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術館趣景
2018/02/25 00:29:28瀏覽1754|回應8|推薦74

去年底電視新聞台CNN介紹了奧地利攝影師Stefan Draschan的創作,他到各處美術館去拍照,主題不是展出的美術品,而是訪客們和他們正在欣賞的畫形成的有趣巧合,刻意安排當然沒有意思,所以他花了很多時間苦等良機,最後完成一套相片專輯People matching artworks.我看到的相片裡都沒有點明美術品的名稱,我想也許可以增加一點趣味,我是美術外行到處蒐尋只找出幾幅畫的出處,只好作罷.下面是幾張我覺得比較有趣的例子

(一)16-17世紀荷蘭畫家Peter Paul Rubens RubenIsabella d'Este》.

(二)16-17世紀法國畫家Charles Mellin畫的Portrait of a Gentleman》.

(三)右邊那幅是18-19世紀德國畫家 Caspar David FriedrichThe Abbey in the Oakwood》,左邊那幅不知名.

(四)15-16世紀義大利畫家Sandro BotticelliThe Virgin and Child Enthroned》.

(五)不知名美術品.

(六)不知名美術品.

(七)不知名美術品.

(八)不知名美術品.

(九)不知名美術品.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zenwu&aid=110499562

 回應文章

ynn600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4/05 22:08

難得的集錦.

ynn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8-04-07 23:21 回覆:
謝謝這位攝影師.

濃情~文章“下方”點開播放器聽音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28 21:04

http://classic-blog.udn.com/alibud168/108394648


夢荷 *經絡不通,補什麼都沒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02 07:45

呵!呵!最自然的表答大笑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8-03-02 07:51 回覆:
謝謝, 果然很自然!

faith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28 22:06

第5(戴黑色帽)
有可能是  林布蘭?1606年誔於箂茵河畔 來登城.
他畫了很多 群像畫 , 並使之不再千遍一律的列隊而已.
那時 人體解剖 才剛開始 ,旁觀者都是醫博士 學者.
不過畫面中的光源不是很鮮活, 所以我也不敢確認啊~

卡拉瓦喬1571年 也畫群像, 畫中的膚質畫法細膩,
光線與林布蘭一樣都很有生命.


第7(睡蓮)
莫內晚年因白內障, 為使不再惡化,
他在自家的日本式庭園裡 , 而不再出外寫生了.
這時期他畫了很多的睡蓮, 希望我沒猜錯.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8-03-01 00:58 回覆:

謝謝詳細的分析.

5)林布蘭的確有幾幅畫其中人物雖沒有帽子,看似同一群人.

7)相片的焦點在訪客身上,莫內有幅睡蓮在失焦下非常像相片中的畫.


~奇異的奇異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26 14:28

這張是我去年去荷蘭

參觀林布蘭美術館時的無心之作

是否有異曲同工之妙

好不容易找出來,給讚一下唄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8-02-27 00:36 回覆:
難得的鏡頭, 是要"讚"一個!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原攝影師
2018/02/25 10:21
能逮到這些鏡頭,個個都不容易。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8-02-26 00:59 回覆:
同意.

何希奇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25 03:28
真的好有趣喔!相互輝映。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8-02-25 03:40 回覆:
要謝謝Draschan的創意.

林書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2/25 01:44

令人會心一笑的"巧思","巧合", 感覺上每個觀畫者身著的顏色, 都是跟畫裡借出來的.

吳怡仁(yizenwu) 於 2018-02-25 02:00 回覆:
最妙的是這都不是預先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