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使人充實,談論使人機敏,寫作使人精確」~中年奮起可以做的三件事
2022/01/24 11:56:18瀏覽3215|回應0|推薦17

這個名言是來自英國大學問家培根的《論學問》,培根是眾所皆知有學問的人,他能說出「____使人____」的名言,一定是融合了人生智慧的產出;這麼棒的智慧語錄,我們有真的懂嗎?懂了又有什麼用呢?

原文: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意思是要做學問、要精進自己,有三個要素可以把握:閱讀、討論、和寫作,這對中年奮起進行式的我來說,完全命中!

閱讀,是吸收前人智慧的捷徑,當你願意謙卑求知時,廣納百川,必然帶來無限:充實;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年的視野和需求更加明確時,更可以透過閱讀來充備後半輩子的精神糧食。當然,這和學生時代不一樣,閱讀是自己的事,沒有考試,不用比較。

討論,是吸收知識產出智慧的關鍵,透過交友、互動、分享的過程,促成吸收知識的討論和思辨,如此智慧的靈活運用便是:機敏;論語有云:「友多聞」、「無友不如己者」,可見「對的人」對討論、分享來說最重要,才能一起互相督促和成長。

寫作,是知識知行合一後對自己與對別人的反饋,能不斷修正與精進,可以確認你的人生大道是完全的:精確;寫作是大腦對知識實踐的回饋,在知識轉換為智慧的加值中,一方面是自我的對話和反思,另一方面是與他人的反饋,只要耐心寫、願意寫,分享的最後,受益的永遠是自己。

名人的語錄不是拿來寫作文用的,這些名言的背後,是認真做學問的精華,尤其培根是在他做官不順之後才開始積極寫作,這也顯示了另一個啟發點:中年的開始寫作,其優勢往往在於人生累積經驗的轉折,畢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中年可不要再虛耗和犯錯啊!

其實,這段名言後面還有很精彩的:

「因此不常做筆記者須記憶力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錄自:www.itsfun.com.tw/%E8%AB%96%E5%AD%B8%E5%95%8F/wiki-4683941-2113141)

所以,許多人因為年紀大就倚老賣老,因為權位高就大言不慚,因為學歷高就自視甚高,請深思:你的記憶力有比較好嗎?你是天生聰穎的嗎?你是欺世有術嗎?至少,中年後要有坦然的自知之明,有空多讀點書、多交好友、多討論、多寫作,奮起,要有好的習慣來支撐!

然後,要讀什麼呢?不用擔心,培根也說了: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是吧!讀什麼都好,找誰討論都可以,寫得好不好也沒關係,就怕你什麼都不做,還得裝模作樣,很辛苦的!這樣內心應該也很不安和疑惑吧?孔子說的:四十不惑,嗯!是很好的中年目標,這三個好習慣可以是很好的實踐方向。

也就不難理解吧!中年後的我,為什麼要一直很努力、積極地組讀書會和寫部落格了!奮起中年,閱讀!分享!寫作!絕不是說說而已的。

註~圖片錄自維基百科。英國哲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我景仰的大學問家,即使官途不順,中年後仍能著書傳播理念,繼續影響這個世界,其深厚功力,乃植基於平日扎實做學問的累積。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7141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