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覆與辨駁
2016/07/23 09:04:41瀏覽1134|回應0|推薦81

「見證」月刋裡檢討天主教在台灣式微與如何補強的文字似乎從未間斷過,然而放眼世界,天主教當今的困境其實是個國際性的問題,教會自古至今原本就有因時勢與地域而各別產生的難題要克服。

 
文/顏敏如 Yen Minju (舊文)

 
「見證」月刋裡檢討天主教在台灣式微與如何補強的文字似乎從未間斷過,然而放眼世界,天主教當今的困境其實是個國際性的問題,教會自古至今原本就有因時勢與地域而各別產生的難題要克服。

德國Spiegel、Stern、及Sueddeutsche Zeitung附屬雜誌的作者Peter Seewald,訪問Ratzinger樞機後出版了「地上的鹽」(Salz der Erde)一書,其中一部份是有關教會現況的討論。書中所提教會在西歐遭逢的困難與台灣面臨的問題,雖有重疊卻不完全等同。西歐原是一教獨大,台灣天主教會本來就習慣於「角逐者」之一的身份。領洗是家庭傳統的西歐國家,面臨教友大量離開教會的危機;台灣的難處是,除了與西歐相同的教友流失問題之外,如何吸引人成為教友,更是重大考驗。

筆者試譯出書中片段,希望能提供讀者其他面向思考的題材。不言自明,在以下每一問答裡均蘊含談話人的背景與立場,對話中的論點勢必各留有許多更深一層探討的空間,讀者應避免以所讀內容做為自己的立論基礎,若當成是補充性的觀點論述,則是非常珍貴的。\r

問:教會危機愈來愈嚴重的外在因素有哪些?
答:教會式微是頌揚獨立自由心智的啟蒙時代之後,各種思想累積的結果,直至目前,此一問題愈顯得激烈。當科學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便把天主介入人間的奇蹟、啟示等方式摒除在探討之外。人雖有宗教信仰,卻極為主觀與空洞,缺乏客觀、共融、包含教義的內容。對現代人而言,天主教義似乎違反人類理性,事實上,只採取激烈的啟蒙立場,也顯得相當偏頗,因以個人感知為主體的主觀宗教,在缺乏架構的情況下,容易流於只對自我的確認。個體型塑自我的信仰,是一種極端!若侷限在自然科學的理性作用,則難以回答某些生命本質上的問題,例如,我來自何處、我是誰、我為何出生在世上、要如何生活才正確等等,這些問題在人類理性所能解答範圍之外,亦無法以主觀或非理性的態度提供答案,也因此,教會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再只單純是種生活形態,雖不必是一股反潮流運動,卻有一定程度的互補作用。在啟蒙運動晚期,已有人提出廢除教宗席位,以利理性時代的開啟。當時的教宗的確「出逃」到法國,然而到了十九世紀,宗座的力量卻始無前例地更加強大。新的世界局勢雖使得信仰愈發複雜,個人接受信仰的決定亦隨之更個人化、更困難,卻無法讓基督宗教變得過時與老舊。

問:隨著歷史演進,教會有了新的角逐者,人們不斷比較、衡量、尋找新的避難所。有人認為,教會建基於權力的行使以及對某部份人的壓迫,又因為人們被理性啟發而導致政教分離,是教會這顆明星隕落的第一原因。
答:在「壓迫」議題上所要澄清的是,教會並不隨附世界潮流,而是立足於另一端點,確切地說,是一股反抗壓迫的力量。以二十世紀為例,正因教會是世界性的團體,才有能力針對政治經濟上的壓迫機制興起全球性抵禦的力量。在中國、東歐、南美及非洲的種種事例上,世人不難看出,教會本身即擁有自由的要素。當今流行的一種意識形態是:現存的一切均可追溯至「因著某種權力作祟而導致如此」!此一看法不僅摧殘人類,更是對教會的巨大打擊。若把教會只當成權力機構看待,不在公務位置上的教友,便成了受壓迫的一群。教會中的婦女問題,不但是此一意識形態捉弄下典型的產物,更發展成一急切的議題。這種處處以權力為基點的質疑式思考,破壞教會內部與人類生活的團結。教會成員應遠離此一思考邏輯並打破馬克思式的質疑謬繭。

問:教會發展出相當多的,如同交通規則般的生活禁令,社會卻偏偏給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們「當然可以,勇往直前」的訊號。在「有能力陶醉在速樂中」受到社會舉揚的現實環境下,教會卻對人們做出要求,只談論罪惡、痛苦、正義,而受到強烈批評,並收獲不到人們的精神覺醒。國家治理與教會運作的不同點在於,前者是在出現問題時才制定規範,後者卻將已有的道德規則套在人們身上,而被要求鬆綁。
答:擁權與自治是當今的主流思想。自治者有能力做最後定奪的前提是,其本身必須凡事萬能。「人」的概念已被個體化,他只是他自己,並把讓他「成形」的其他關係與因素全排除在外。人是自己的權力機關、要求外界配合、不受干擾等等,成了一種「生命的感覺」。有些原是「深深影響」的、應遵守的規則,現在卻被汚名為「插手干涉」。問題是,人如果成了衡量自己的標準,他會得到快樂嗎?事實上,抗拒痛苦、抗拒巨服於某些標準之下,便是抗拒「愛」的本身。

問:教會與社會之間的距離可能在於,社會企圖檢視教會的歷史與訓導是否對大眾有足夠的說服力。
答:針對與社會脫節的現況,教會應在「欠缺溝通」的議題上做自我批判。教會找不到適切的語言以便在當今的社會做正確的自我表述。原罪、犯罪、救贖、和好等字眼,對現代人已不起作用,這是我們的大挑戰。為了讓這些代表真理的符號能夠帶起對話與溝通,必須我們自己在其中生活,有了新領悟才能有新的語言、新的表達方式面世。然而,基督宗教原本就不是種單純的理性溝通,她雖向著全世界說話,卻只有願意力行者,方能聽懂。

問:目前,教會呈現的面貌是一僵化而帶有恐嚇性的權力機構。
答:對許多人而言,教會雖有各方面的宣講,最後只留下道德傳聲筒的印象(特別在性的議題上)。人們害怕在教會面前只會受批判、自己的生活會被窄化。教會可能說得太多、太頻繁並忽略了真理與愛的必要聯繫。此外,媒體的取材亦有所偏頗,媒體只對「禁令」有興趣,此種內容又特別讓人容易了解,相對地,談論基督、天主及信仰的中心思想,便顯得難以捉摸。然而,與其斥責媒體,教會更應思考如何捏拿教義呈現的比例,而讓禁令在較大、較正面的環境之下,彰顯其價值。將所有事情最大化地呈展,容易失焦,而忽略「公眾只能部份察覺」的事實,使得工作缺乏效率。\r

問:一般認為,教會不主動出擊,只在事件上做反應,堅守戒命,固執地認為天主不會棄教會於不顧;既無力改變自己,又死護自身所強調的一切,雖不激進,卻像是圍有銅牆鐵壁的堡壘,所傳達的訊息只停留於表面,無法深入人心。
答:教會給世人的印象因著各國國情的差異而有所不同。過去在共黨時代,教會給基督徒、非基督徒或正在尋覓真理的人們完全不同於現今的感受。對這些人而言,教會傳遞自由的訊息,代表一種與當時主流思潮相反的價值,特別給非基督徒,獨裁者從來就不可能完全佔據他們心靈的保證。在非洲,面對不同國家與各種貪污情況,教會並不給人只會強調自我的印象,而是一股澎湃激昂的力量,不但保衛了第三世界,也提供了另種思考方式。這股力量不是支援開發的物資輸送,而是提昇鮮活的經驗交換。在歐洲,教會遭到「進步的大敵」或「自我保衛」的批評,其實是人們為自己辯護所反映出來的心態,他們無法忍受教會所要求,對舒適與自以為是的棄絕!

問:教宗要求「你們不要相稱於俗世」,教會本身卻似乎很在意有形的資產,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與金錢以確保已有的不動產,她不是應更確切地提供救贖的項目?
答:在這件事情上,教會的確相當固執,她力圖保護所擁有的財產與地位,謙遜與割捨發展得不夠健全。特別在德國,我們以教會機構勝過教會精神來滿足人們的需求,讓人感到教會注重經營組織,並給予「在教會所屬醫院或學校裡人們的思言行均代表教會」的錯誤印象,哪怕這些人事實上與教會毫無關聯。

問:教會危機究竟從何時開始?是過去的錯誤所造成?教會是否曾有所虧欠,如今遭到某種形式的報應?
答:如同各國歷史,教會有其正負兩面的歷史背景,對於過去的錯誤,我們應當看清並承認。然而,每個時代均會犯下某些錯誤,現今的這一代也不例外。我並不把現在危機的成因在歷史上過度挖掘,因新的歷史境況會造成下一波的、被未來評斷為是與非的高潮與低潮。我們應將目前的危機視為歷史片段,況且,容我引用馬克思所言,一個時代的意識形態實為經濟與社會結構的反映。

問:教會式微的過程中,也有一定的自清力量?
答:自清力量已經在進行當中,這是絕對可以確定的,卻不可將失去信仰或信仰倦怠解釋成自清過程的本身,而應該把目前的情況視為自清機會的提供。碰觸此一問題就回到上面所提,教會在「擁有」與「組織機構」糾結所衍生的議題上。教會雖可自行清理,卻不是在式微過程的本身產生。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nminju&aid=693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