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本土漫畫雜誌的「死」與「新生」
2007/03/04 05:42:31瀏覽3639|回應12|推薦8

本土漫畫雜誌的「死」與「新生」

  根據中央社一月二十二日的報導,今年度由新聞局補助發行定期漫畫刊物的徵選結果已經揭曉,除第五度獲得補助的東立出版社《龍少年漫畫月刊》外,另一個獲得補助的對象是博海文化的《樂透漫畫月刊》,擠下已經四度獲得補助的台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以下簡稱「漫畫家工會」)《GO漫畫創意誌》。

  消息見報之初,阿野並不感到意外,反而對博海即將於一月底創刊的《樂透》產生極大的興趣,不知道它將會為台灣本土的漫畫雜誌帶來什麼樣的新風貌呢?為此,阿野特地上網尋找博海的官方網站,卻意外在博海的官方論壇上發現曾兩度獲得新聞局「劇情漫畫獎」的漫畫家林生財老師的得獎作品《聶小倩》被博海看上,且已經於去年十二月的時候出版上市了,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好消息。

  根據論壇上披露的消息,雖然時間倉卒,但《樂透》的創刊號還是在一月三十日正式上市了。二月二日,阿野趁著外出與作者約晤之便,先到重慶南路上找書,雖然遍尋不著,連漫畫便利屋都還沒鋪到貨,倒是找到了林生財老師的《聶小倩》,以及去年十二月底出刊的最後一本《GO》(補助沒了,應該就沒有下一本了吧?),年假過後終於在二月十六日將《樂透》買到手,於是產生了撰寫這篇文章的念頭,紀錄一下這因緣際會的,本土漫畫雜誌的「死」(《GO》)與「新生」(《樂透》)。

  《GO》是知名漫畫家賴有賢擔任漫畫家工會理事長期間催生的。他將《GO》定位為專門介紹台灣「圖文風物」的創意誌,並未因為這本雜誌是由漫畫家工會發行的,就設限了自我的立場與格局,不但結合在當時比漫畫更為風火的圖文作家的力量,更藉由各種企劃專欄探討台灣漫畫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甚至動用演藝圈的人脈關係,嘗試著要為台灣漫畫尋找一條可能的出路。然而自賴有賢卸任後,《GO》似乎就失去了原本的定位與主張,整體的表現更是每下愈況,最後終於淪為純粹是為了消化政府預算的缺口,難怪會在這次補助案的審查過程中箭落馬,輸得一點都不冤枉。

  根據前述新聞的報導,博海之所以能夠取得新聞局補助的理由,在於強調要畫出台灣人的風格(光這點就非常政治正確),走出日本漫畫的陰影,並與教學業者合作,從基礎開始培育人才,讓新人有發表的園地,暢通漫畫的就業管道。這些當然都是很好的想法,但做法毋寧是更重要的,因此,《樂透》創刊之後的表現,就成了一個很好的觀察標的。

  就專業漫畫雜誌編輯的角度來看,《樂透》的整體表現是很糟糕的,可說是連基本的編輯素養都沒有。就拿封面來說吧:作為刊物主要性格、形象的刊名標準字,不但設計得缺乏美感,辨識度也不夠;連載作品因為全員大集合的關係而失去了主打的焦點;企劃標題喧賓奪主,做得比應該是重點的漫畫篇名還大等等。至於內頁的部分,問題就更多了:不但缺乏對版面的基本認識,也欠缺版型的概念;連載作品的起迄標示不清,該透過編輯手段替連載作品及漫畫家創造附加價值的部分亦付之闕如;無法從連載作品判斷出雜誌的定位與性格,更遑論什麼「台灣人的風格」了;除了專訪作品即將由博海出版的劇情漫畫獎得獎者外,寧可將版面讓給與漫畫無關、莫名其妙的企劃專欄,卻吝於對其他得獎作品做起碼的介紹或報導等等。凡此種種,不只突顯了創刊號是如何地急就章,也突顯了出版者一定程度的私心,又如何能夠真的「暢通漫畫的就業管道」呢?

  當然,基於出刊時間的倉卒,這些問題或許都是可以體諒的,但市場畢竟是殘酷的,未必會給第二次機會。阿野的建議是,既然沒有編輯一本漫畫雜誌的專業能力與經驗,就該邀請有經驗的專業漫畫雜誌編輯來參與,以便進行經驗的學習與傳承;假如不想花錢邀請專業的漫畫雜誌編輯來參與,花個七十元買本《龍少年》來參考一下也是可以的,至少人家的編輯基本功做得很實在,相對來講也經濟實惠得多。

  最後,既然這是一本透過商業機制發行並營利的漫畫雜誌,阿野以專業漫畫雜誌編輯的角度來檢視它,目的無非是希望能夠讓它變得更好,若在行文用字上有任何冒犯之處,還盼出版者大人大量,多加海涵。另外,根據官方論壇的最新消息,新一期的《樂透》已於二月二十八日上市了,大家不妨就上述提及的問題再度檢視一番,看看編輯部做了多少努力,改進了多少問題。

京城野 2007/03/04

( 興趣嗜好電玩動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mf1024&aid=787798
 引用者清單(2)  
2009/07/22 17:33 【私文帚地】 本土漫畫雜誌的「死」與「新生」(三)
2009/06/24 19:29 【私文帚地】 本土漫畫雜誌的「死」與「新生」(二)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京城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抱歉抱歉
2007/06/09 22:09

  原來是我搞錯了,小八,真是對不起你,害你被誤會了。XD

  不過,本期《樂透》封面主推的新連載作品是以現代日式「萌系美少女」來呈現,但實際的新連載作品卻是以中世紀歐洲魔女為時代背景的題材,這樣的落差,要讓人沒有這樣的誤解,恐怕也滿難的吧。^_^bb



小八
冤枉冤枉我只說樂透轉型走[日式包裝]
2007/06/09 14:39

我並沒說樂透轉型走日式風 而是換成[日式包裝](不包括裡面漫畫)。所謂日不日式,沒有規格,當然也沒個定論,讀者自己會看吧!話講回來也不代表前幾期那種封面就叫「台式」。

新聞局網站有「該刊強調畫出台灣人自己的風格,走出日本漫畫的陰影,並與教學業者合作,從基礎開始培育漫畫人才,讓新人有發表的園地,也期望能暢通漫畫的就業管道。」相信這是樂透提案的重點,並且讓新聞局同意補助的原因,不是京城野大大或其他人所做的假設。

我衷心期望樂透不要再走上GO漫畫誌的命運,否則每個月三十萬稅金,可以做其他很多事情,何必去補助一本抽銀根就停刊的漫畫雜誌?


京城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hinajian說得對
2007/06/08 13:51
  漫畫雜誌每期主推的作品本來就都不一樣,風格當然也就都不相同,如果因為本期(六月號)封面主推的新連載作品是畫風偏向日系的《七戒聖少女》,就認定今後《樂透》都將走日系路線,確實是武斷了點。

  日本漫畫發展六十年,累積作品無數,才得以構成滋養當今日本動漫產業鏈的龐然沃土,進而成為征服全球的文化創意產業。

  反觀台灣漫畫,遲自一九九三年,創作者才有了比較穩定的發表管道,然而經過十四年的發展,仍有高達九成以上的產值是由日本漫畫創造的,因為累積的自有作品數量極其有限,自然難以形成所謂的台灣風格。

  因此,我提出重新思考何謂「台灣漫畫」的風格定位問題,其實只是想要突顯現階段的台灣漫畫「並沒有任何可以作為區辨依據之明顯特色」的這個事實。在目前還沒有明顯的、獨有的特色的情況下,如果主事者還是硬要強調所謂台灣漫畫的風格定位,那只不過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至於hinajian提出博海之所以能夠獲得新聞局的補助,很可能是因為除了《GO》之外,只有博海提出申請的假設,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hinajian,您的推測應該是錯的。

  很高興hinajian願意在本網誌參與討論,若您還有任何其他需要補充的意見,歡迎您繼續發表。^_^



hinajian
個人意見
2007/06/08 02:07

我看其實也不過是這期畫封面的人畫風偏日系,
樂透每期封面繪者(到目前為止)都不一樣,
要罵也多看兩回再罵還來得急。

至於博海之能夠取得補助是不是因為企劃中提了要畫出台灣人的風格?
還是因為除了舊刊GO以外本來就只有博海提出申請也未可知
所以充其量只是京城君提出一個假設
然後大家又發現這個假設搞不好根本只是幻影
結果小八君開始質疑樂透為什麼沒有照之前的假設走?

所以或許就先別急著怪罪什麼吧
如果作為一個引子要來談談所謂的台灣漫畫
目前說不定就真的只是「台灣本土漫畫家所創作的漫畫」
其他的定義還有待寫入。


京城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願意進行改版的動作
2007/06/06 13:58

  表示《樂透》的編輯部確實具有向上提升的意願,不管這個意願的由來,是基於身為一個新手編輯所應有的自覺,亦或是行銷通路因為銷售量始終無法提升而回饋給編輯部的建議,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編輯部把這些建議聽進去了,而且也實際進行了改版的動作,那就是好事。

  當然,對於一本據稱是要畫出「台灣人的風格」的漫畫雜誌,改版後卻變得非常具有「日式風格」,難免會引起讀者們的非議,但是在此之前,我們或許也該思考一下什麼叫作「台灣人的風格」?或者說得更明確點,什麼叫作「台灣漫畫」?

  「台灣漫畫」到底是什麼?就像我曾經在這則新聞的回應中質疑過所謂的「中國風格」一樣,它們都是很難定義的東西。因此,以這種極難定義的模糊概念來非議他人,或者是自我設限,都是相當不智的一個決定,尤其是無限上綱為一種政治正確時,那就是一種禍害了。

  至於什麼是「台灣漫畫」的定義,儘管目前並無定論,我倒是相當欣賞吳道成最近的思考,大家不妨去參考看看。

  最後,特別感謝小八提供這則《樂透》改版的消息。^_^



小八
想要漫迷掏錢 「政治正確」何用?(訂正版)
2007/06/05 16:12

根據前述新聞的報導,博海之所以能夠取得新聞局補助的理由,在於強調要畫出台灣人的風格(光這點就非常政治正確),走出日本漫畫的陰影

據了解這一期的樂透漫畫月刊,無預警的改版了,除了封面改得跟Frontier如出一撤,令人發噱的是加上The Comic monthly這種不知所云的台式英文,大概是想要表達「漫畫月刊」的意思吧!

這種隨我高興愛改版就改版,是台灣漫畫補助刊物建立出來的特色(從GO漫畫誌就是這樣),充分的暴露團隊的不專業,和缺乏永續經營的企圖心。靠著每月一筆充裕的經費,就能立足於市場。但堅持台製又如何呢?漫迷會掏錢買嗎?看看樂透前幾期的封面,也不難想像銷售成績為何要改版。樂透拋棄「愛台灣」的意識,用日化包裝吸引讀者認識台灣漫畫,如果能提升銷售量或注意力,當然是好事一件,至於「政治正確」留著下次爭取補助時去唬唬新聞局的公務員就夠了。

 不好意思之前po的有點小錯誤此為訂正後重貼 先前那篇版主儘管砍掉


京城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從新聞局的官方網站上
2007/04/03 12:11

  公佈的資料來看,我們完全無法找到相關比賽的評審名單,因此,對於是不是有「職業評審」盤據甚至主導著新聞局的相關比賽,實在不得而知,所以實在不敢斷言。

  不過,既然已經有人質疑新聞局主辦的相關比賽的評審資格,我想,新聞局或許該將各相關比賽評審的名單公佈出來,以昭公信。



YOYOMA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
2007/04/02 10:58

無意間看到這一篇,剛好敝人不久前看到聯合報登了一篇讀者投書,批評了新聞局另一個漫畫「德政」,敝人也有些看法,看來可以大膽假設這些評選可能有「職業評審」盤據了。

新聞局該說清楚的「公帑助印幽靈漫畫」烏龍


京城野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樓下的朋友說得好
2007/03/28 12:30

  我也很好奇新聞局在徵選時所委派的評委究竟是誰?竟然可以完全無視於投標者的編輯專業能力,將得標資格評給全無編輯經驗的投標者!

  至於實際出刊後,新聞局是否有能力檢核該刊物的編輯製作水平呢?從《GO》每下愈況的經驗來看,顯然是很值得懷疑的。於是,我們只好眼睜睜地看著人民納稅的血汗錢,年年被浪費在這些毫無編輯專業的投標者身上,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唉,真的很無奈。



過路人
唉算了吧!
2007/03/27 13:48
這一代的台灣漫畫家市場壽命並不長,面對青春不再及新人輩出的雙重壓力,中生代漫畫家(泛指小咪到歡樂那段期間)只好拼命找舞台,當然也包括不擇手段的掌握舞台與分配資源。這在GO雜誌後期的運作上是赤裸裸,毫不遮掩的。而樂透到目前看來也是好不到哪裡去。

比較好奇的是這次的評選委員是誰。GO雜誌是惡搞沒錯,可是也不會像樂透這樣。現在又冒出新聞局長也在吃飯「橋」事情了,真懷疑新聞局只是想營造一個「大家都有機會」的假象,為撤掉GO而撤掉GO。花的結果都是納稅人的錢。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