,構思異想天開,為什麼選不上夏志清的古典小說名單?可能它的趣味在誌異,就純屬消遣文字了。曾有日本人批評說,書中人物不管在哪裡都可以和當地人以華語溝通,於情於理都不合。關於這點,我倒是覺得無傷大雅。英國的「格列佛遊記」,不也是到了大人國或小人國,全都以英語和當地人溝通?如果還得找個翻譯,趣味和情節就難免拖拉。當年不列顛是日不落帝國,而中國本身地大物博,很可能就是會有這種泱泱大國之風的心態,認同四海之內皆可通譯的想像吧。

好一本雷霆萬鈞的「中國古典小說」鉅著,沒想到我竟以「輕舟撂過萬重山」的方式對待,還盡找些不上榜的來讀。可見研究學問和消磨時間的閱讀心態是很難攪和在一起的。但不表示我不敬重嚴肅的學術著作,只是生性不喜過於理性的鑽研,寧可悠哉遊哉依自己的喜好選擇讀本,享受閱讀的閑適和樂趣。

想來志同道合的應該不在少數吧?






( 興趣嗜好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nn600&aid=10837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