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本緣部 二百七十一
2020/10/15 05:02:22瀏覽146|回應0|推薦1

本緣部 二百七十一

◎雜寶藏經卷第二

 ◎(一○)六牙白象緣
昔舍衛國。有一大長者。生一女子。自識宿
命。初生能語。而作是言。不善所作。不孝所
作。無慚所作。惡害所作。背恩所作。作此
語已。默然而止。此女生時。有大福德。即為
立字。名之為賢。漸漸長大。極敬袈裟。以
恭敬袈裟因緣。出家作比丘尼。不到佛邊。
精勤修習。即得羅漢。悔不至佛邊。便往佛
所。向佛懺悔。佛言。我於彼時。已受懺悔。
諸比丘。疑怪問佛。此賢比丘尼。何以故從
出家以來不見佛。今日得見佛懺悔。有
何因緣。佛即為說因緣。昔日有六牙白象。
多諸群眾。此白象有二婦。一名賢。二名善
賢。林中遊行。偶值蓮花。意欲與賢。善賢
奪去。賢見奪華。生嫉妒心。彼象愛於善賢。
而不愛我。時彼山中有佛塔。賢常採花
供養。即發願言。我生人中。自識宿命。并拔
此白象牙取。即上山頭。自撲而死。尋生
毘提醯王家作女。自知宿命。年既長大。與
梵摩達王為婦。念其宿怨。語梵摩達言。
與我象牙作床者我能活耳。若不爾者。我
不能活。梵摩達王。即募獵者。若有能得
象牙來者。當與百兩金。即時獵師。詐被袈
袈。挾弓毒箭。往至象所。時象婦善賢。見獵
師已。即語象王。彼有人來。象王問言。著何
衣服。答言。身著袈裟。象王言。袈裟中必當
有善無有惡也。獵師於是遂便得近。以
毒箭射。善賢語其夫。汝言。袈裟中有善無
惡。云何如此。答言。非袈裟過。乃是心中煩
惱過也。善賢即欲害彼獵師。象王種種慰喻
說法。不聽令害。又復畏五百群象必殺此
獵師。藏著歧間。五百群象。皆遣遠去。問
獵師言。汝須何物。而射於我。答言。我無
所須。梵摩達王。募索汝牙。故來欲取。象言
疾取。答言。不敢自取。如是慈悲。覆育於
我。我若自手取。手當爛墮。白象即時。向大
樹所。自拔牙出。以鼻絞捉。發願而與。以
牙布施。願我將來。拔一切眾生三毒之牙。
獵師取牙。便與梵摩達王。爾時夫人。得此
牙已。便生悔心。而作是言。我今云何取此
賢勝淨戒之牙。大修功德。而發誓言。願使
彼將來得成佛時。於彼法中。出家學道。得
阿羅漢。汝等當知。爾時白象者。我身是也。
爾時獵師者。提婆達多是也。爾時賢者。今
比丘尼是也。爾時善賢者。耶輸陀羅比丘尼是也

 ◎(一一)兔自燒身供養大仙緣
舍衛國。有一長者子。於佛法中出家。常樂
親里眷屬。不樂欲與道人共事。亦不樂
於讀經行道。佛敕此比丘。使向阿練若處
精懃修習得阿羅漢。六通具足。諸比丘疑
怪。而白佛言。世尊出世。甚奇甚特。如是長
者子。能安立使得阿練若處。得阿羅漢道。
具六神通。佛告諸比丘。非但今日能得安
立。乃於往昔。已曾安立。諸比丘白佛言。
不審世尊。過去安立。其事云何。佛告諸比
丘。過去之時。有一仙人。在山林間。時世大
旱。山中果蓏根莖枝葉。悉皆枯乾。爾時仙
人。共兔親善。而語兔言。我今欲入聚落
乞食。兔言莫去。當與汝食。於是兔便自
拾薪聚。又語仙人。必受我食。天當降雨。
汝三日住。華果還出。便可採食。莫趣人間。
作是語已。即大然火。投身著中。仙人見
已。作是思惟。此兔慈仁。我之善伴。為我食
故。能捨身命。實是難事。時彼仙人。生大
苦惱。即取食之。菩薩為此難行苦行。釋提
桓因。宮殿震動。而自念言。今以何因緣。宮
殿震動。觀察知是兔能為難事。感其所為。
即便降雨。仙人遂住。還食果蓏。爾時修
習。得五神通。欲知爾時五通仙者。今比丘
是。爾時兔者今我身是也。我捨身故。使彼
仙人。住阿練若處獲五神通。況我今日。不
能令此比丘遠離眷屬。住阿練若處。得
阿羅漢。獲六神通

 ◎(一二)善惡獼猴緣
佛在王舍城。諸比丘白佛言。世尊。依止提
婆達多。常得苦惱。依止如來世尊者。現得
安樂。後生善處。得解脫道。佛告比丘言。
非但今日。乃往過去時。有二獼猴。各有五
百眷屬。值迦尸王子遊獵圍將欲至。一善
獼猴。語一惡獼猴言。我等今渡此河。可得
免難。惡獼猴言。我不能渡。善獼猴語諸
獼猴言。毘多羅樹枝桿極長。即挽樹枝。
渡五百眷屬。惡獼猴眷屬。以不渡故。即為
王子之所獲得。爾時善獼猴者。我身是也。
爾時惡獼猴者。提婆達多是。所將眷屬。爾
時苦惱。今依止者。亦復如是。爾時依止
我者。長夜受樂。現得名稱供養。將來得人
天解脫。爾時依止提婆達多者。長夜受衰
苦。現身得惡名稱。人不供養。將來墮三惡
道。是故諸比丘。應當遠離惡知識。親近善
知識。善知識者。長夜與人安隱快樂。以是
之故。應當親近善知識。惡知識應當遠離。
所以者何。惡知識者。能燒燋然。今世後世。眾苦集聚

 ◎(一三)佛以智水滅三火緣
有國名南方山。佛欲往彼國。於中路至
一聚落宿。值彼聚落造作吉會。飲酒醉亂。
不覺火起燒此聚落。諸人驚怕靡知所
趣。各相謂言。我等唯依憑佛。可免火難。
便白佛言。世尊。願見救濟。佛言。一切眾
生。皆有三火。貪欲瞋怒愚癡之火。我以智
水。滅此三火。此言若實。此火當滅。作是
語已。火即時滅。諸人歡喜。信重於佛。佛為
說法。得須陀洹道。諸比丘疑怪。世尊出世。
甚奇甚特。為此村落作大利益。聚落火滅。
心垢亦滅。佛言。非但今日為作利益。於過
去世。亦曾為彼諸人。作大利益。諸比丘問
言。不審世尊。過去利益。其事云何。佛言。
過去之世。雪山一面。有大竹林。多諸鳥獸。
依彼林住。有一鸚鵡。名歡喜首。彼時林
中。風吹兩竹。共相揩磨。其間火出。燒彼
竹林。鳥獸恐怖。無歸依處。爾時鸚鵡。深生
悲心。憐彼鳥獸。捉翅到水。以灑火上。悲
心精懃故。感帝釋宮。令大震動。釋提桓因。
以天眼觀。有何因緣。我宮殿動。乃見世
間。有一鸚鵡。心懷大悲。欲救濟火。盡其
身力。不能滅火。釋提桓因。即向鸚鵡所。
而語之言。此林廣大。數千萬里。汝之翅羽。
所取之水。不過數滴。何以能滅如此大火。
鸚鵡答言。我心弘曠。精懃不懈。必當滅
火。若盡此身。不能滅者。更受來身。誓必
滅之。釋提桓因。感其志意。為降大雨。火即
得滅。爾時鸚鵡。今我身是也。爾時林中諸
鳥獸者。今大聚落人民是也。我於爾時。為
滅彼火。使其得安。今亦滅火。令彼得安。
又問復以何緣得見諦道。佛言。此諸人民。
迦葉佛時。受持五戒。由是因緣。今得見諦。獲須陀洹道

 ◎(一四)波羅奈國有一長者子共天神感王行孝緣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告諸比丘言。
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養父
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釋在家中者。
能孝養父母。即是帝釋在家中。欲得一切
天神在家中者。但供養父母。當知一切天
神已在家中。但能供養父母。便為和上已
在家中。欲得阿闍梨在家中者。但供養
父母。即是阿闍梨在其家中。若欲供養諸
賢聖及佛。若供養父母。諸賢聖及佛即在家
中。諸比丘言。如來世尊。極為希有恭敬父
母。佛言。非但今日極為希有恭敬父母。於
過去世。亦曾希有恭敬父母。比丘問言。過
去恭敬。其事云何。佛言。往昔波羅奈國。有
一貧人。唯生一子。然此一子。多有兒息。其
家貧窮。時世飢儉。以其父母。生埋地中。養
活兒子。鄰比問言。汝父母為何所在。答言。
我父母年老會當至死。我便埋之。以父
母食分。欲養兒子。使得長大。第二家聞。
謂此是理。如此展轉。遍波羅奈國。即以為
法。復有一長者。亦生一子。此子聞之。以
為非是。即作是念。當作何方便。卻此非
法。遂白父言。父今可應遠行學讀。使知經
論。其父便去。少得學讀。而便還家年轉老
大。子為掘地。作好屋舍。以父著中。與好
飲食。作是思惟。誰當共我。除此非法。天神
現身。而語之言。我今與汝。以為伴侶。天神
疏紙。問王四事。若能解此疏上事者。為汝
擁護。若不解者。卻後七日。當破王頭令
作七分。四種問者。一者何物是第一財。二
者何物最為樂。三者何物味中勝。四者何
物壽最長。牓著王門上。國王得已。促問國
中。誰解此者。若有解者。欲求何事。皆滿
所願。長者子取此文書。解其義言。信為
第一財。正法最為樂。實語第一味。智慧命
第一。解此義已。還著王門頭。天神見已。心
大歡喜。王亦大歡喜。王問長者子言。誰教
汝此語。答言。我父教我。王言。汝父安在。長
者子言。願王施無畏。我父實老。違國法故。
藏著地中。願聽臣所說。大王。父母恩重。猶
如天地。懷抱十月。推乾去濕。乳哺養大。
教授人事。此身成立。皆由父母。得見日
月。生活所作。父母之力。假使左肩擔父。右
肩擔母。行至百年復種種供養。猶不能報
父母之恩。時王問言。汝欲求何等。答言。更
無所求。唯願大王去此惡法。王可其言。宣
下國內。若有不孝於父母者。當重治其
罪。欲知爾時長者子。今我身是也。我於爾
時。為彼一國。除去惡法。成就孝順之法。
以此因緣自致成佛。是以今日。亦復讚嘆孝順之法也

 ◎(一五)迦尸國王白香象養盲父母并和二國緣
昔佛在舍衛國。告諸比丘言。有八種人。
應決定施不復生疑。父母以佛及弟子。遠
來之人。遠去之人。病人。看病者。諸比丘白
佛言。如來世尊。甚奇甚特。於父母所。常讚
嘆恭敬。佛言。我非但今日。過去已來。恒尊
重恭敬。諸比丘問言。尊重讚嘆。其事云何。
佛言。過去久遠。有二國王。一是迦尸國王。
二是比提醯國王。比提醯王。有大香象。以
香象力。摧伏迦尸王軍。迦尸王作是念言。
我今云何當得香象。摧伏比提醯王軍。時
有人言。我見山中有一白香象。王聞此已。
即便募言。誰能得彼香象者。我當重賞。有
人應募。多集軍眾。往取彼象。象思惟言。
若我遠去。父母盲老。不如調順往至王
所。爾時眾人。便將香象。向於王邊。王大歡
喜。為作好屋。氍氀毾[登*毛]。敷著其下。與諸
伎女。彈琴鼓瑟。以娛樂之。與象飲食。不
肯食之。時守象人來白王言。象不肯食。王
自向象所。上古畜生。皆能人語。王問象
言。汝何故不食。象答言。我有父母。年老眼
盲。無與水草者。父母不食。我云何食。象
白王言。我欲去者。王諸軍眾。無能遮我。
但以父母盲老。順王來耳。王今見聽還去。
供養終其年壽。自當還來。王聞此語。極大
歡喜。我等便是人頭之象。此象乃是象頭
之人。先迦尸國人。惡賤父母。無恭敬心。
因此象故。王即宣令一切國內。若不孝
養恭敬父母者。當與大罪。尋即放象還
父母所。供養父母。隨壽長短。父母喪亡。還
來王所。王得白象。甚大歡喜。即時莊嚴。欲
伐彼國。象語王言。莫與鬥諍。凡鬥諍法。多
所傷害。王言。彼欺凌我。象言。聽我使往。
令彼怨敵不敢欺侮。王言。汝若去者。或能
不還。答言。無能遮我使不還者。象即於
是往彼國中。比提醯王聞象來至。極大歡
喜。自出往迎。既見象已。而語之言。即住我
國。象白王言。不得即住。我立身以來。不
違言誓。先許彼王。當還其國。汝二國王。
應除怨惡自安其國。豈不快乎。即說偈言
 得勝增長怨  負則益憂苦    不諍勝負者  其樂最第一
爾時此象。說此偈已。即還迦尸國。從是以
後。二國和好。爾時迦尸國王。今波斯匿王
是。比提醯王。阿闍世王是。爾時白象。今我
身是也。由我爾時孝養父母故。令多眾
生亦孝養父母。爾時能使二國和好。今日亦爾

 ◎(一六)波羅奈國弟微諫兄遂徹承相勸王教化天下緣
昔者世尊。語諸比丘。當知往昔波羅奈國。
有不善法。流行於世。父年六十。與著敷
屢。使守門戶。爾時有兄弟二人。兄語弟
言。汝與父敷屢。使令守門。屋中唯一敷
屢。小弟便截半與父。而白父言。大兄與
父。非我所與。大兄教父使守門。兄語弟
言。何不盡與敷屢。截半與之。弟答言。適
有一敷屢。不截半與。後更何處得。兄問
言。更欲與誰。弟言。豈可得不留與兄
耶。兄言。何以與我。弟言。汝當年老。汝
子亦當安汝置於門中。兄聞此語驚愕曰。
我亦當如是耶。弟言。誰當代兄。便語兄
言。如此惡法。宜共除捨。兄弟相將。共至
輔相所。以此言論。向輔相說。輔相答言實
爾。我等亦共有老。輔相啟王。王可此語。
宣令國界。孝養父母。斷先非法。不聽更爾

 ◎(一七)梵摩達夫人妒忌傷子法護緣
佛在王舍城。語提婆達多言。我恒深心慈
念於汝。及身口意。於汝無惡。今可共懺。提
婆達多。罵詈而去。諸比丘言。云何如來。慈
心若此。提婆達多。反更惡罵。佛言。非但今
日。於過去時。波羅奈國。有王名梵摩達。夫
人名不善意。有子法護。聰明慈仁。就師教
學。時梵摩王。將諸婇女。於園苑中而行。
遊戲安樂。以飲殘酒。送與夫人。夫人瞋恚。
而作是言。我寧刺法護咽中。取血而飲。不
飲此酒。王聞是語。瞋恚而言。學中喚法護
來。法護來。已欲割其咽。子白父言。我無
過罪。王唯有一子。何為殺我。王言。我不殺
汝。汝母意耳。能白汝母。懺悔令彼歡喜。
終不殺汝。兒即向母。懺悔而作是言。唯有
我一子。亦無過罪。何為殺我。母不受悔。便
刺兒咽。與血使飲。佛言。爾時父王。拘迦
離是也。彼時母者。提婆達多是。彼時子者。
我身是也。我於爾時。都無惡心。不受我悔。
今日亦爾。不受我悔。我於爾時。雖為所
殺。都無一念瞋恨之心。況於今日。而當忿恚有惡心也

 ◎(一八)駝驃比丘被謗緣
昔有比丘。名曰駝驃。有大力士力。出家精
勤。得阿羅漢。威德具足。恒營僧事。五指出
光。而賦眾僧種種敷具。由是佛說營事第
一彌多比丘。自薄福德。當次會處。飲食麤
惡。乃反恚言。若此駝驃。料理僧事。我終不
得好食自活。當設方便。彌多有姊。作比
丘尼。往共相教謗於駝驃。乃至滿三。駝驃
厭惡。即昇虛空。作十八變。入火光三昧。於
虛空中。如火焰滅。無有屍骸。誹謗貪嫉。能
使賢聖猶尚滅身。況復凡夫。是以智者。當
慎誹謗莫輕言說。時諸比丘即便問佛。駝
驃比丘有何因緣。而被誹謗。復以何因緣。
得是大力。復以何因緣。逮得羅漢。佛言。
過去世時。人壽二萬歲時。有佛名曰迦葉。
爾時迦葉佛法中。有年少比丘。面目端正。顏
色美妙。彼年少比丘。乞食未還。有一少婦。
惑著是色。看此比丘。眼不捨離。駝驃比丘
時為食監。會見此婦隨逐比丘。目不暫
捨。即便謗言。此女必與彼比丘通。由是因
緣。墮三惡道。受苦無量。乃至今日。餘殃不
盡。猶被誹謗。又以過去迦葉佛時出家學
道。今得羅漢。以其過去經營僧事。驢馱米
麵。溺於深泥。即能挽出。緣是之故。得力士力

 ◎(一九)離越被謗緣
昔罽賓國。有離越阿羅漢。山中坐禪。有一
人失牛。追逐蹤跡。徑至其所。爾時離越煮
草染衣。衣自然變作牛皮。染汁變成為血。
所煮染草變成牛肉。所持缽盂變成牛頭。
牛主見已。即捉收縛。將詣於王。王即付獄
中。經十二年。恒為獄監。飼馬除糞。離越
弟子。得羅漢者。有五百人。觀覓其師。不
知所在。業緣欲盡。有一弟子。見師乃在
罽賓獄中。即來告王。我師離越。在王獄中。
願為斷理。王即遣人。就獄檢校。王人至
獄。唯見有人。威色憔悴。鬚髮極長。而為
獄監。飼馬除糞。還白王言。獄中都無沙
門道士。唯有獄卒比丘。弟子。復白王言。
願但設教。諸有比丘。悉聽出獄。王即宣
令諸有道人。悉皆出獄。尊者離越。於其獄
中。鬚髮自落。袈裟著身。踊在虛空。作十八
變。王見是事。歎未曾有。五體投地。白尊
者言。願受我懺悔即時來下。受王懺悔。王
即問言。以何業緣。在於獄中。受苦經年。尊
者答言。我於往昔。亦曾失牛。隨逐蹤跡。
經一山中。見辟支佛獨處坐禪。即便誣
謗。至一日一夜。以是因緣。墮落三塗。苦
毒無量。餘殃不盡。至得羅漢。猶被誹謗

 ◎(二○)波斯匿王醜女賴提緣
昔波斯匿王有女。名曰賴提。有十八醜。都
不似人。見皆恐怕。時波斯匿王募於國中。
其有族姓長者之子窮寒孤獨者。仰使將
來。爾時市邊。有長者子。孤獨單己。乞索自
活。募人見之。將來詣王。王將此人。入於後
園。而約敕言。吾生一女。形貌醜惡。不中示
人。今欲妻卿。可得爾不。時長者子白王
言。王所約敕。假使是狗。猶尚不辭。何況王
女。而不可也。王尋妻之。為立宮室。約敕
長者子言。此女形醜。慎莫示人。出則鎖
門。入則閉戶。以為常則。有諸長者子。共
為親友。飲醼遊戲。每於會日。諸長者子婦
皆來集會。唯此王女。獨自不來。於是諸人。
共作要言。後日更會。仰將婦來。有不來
者。重[言*適]財物。遂復作會。貧長者子。猶故如
前。不將婦來。諸人便共重加[言*適]罰。貧長
者子。敬受其罰。諸人已復共作要言。明日
更會。不將婦來。復當重罰。如是被罰。乃
至二三。亦不將來詣於會所。貧長者子。後
到家中。語其婦言。我數坐汝為人所罰。
婦言何故。夫言。諸人有要。飲會之日。盡仰
將婦詣於會所。我被王敕。不聽將汝以
示外人。故數被罰。婦聞此語。甚大慚愧。深
自悼慨。晝夜念佛。於是後日。更設醼會。夫
復獨去。婦於室內。倍加懇惻。而發願言。如
來出世。多所利益。我今罪惡。獨不蒙潤。
佛感其心至。從地踊出。始見佛髮。敬重歡
喜。已髮即異變成好髮。次見佛額。漸睹眉
目耳鼻身口。隨所見已。歡喜轉深。其身即
變。醜惡都盡。貌同諸天。諸長者子。密共議
言。王女所以不來會者。必當端正異於常
人。或當絕醜。是故不來。我等今當勸其夫
酒令無覺知。解取鑰匙。開門往看。即飲使
醉。解取鑰匙。相將共往。開門看之。見此王
女端正無雙。便還閉門。詣於本處。爾時其
夫。猶故未寤。還以鑰匙。繫著腰下。其夫
覺已。尋還向家。開門見婦端正殊異。怪而
問之。汝何天神女處我屋宅。婦言。我是君
婦賴提。夫怪而問之所以卒爾。婦時答言。
我聞君數坐我被罰。心生慚愧。懇惻念佛。
尋見如來從地踊出。見已歡喜。身體變好。
貧長者子。極大歡喜。尋入白王。王女身體。
自然變好。今求見王。王聞歡喜。尋即喚看。
見已歡喜。情甚疑怪。將詣佛所。而白佛
言。世尊。此女何緣。生於深宮。身體醜惡。
人見驚怪。復以何因。今卒變好。佛告王言。
乃往過去。有辟支佛。日日乞食。到一長者
門前。時長者女。持食施辟支佛。見辟支佛
身體麤惡。而作是言。此人醜惡。形如魚皮。
髮如馬尾。爾時長者女者。今王女是。施食
因緣。生於深宮。毀呰辟支佛故。身體醜惡。
生慚愧懇惻心故。而得見我。歡喜心故。身
體變好。爾時眾會聞佛所說。恭敬作禮歡喜奉行

 ◎(二一)波斯匿王女善光緣
昔波斯匿王有一女。名曰善光。聰明端正。
父母憐愍。舉宮愛敬。父語女言。汝因我力。
舉宮愛敬。女答父言。我有業力。不因父
王。如是三問。答亦如前。王時瞋忿。今當試
汝有自業力。無自業力。約敕左右。於此
城中。覓一最下貧窮乞人。時奉王教。尋便
推覓。得一窮下。將來詣王。王即以女善光
付與窮人。王語女言。若汝自有業力不假
我者。從今以往。事驗可知。女猶答言。我
有業力。即共窮人。相將出去。問其夫言。
汝先有父母不。窮人答言。我父先舍衛城
中。第一長者。父母居家。都以死盡。無所
依怙。是以窮乏。善光問言。汝今頗知故宅
處不。答言知處。垣室毀壞。遂有空地。善
光便即與夫相將。往故舍所。周歷按行。隨
其行處。其地自陷。地中伏藏。自然發出。即
以珍寶。雇人作舍。未盈一月。宮室屋宅。
都悉成就。宮人妓女。充滿其中。奴婢僕使。
不可稱計。王卒憶念我女善光。云何生活。
有人答言。宮室錢財。不減於王。王言。佛
語真實。自作善惡。自受其報。王女即日。遣
其夫主。往請於王。王即受請。見其家內。氍
毹毾[毯-炎+登]。莊嚴舍宅。踰於王宮。王見此已。
歎未曾有。此女自知語皆真實。而作是言。
我自作此業。自受其報。王往問佛。此女先
世。作何福業。得生王家。身有光明。佛答
王言。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毘婆尸。彼時
有王名曰盤頭。王有第一夫人。毘婆尸佛。
入涅盤後。盤頭王。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王第一夫人。以天冠拂飾。著毘婆尸佛像
頂上。以天冠中如意珠。著於棖頭。光明照
世。因發願言。使我將來身有光明。紫磨金
色。尊榮豪貴。莫墮三惡八難之處
爾時王第一夫人者。今善光是。迦葉佛時。
復以餚膳。供養迦葉如來及四大聲聞。夫主
遮斷。婦勸請言。莫斷絕我。我今以請。使
得充足。夫還聽婦。供養得訖。爾時夫者。
今日夫是。爾時婦者。今日婦是。夫以爾時
遮婦之故恒常貧窮。以還聽故。要因其婦。
得大富貴。無其婦時。後還貧賤。善惡業追
未曾違錯。王聞佛所說。深達行業。不自矜
大。深生信悟。歡喜而去

 ◎(二二)昔王子兄弟二人被驅出國緣
昔有王子兄弟二人。被驅出國到曠路中。
糧食都盡。弟即殺婦。分肉與其兄嫂使食。
兄得此肉。藏棄不噉。自割腳肉。夫婦共
食。弟婦肉盡。欲得殺嫂。兄言莫殺。以先
藏肉。還與弟食。既過曠野。到神仙住處。採
取華果。以自供食。弟後病亡。唯兄獨在。
是時王子。見一被刖無手足人。生慈悲心。
採取果實。活彼刖人。王子為人。少於欲
事。採華果去。其婦在後。與刖人通。已有
私情。深嫉其夫。於一日中。逐夫採華。至
河岸邊。而語夫言。取樹頭華果夫語婦言。
下有深河。或當墮落。婦言。以索繫腰。我
當挽索小近岸邊。婦排其夫。墮著河中。
以慈善力。墮水漂去而不沒死。於河下
流。有國王崩。彼國相師。推求國中。誰應為
王。遙見水上有黃雲蓋。相師占已。黃雲
蓋下。必有神人。遣人水中而往迎接。立以
為王。王之舊婦。擔彼刖人。展轉乞索。到王
子國。國人皆稱。有一好婦。擔一刖[土*胥]。恭承
孝順。乃聞於王。王聞是已。即遣人喚。來
到殿前。王問婦言。此刖人者。實是爾夫
不。答言。實是。王時語言。識我不也。答言。
不識。王言。汝識某甲不識向王看。然後
慚愧。王故慈心。遣人養活。佛言。欲知王
者。即我身是。爾時婦者。旃遮婆羅門女帶
木杆謗我者是也。爾時刖手足者。提婆達多是

 ◎(二三)須達長者婦供養佛獲報緣
昔佛在世。須達長者。最後貧苦。財物都盡。
客作傭力。得三斗米。炊作飲食。時炊已訖
值阿那律來從乞食。須達之婦。即取其缽。
盛滿飯與。後須菩提。摩訶迦葉。大目揵連。
舍利弗等次第來乞。其婦悉亦各取其缽。盛
飯施與。末後世尊。自來乞食。亦與滿缽。
於是須達。在外行還。從婦索食。婦答夫
言。其若尊者阿那律來。汝當自食施於尊
者。答言。寧自不食。當施尊者。若復迦葉大
目揵連須菩提舍利弗等乃至佛來。汝當
云何。答言。寧自不食盡以施與。婦語夫言。
朝來諸聖。盡來索食。所有之食。盡用施之。
夫語婦言。我等罪盡。福德應生。即發庫
中。穀帛飲食。悉皆充滿。用盡復生

 ◎(二四)娑羅那比丘為惡生王所苦惱緣
昔優填王子。名曰娑羅那。心樂佛法。出家
學道。頭陀苦行。山林樹下。坐禪繫念。時惡
生王。將諸婇女。巡行遊觀。至於此林。頓
駕憩息。即便睡眠。諸婇女等。以王眠故。即
共遊戲。於一樹下。見有比丘坐禪念定。往
至其所。禮敬問訊。爾時比丘為其說法。王
後尋覺。求覓婇女。遙見樹下。有一比丘。顏
貌端正。其年壯美。諸婇女等。在前聽法。即
往問言。汝得阿羅漢不。答言。不得。得
阿那含不。答言。不得。得斯陀含不。答
言。不得。得須陀洹不。答言。不得。得不
淨觀不。答言。不得。王便大瞋。作是言曰。
汝都無所得。云何以此生死凡夫。與諸婇
女。共一處坐。即捉撾打。遍身傷壞。諸婇女
言。此比丘無過。王轉增瞋恚。又見被打。
皆啼哭懊惱。王倍瞋劇。是時比丘。心自念
言。過去諸佛。能忍辱故。獲無上道。又復過
去忍辱仙人。被他刖耳鼻手足。猶尚能忍。
況我今日。身形固完而當不忍。如此思惟。
默然忍受。受打已竟。舉體疼痛。轉轉增劇。
不堪其苦。復作是念。我若在俗。是國王子。
當紹王位。兵眾勢力。不減彼王。今日以
我出家單獨。便見欺打。深生懊惱。即欲罷
道還歸於家。即向和上迦旃延所。辭欲還
俗。和上答言。汝今身體新打疼痛。且待明
日。小住止息。然後乃去。時娑羅那。受教即
宿。於其夜半。尊者迦旃延。便為現夢。使娑
羅那自見己身。罷道歸家。父王已崩。即紹
王位。大集四兵。伐惡生王。既至彼國。列陣
共戰。為彼所敗。兵眾破喪。身被囚執。時
惡生王得娑羅那已。遣人持刀。將欲殺去。
時娑羅那極大怖畏。即生心念。願見和上。
雖為他殺。不以為恨。其時和上。應念知
心。執錫持缽。欲行乞食。於其前現。而語
之言。子我常種種為汝說法。鬥諍求勝。
終不可得。不用我教。知可如何。答和上
言。今若救濟弟子之命更不敢。爾時迦旃
延。為娑羅那語王人言。願小停住。聽我
啟王救其生命。作是語已。便向王所。其
後王人。不肯待住。遂將殺去。臨欲下刀。
心中驚怖。失聲而覺。覺即具以所夢見
事。往白和上。和上答言。生死鬥戰。都無
有勝。所以者何。夫鬥戰法。以殘他為勝。
殘害之道。現在愚情。用快其意。將來之世。
墮於三塗。受苦無量。若其不如為他所
害。喪失己身。殃延眾庶。增他重罪。令陷
地獄。更相殘殺。冤家不息。輪轉五道。無
有終竟。反覆尋之。何補身瘡拷楚之痛。
汝今欲離生死怖懼鞭打痛者。當自觀身
以息怨謗。所以者何。是身者眾苦之本。飢
渴寒熱。生老病死。蚊虻毒獸之所侵害。如
是諸怨。眾多無量。汝不能報。何獨欲報
惡生王也。欲滅怨者。當滅煩惱。煩惱之
怨害無量身。世怨雖重。正害一身。煩惱
之怨害善法身。世怨雖酷。正害有漏臭
穢之身。由是觀之。怨害之起煩惱為根。汝
今不伐煩惱之賊。云何乃欲伐惡生王也。
如是種種為其說法。時娑羅那聞此語已。
心開意解。獲須陀洹。深樂大法。倍加精進。
未久行道。得阿羅漢

 ◎(二五)內官贖所犍牛得男根緣
昔乾陀衛國。有一屠兒。將五百頭小牛。盡
欲刑犍。時有內官。以金錢贖牛。作群
放去。以是因緣。現身即得男根具足。還到
王家。遣人通白。某甲在外。王言。是我家
人。自恣而行。未曾通白。今何故爾。王時即
喚問其所以。答王言曰。向見屠兒。將五百
頭小牛而欲刑治。臣即贖放。以是因緣。身
體得具。故不敢入。王聞喜愕。深於佛法。生
信敬心。夫以華報。所感如此。況其果報。豈可量也

 ◎(二六)二內官諍道理緣
昔波斯匿王。於臥眠中。聞二內官共諍道
理。一作是言。我依王活。一人答言。我無所
依。自業力活。王聞此已。情可於彼依王活
者。而欲賞之。即遣直人。語夫人言。我今
當使一人往者重與錢財衣服瓔珞。於是
尋遣依王活者。持己所飲餘殘之酒。以與
夫人。爾時此人。持酒出戶。鼻中血出。不
得前進。會復值彼自業活者。即倩持酒。往
與夫人。夫人見已。憶王之言。賜其錢財衣
服瓔珞。還於王前。王見此人。深生怪惑。
即便喚彼依王活者。而問之言。我使汝
去。云何不去。答言。我出戶外。卒得衄鼻。
竟不堪任。即便倩彼。持王殘酒。以與夫人。
王時歎言。我今乃知佛語為實。自作其業。
自受其報。不可奪也。由是觀之。善惡報
應。行業所致。非天非王之所能與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e72717015e&aid=15158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