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0/03 22:12:19瀏覽43|回應0|推薦0 | |
光電農棚 科技農業
◎ 葉昱呈
屏東縣光電農棚示範園區的作物,歷經莫蘭蒂、梅姬等颱風考驗,不僅安然無恙,還能維持正常的產量與品質。 為因應全球氣候極端變異所產生的農業天然災損問題,推動植物環控栽培設施的生產模式,已是時勢所趨,許多農民目前所使用的簡易溫網室,已不足以抵禦天然災害的侵襲,每回遇上颱風,只能無奈的在設施毀損與貸款重建中循環,甚至面臨血本無歸之慘況。 根據官方統計資料顯示,農校畢業生實際從事農業生產的比率不到兩成,但也發現在菇類栽培業或植物環控栽培設施工作者,對於工作環境相當滿意,原因是上述植物環控栽培設施,大多具有溫控設備,不必忍受寒風日曬之苦,且成為領取月薪的上班族,收入穩定。 台灣農業缺工問題相當嚴重,即使引進外籍勞工,亦可能衍生農民無力負擔僱工勞保費用、排擠農村工作機會、農作物產期不一、外勞逃跑等問題。建議農政單位突破傳統農業生產思維,朝光電農棚等科技農業設施發展,並鼓勵農民生產高經濟作物,讓傳統農業逐步轉型為科技農業,以改善農業工作環境,降低農業經營風險,冀望能吸引年輕人投入農業生產的行列。 自由時報 2016.10.03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