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納因城外的相遇
2012/11/01 22:41:49瀏覽214|回應1|推薦0

以後,耶穌往一座名叫納因的城去,
他的門徒和許多群眾與他同行。
臨近城門時,看,正抬出一個死人來,

他是母親的獨生子,母親又是寡婦;
且有本城的一大夥人陪著她。
主一看見她,就對她動了憐憫的心,
向她說:「不要哭了!」遂上前按住棺材,
抬棺材的人就站住了。他說:「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罷!」
那死者便坐起來,並開口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了他的母親。
眾人都害怕起來,光榮天主說:
「在我們中間興起了一位大先知,天主眷顧了他自己的百姓。」
於是,稱述耶穌的這番話,傳遍了猶太和附近各地。(路七11-17

一個相遇的場景,兩個數量可觀的群體,一個來到納因城門外,一個剛從納因城門出去,且抬著死人。來到納因城門外的群體因受耶穌吸引而匯聚,並一路隨從,從納因城門出去的群體是因死者的寡母而聚集,死者是獨生子:這群體陪伴著她走這段傷痛之路,哀痛中有溫情。這位喪子的寡婦,面對的是何等不堪:人生一切都沒指望了!她無助,除了哭泣,她還能做什麼?

耶穌一看見她,就動了憐憫的心。「動了憐憫的心」,啟動耶穌的大能,治癒生病者、使盲者復明、使癩病人得潔淨…。但,耶穌不是生硬地行奇蹟,祂先向寡婦說:「不要哭了!」可以想像耶穌凝視著她,以言語邀請寡婦停止哭泣,耶穌不是限制她哭,而是將她的目光與心情從悲情中轉移開來:在悲傷的心中,人看不到希望!

接著,祂上前按住棺木,抬棺木的人停止往無生命之處前進。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罷!耶穌的話語使死者坐起來,並開口說話。說話不但表示有氣息,且能與人溝通。

穌便將他交給了他的母親」。根據Hugues COUSIN的路加福音詮釋,他說路加用這句話,是借用了列王紀上第十七章,17-24節,厄里亞先知復活漆冬匝爾法特寡婦的獨子的最後一句話。然而,厄里亞為此,三次伏在孩子身上呼求上主說:「上主,我的天主,求祢使這孩子的靈魂再回到他身上。」厄里叟則以同樣方式呼求七次(列下四34-35)。人們視耶穌為大先知,然而,祂超越一切先知,只以一句話使已就木的死者復活,寡母從耶穌手中得到孩子 — 她唯一的指望。在閱讀路加福音詮釋前,筆者從未想到有這樣的「對比」,第一盟約(舊約)中先知不只對他們當代有影響,先知還預告默西亞的來臨。

兩個群體同時見證了一個動了憐憫之心引發的奇蹟,原先的送葬隊伍,憑耶穌一句話的復活大能而陰霾全消。天主眷顧了祂的百姓!一個實實在在的記號!

走筆至此,想到最近看到一個笑話說,孩子跟媽媽認真討論安寧照顧,孩子說:「媽媽,如果有一天我必須靠機器為生,請妳拔除一切我賴以維生的設備儀器。」媽媽聽了,立刻把孩子房間的電腦、行動電話…全部拔電,孩子大叫:「哎呀!我不想死!」到如此地步!真的要為這樣的生命狀態祈求一個新的生活方式呀!

( 創作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musique&aid=7005902

 回應文章

客旅貞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相遇
2012/11/03 00:29

本來要回應耶穌慈心憐憫的作為。看到最後結尾寫的那個笑話,想到,如果耶穌今日在此, 面對年輕世代, 沒有‘機器’,無法過日子的情況, 會是如何反應呢?無奈

非常同意你說的, 人在悲情裡無法有正確焦點和視野。 常是陷入自憐,悽苦, 無助, 孤單。但那卻不是真實的情況(reality)。唯有見到耶穌, 因為祂是道路, 真理(truth, reality), 和生命,人才能改變焦點,進入真實的領域,生命更新復活。

小河(ymusique) 於 2012-11-03 04:10 回覆:
我不知道耶穌會如何,
但祂一定以我們難以想像的方式去接觸年輕人:他們的心是柔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