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素食儀》--素粽子 / 亦萍
2010/06/14 10:36:28瀏覽1159|回應0|推薦12
六月九日又是《心素食儀》素菜烹調班在菲律賓計順市慈濟靜思堂開班的時候了。

下星期三、農曆五月初五、新曆六月十六日,一年一度傳統的端午節又到來了,端午節的習俗當然少不了傳統的特色包粽子及品嘗美味可口的粽子。
而這星期的烹調課理所當然的就要讓每位學員懂得“怎樣包和煮粽子”。讓他們在端午節到來時能親手為家人們捧上一份佳節情懷  。”

開課前,隨著柔和悅耳歌曲響起,手語班師姐們為《心素食儀》烹調班表演了她們剛學的手語「幸福的臉」,整個課室的氣氛也隨着歡悦歌曲而活躍了起來


非常榮幸,今天《心素食儀》班邀請到笑容滿面和藹可親的楊媽媽,八十一歲高齡的她已經包了四五十年的粽子,熟能生巧包粽子對她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

楊媽媽一個步驟接一個步驟當場示範怎樣炒糯米和加入各種配料在糯米裏,這時課室裏飄逸着糯米淡淡的香味,到最後就是最難的一關
---包粽子,看似簡單容易但真正包起粽子來可就不那麼得心應手。楊媽媽超有耐心的慢慢示範包粽子的步驟,學員們也個個興趣高昂聚精會神地觀看。

楊媽媽連續慢慢示範包了三個粽子,仔細講解怎樣捆綁粽子,並解說包粽子的重要秘訣:“粽葉裏的糯米不可擠壓它,應讓糯米有空間膨脹;粽子外的繩子也不可捆綁太緊,粽子外面同樣也會膨脹”。對包粽子經驗豐富的秀秀師姐和碧芬師姐更從旁協助楊媽媽加以更詳細解釋,課室前方更有兩個大銀幕同時現場連映,讓學員們看的更詳細、聽的更清楚。

接下來就是最熱鬧非凡的時段,讓每位學員親自來動手包粽子,他們按照楊媽媽傳授的方法,每一組更有一個會包粽子的師姐在旁協助幫忙,學員們個個情緒高漲用心試着學包粽子。有的包不好,就重新把糯米倒出來,再接再勵的繼續包裹粽子。

很溫馨的畫面,每一桌都能見到學員們個個手上拿着深綠色的粽葉在那翻來覆去疊來折去的,從初時的不知從何折粽葉到及後的務求包捆出一個最完美的粽子,人人面上洋溢着專注的神情,處處可見學習精神可嘉的學員。

有的學員能包捆出個像模像樣的粽子、有的包出的粽子四四方方扁扁的。第一次的作品當然無法完美,但能親手包好一個粽子,不管形狀是怎樣的,看在個個學員眼裏都是可愛有趣的,相信成就感也是滿滿的。

包好的粽子需煮兩個半小時方可進食,而每星期兩小時的《心素食儀》烹調課程當然不夠時間來讓學員們煮他們剛包好的粽子,所以每個學員還可把自己親手包好的粽子帶回家,讓家人見證他們學成歸來的“戰利品”。

細心的楊媽媽當然不會讓學員們失望而歸而没嘗到她美味的粽子,她老人家提前親手包好煮好了
跟學員們結緣的粽子,當學員們大告成功包好了他們的粽子回到座位時,每位學員的碗裏已有一個香氣四溢美味可口的素粽子在等着他們品嘗。

楊媽媽除了給
 十多位學員,還給全部的工作人員及香積菩薩們 品賞她親手包的粽子,總共一百三十多位。想想一位八十一歲高齡的老人家,不是自己躲在家裏享清福,而是為了傳授包傳統的粽子及讓我們品嘗粽子,她要那麼的辛勞,真是無限感恩她老人家,更感恩有此良緣。

最後
美麗端莊的慈濟師姐們穿着整齊的制服,為烹調班的學員們表演了《我們有約》的優雅柔美的手語,也為《心素食儀》第二節素菜烹調課劃下喜悦完美的句號。學員們笑容滿面的互道下星期三下午二點在慈濟靜思堂再會。



楊媽媽

楊媽媽,右邊的是秀秀師姐和左邊的碧芬師姐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ping86&aid=412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