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農業生產環境,適合農業保險?
2015/08/14 05:58:08瀏覽19|回應0|推薦0

台灣農業生產環境,適合農業保險?

◎葉昱呈                  

農業損害保險設立,有現實上的困難。

蘇迪勒颱風造成全台農業損失慘重,讓農業損害保險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但台灣的農業生產環境,真的適合農業保險嗎?依據保險學的原理,唯有同性質或性質相類似的投保標的,才能使保險的預期損失與實際損失之差異,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惟台灣農作物的種類量少而多樣,且地域及產期集中,加上地理環境及氣候極端變異等因素,造成災害頻仍,不易透過保險來分散風險,根本不符合保險大數法則,尤其農作物損害程度的判定易生爭議,保險業者亦很難在短期間內,運用專業人力完成大範圍的作物災損鑑定。

改善種植環境、加強種植場所的強韌度,是不是比保險好些?

此外,農委會每年雖然編列龐大預算,補助農民施設水平棚架網室、簡易塑膠布網室、捲揚式塑膠布溫室、鋼骨結構加強型捲揚式塑膠布溫室、示範溫室(經農業試驗所或改良場推薦,透光並具有防風、雨功能、配置溫度控制與換氣裝置)等設施,但大多數農民所申請搭建的水平棚架網室及簡易式塑膠布溫室,根本無法抵禦天災,只能不斷地在毀損與重建中循環,實在苦不堪言!因此,筆者認為農政部門應儘速推動具防風雨功能之農業設施,譬如鋼骨結構溫室或植物環控設施(植物工廠),不僅能提升抵抗天災的能力,亦能讓蔬果產量大幅提升,始能降低農業經營風險,兼顧農民權益與政府財政。(公務員)自由時報20150813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h7558&aid=2785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