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本緣部 四
2020/05/04 05:18:37瀏覽167|回應0|推薦3

本緣部 四

◎六度集經卷第四

◎戒度無極章第二(此有十五章)
戒度無極者。厥則云何。狂愚兇虐。好殘
生命。貪餘盜竊。婬劮穢濁。兩舌惡罵。妄
言綺語。嫉恚癡心。危親戮聖。謗佛亂賢。
取宗廟物。懷兇逆。毀三尊。如斯元惡。寧
就脯割。葅醢市朝。終而不為信佛三寶。四
恩普濟矣

◎(二七)昔者菩薩為清信士。所處之國其王行
真。勸導臣民令知三尊。執戒奉齋者
捐賦除役。黎庶巨細見王尚賢。多偽善
而潛行邪。王以佛戒觀察民操。有外善
內穢。違佛清化。即權令而敕曰。敢有奉佛
道者罪至棄市。訛善之徒靡不釋真。恣
心從其本邪。菩薩年耆。懷正真弘影之明。
聞令驚曰。釋真從邪獲為帝王。壽齊二
儀富貴無外。六樂由心。吾終不為也。雖一
餐之命。得睹三尊至真之化。吾欣奉之。懷
俗記籍萬億之卷。身處天宮極天之壽。而
闇於三尊。不聞佛經。吾不願也。稟佛之
言。即有戮死之患。吾甘心焉。經云。眾生
自投三塗。獲人道難。處中國難。六情完具
難。生有道國難。與菩薩親難。睹經信之
難。貫奧解微難。值高行沙門清心供養
難。值佛受決難。吾宿功著。今睹佛經
獲奉三寶。若值無道葅醯之酷。湯火之
戾。終不釋正從彼妖蠱也。王命有司。
廉察違命者。戮之市朝。廉人見菩薩志固
不轉奉事三尊至意不虧。即執之以聞。王
曰。戮之於市。陰使人尋聽察其云。菩薩就
死誡其子曰。乾坤始興有人之來。眾生處
世。以六情亂行甚於狂醉。尟睹三尊。導
清明化也。爾幸知法。慎無釋之。夫捨佛
法之行。而為鬼妖之偽者。國喪必矣。吾
寧捨身不去真也。王今悖誤。爾無從焉。
廉者以聞。王知行真。即欣而請之。執手昇
殿曰。卿真可謂佛弟子者矣。拜為國相。
委任治政。捨佛清化之疇者。復其賦役。
於是國境莫尚為善。佛告諸沙門。時國王
者彌勒是也。清信士者吾身是也。菩薩執志
度無極行持戒如是

◎(二八)昔者菩薩。身為象王。其心弘遠。照知有
佛有法有比丘僧。常三自歸。每以普慈拯
濟眾生。誓願得佛當度一切。從五百象。
時有兩妻。象王於水中得一蓮華。厥色甚
妙。以惠嫡妻。嫡妻得華。欣懌曰。冰寒
尤甚。何緣有斯華乎。小妻貪嫉。恚而誓
曰。會以重毒鴆殺汝矣。結氣而殞。魂靈
感化為四姓女。顏華絕人。智意流通。博識
古今。仰觀天文。明時盛衰。王聞若茲。娉
為夫人。至即陳治國之政義合忠臣。王悅
而敬之。每言輒從。夫人曰。吾夢睹六牙之
象。心欲其牙以為珮几王不致之。吾即
死矣。王曰。無妖言也。人聞笑爾。夫人
言。相屬心生憂結。王請議臣四人。自云
己夢。曰古今有斯象乎。一臣對曰。無有之
也。一臣曰。王不夢也。一臣曰。嘗聞有之。
所在彌遠。一臣曰。若能致之。帝釋今翔於
茲矣。四臣即召四方射師問之。南方師曰。
吾亡父常云。有之。然遠難致。臣上聞云。斯
人知之。王即現之。夫人曰。汝直南行三千
里。得山入山行二日許。即至象所在也。
道邊作坑。除爾鬚髮著沙門服。於坑中
射之。截取其牙。將二牙來。師如命行。
之象遊處。先射象。著法服持缽。於坑中
止住。象王見沙門。即低頭言。和南道士。將
以何事賊吾軀命。曰欲得汝牙。象曰。吾
痛難忍。疾取牙去。無亂吾心令惡念生
也。志念惡者死入太山.餓鬼.畜生道中。夫
懷忍行慈。惡來善往。菩薩之上行也。正使
俎骨脯肉。終不違斯行也。修斯行者死
輒上天。疾得滅度矣。人即截牙。象曰。
道士當卻行。無令群象尋足跡也。象適人
去遠。其痛難忍。[跳-兆+辟]地大呼。奄忽而死。即
生天上。群象四來。咸曰。何人殺吾王者。
行索不得。還守王哀號。師以牙還。王睹
象牙心即慟怖。夫人以牙著手中。適欲視
之。雷電霹靂椎之。吐血死入地獄。佛告
諸沙門。爾時象王者我身是也。大婦者求
夷是。獵者調達是。小夫人者好首是。菩薩
執志度無極行持戒如是

◎(二九)昔者菩薩。為鸚鵡王。常奉佛教。歸命三
尊。時當死。死不犯十惡。慈心教化。六度為
首。爾時國王好食鸚鵡。獵士競索睹鸚鵡
群。以網收之。盡獲其眾。貢于太官。宰
夫收焉。肥即烹之為肴。鸚鵡王深惟。
眾生擾擾赴獄喪身。迴流三界靡不由
食。告從者曰。除貪捐食。體疪小苦。命
可冀矣。愚者饕餮。心無遠慮。猶若慳子貪
刀刃之尟蜜。不知有截舌之患。吾今裁
食。爾等則焉。鸚鵡王日瘦。由其籠目
勢踊得出。立籠上曰。夫貪惡之大。無欲
善之景矣。重曰。諸佛以貪為獄為網為毒
為刃。爾等損食可如余焉。菩薩自斯。
若為凡人。麤食供命。弊衣蓋形。以貪戒
心。無日不存。福為帝王。輒以佛智觀國
之累。福高弘多其為難算矣。非常無牢唯
苦無樂。夫有輒滅。身為偽幻。難保猶卵。
難養若狼。有眼睹焉。靡不寒慄。菩薩世
世以戒為行。遂成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
覺為天人師。佛告諸比丘。時鸚鵡王者吾
身是也。人王者調達是也。菩薩執志度無
極行持戒如是

◎(三○)昔者菩薩。為王太子。名曰法施。內清
外淨。常以履邪之禍。自戒其心。尊聖孝親。
慈濟眾生。夫子朝覲。輒須相國。進退如
禮未嘗失儀。王之幸妾。內懷邪淫。出援
太子。太子力爭。而獲免焉。拍相首曰。去
矣。其冠隕地。相首無髮。內妾笑之。恥而
懷忿。妾向王泣曰。妾雖微賤猶是王妻。太
子不遜有欲于妾。王曰。太子履操。非
佛志不念。非佛教不言。非佛道不行。
八方歎德。諸國莫如。其豈有非乎。讒言
緻數。以惑王心。王曰。骨肉相殘謂之亂賊。
吾不為也。拜為邊王。去國八千里。曰爾鎮
境外。則天行仁。無殘民命。無苟貪困黎
庶。尊老若親。愛民若子。慎修佛戒守道
以死。世多[(女/女)*干]偽。齒印之教。爾乃信矣。太子
稽首泣涕曰。不敢替尊誨。即就錄土。五戒
十德。慈化國民。處位一年。遠民慕潤。歸
化雲集。增戶萬餘。以狀上聞。歎王德潤
遠照使然。王逮后妃。喜而歎之。妾殊懷
怨。與相為[(女/女)*干]。謀除太子。伺王臥出。以
蠟抑印。詐為書。爾有慢上之罪。不忍面
誅。書到疾脫眼童子。付使還國。使往至。
群臣僉曰。斯妖亂之使。非自大王也。太子
曰。大王前齒。今者信現。愛身違親謂之大
逆矣。即與群臣相樂三日。遍行國界。賙
窮濟乏。以佛影模。慈心訓民。募能
脫眼者。賣芻兒即為出眼。以付使者。
函之馳還本土。相國以付嬖妾。嬖妾懸
著床前。罵曰。不從吾欲鑿眼快乎。大王夢
蛇蜂螫太子目。寤即哽噎。曰吾子將有異
乎。嬖妾曰。王存之至。聊有斯夢。必無異也。
太子以琴樂索食濟命。展轉諸國至妃父
王之國。王有妙琴。呼而聽之。其音咨嗟已
先王之德。未為孤兒無親之哀音。其妃解
音。哽噎曰。吾君子窮哉。王曰何謂。妃具
陳之。辭親曰。斯自妾命。女二其姓非貞
也。請翼從至孝之君子。二親舉哀。妃將
太子還其本國。王聞有妙琴者。呼而作
之。形容憔悴唯識其聲。王曰。汝是吾子
法施者乎。太子伏地哽噎。王后宮人。舉
國巨細莫不哀慟。妃本末陳之。王曰。嗚呼
女人不仁。猶粳飯之糅毒。佛教遠之不亦
宜乎。即收相國及嬖妾。以棘笞之。[火*易]膠
渧其瘡中。[火*(高/木)]即裂之。為坑生埋矣。佛告
諸比丘。太子宿命嘗賣白珠。彼妾時為富姓
女。乘車行路。相國時為御者。呼賣珠童。
曰視汝珠來。持珠而不買。婬視言調。童
子恚曰。不還吾珠而為婬視。吾鑿汝目。
女及御者。俱曰。棘笞膠渧裂肉生埋汝可
乎。夫善惡已施。禍福自隨。猶影之繫形。
惡熟罪成。如響之應聲。為惡欲其無殃。
猶下種令不生矣。菩薩受佛淨戒。寧脫眼
而死。不犯淫生也。爾時太子法施者我
身是也。相國者調達是。嬖妾者調達妻是也。
菩薩執志度無極行持戒如是

◎(三一)昔者菩薩。兄弟三人。遭世枯旱。黎民相
噉。俱行索食。以濟微命。經歷山嶮乏
食有日。兩兄各云。以婦濟命可乎。大兄。
先殺其妻。分為五分。小弟仁惻。哀而不
食。中兄復殺。弟殊哽噎。兩兄欲殺弟妻。
弟曰。殺彼全己非佛仁道。吾不為也。將妻
入山採果自供。處山歷年。山中有一跛
人。婦與私通。謀殺其婿。詭曰。妾義當勞養。
而君為之。明日翼從。願俱歷苦。曰山甚險
阻。爾無行也。三辭不從。遂便俱行。婦睹
山高谷深。排[土*胥]落之。水邊有神。神接令
安。婦喜得所。還跛共居。婿尋水行睹商
人焉。本末自陳。商人愍之。載至豐國。
其國王崩。又無太子。群臣相讓。適無立
者。令梵志占。行路之人有應相者。立之為
王。梵志睹菩薩。即曰善哉。斯有道之君。
可為兆民天仁之覆矣。群僚黎庶。揮淚
歎善。莫不稱壽。奉載入宮。授以帝位。即
以四等養民。眾邪之術。都廢之矣。授以
五戒。宣布十善。率土持戒。於是天帝祐
護其國。鬼妖奔迸。毒氣消歇。穀果豐熟。
鄰國化正。仇憾更親。襁負雲集。婦嬰其
跛[土*胥]。入國乞丐。陳昔將婿避世之難。今
來歸仁。國人巨細莫不雅奇。僉曰。賢婦可
書矣。夫人曰。可重賜也。王即見婦問曰。
識天子不。婦怖叩頭。王為宮人本末陳
之。執正臣曰。斯可戮矣。王曰。諸佛以仁
為三界上寶。吾寧殞軀命。不去仁道也。夫
人使人驅之出國。掃其足跡。佛告鶖鷺
子。王者吾身是。跛人者調達是。婦者好首
是也。菩薩執志度無極行持戒如是

◎(三二)昔者菩薩。時為凡夫。博學佛經。深解罪
福。眾道醫術。禽獸鳴啼。靡不具照。睹世
憒濁。隱而不仕。尊尚佛戒唯正是從。
處貧窮困。為商賃擔。過水邊飯。群烏眾
噪。商人心懼。森然毛豎。菩薩笑之。飯已
即去。還其本土。雇其婿直曰。烏鳴爾笑。
將有以乎。答曰。烏云彼有白珠。其價甚
重。汝殺取其珠。吾欲食其肉故笑之耳。
曰爾不殺為乎。答曰。夫不睹佛經者為
滔天之惡。而謂之無殃。斯為自欺矣。吾
睹無上正真之典籍。觀菩薩之清仁。蜎飛
蚑行蠕動之類。愛而不殺。草芥非己有
即不取。夫好殺者不仁。好取者不清。
吾前世為好取之穢。今獲其殃。處困陋之
貧。為子賃客。今又犯之。種無量之罪。非佛
弟子矣。吾寧守道貧賤而死。不為無道富
貴而生也。貨主曰善哉。唯佛教真。菩薩執
志度無極行持戒如是

◎(三三)昔者菩薩。處世貧困。為商人賃。入海
採利。船住不行。商人巨細靡不恐懼。請禱
神祇。上下賙拯。貧人唯三自歸。守戒不
犯。悔過自責。日夜各三。慈心誓願。十方眾
生莫有恐怖。如吾今日也。吾後得佛當
度斯類矣。乃至七日船不移邁。海神訛
與貨主夢曰。汝棄貧人吾與汝去。貨主得
夢。愴然悼之。私密言議。貧人微察具照所
以。曰無以吾一人之體喪眾命也。貨主作
[竺-二+稗]給其餱量。下著[竺-二+稗]上。推[竺-二+稗]遠之。大
魚覆船盡吞商人。貧人隨風。得岸還其本
土。九族欣懌。貧人以三自歸五戒十善。奉
齋懺悔慈向眾生。故得是福。貧人者我身
是也。菩薩執志度無極行持戒如是

◎(三四)昔者菩薩。守戒隱居。不慕時榮。依蔭
四姓為其守墓。若有喪葬。輒展力助。喪主
感焉。以寶惠之。所獲多少。輒還四姓。
四姓曰。子展力致此寶。胡為相還。道士
曰。吾守君野。彼葬君地。大義論之。寶即君
有也。四姓歎曰善哉。古之賢者豈能踰子
乎。即擇青衣中有賢行。兼華色者給之
為妻。分家財以成其居。道士曰。進其行
高其德。爾時貧道士者吾身是也。妻者裘夷
是。菩薩執志度無極行持戒如是

◎(三五)昔者菩薩。身為凡人。歸命三尊。守戒不
虧。與舅俱行。衒賣自濟。之彼異國。舅先
渡水。止獨母家。家有幼女。女啟母曰。後
有澡盤。可從商人易白珠也。母順女
意以示商人。以刀刮視照其真寶。佯投
地曰。污吾手矣。即出進路。母子恥焉。
童子後至。女重請珠。母曰。前事之恥可為
今戒也。女曰。觀此童儒有仁人之相。非
前貪殘矣。又以示之。童儒曰。斯紫磨金也。
盡吾貨易之可乎。母曰諾。童子曰。丐吾
金錢二枚。以雇渡耶。舅尋還曰。今以少
珠惠汝取屬盤來。母曰。有良童子。盡
以名珠雇吾金盤。猶謝其賤矣。爾不急
去。且加爾杖。舅至水邊。蹋地呼曰。還吾
寶來。性急椎胸吐血而死。甥還其金已
睹殞矣。哽噎曰。貪乃至於喪身乎。菩薩
守信以獲寶。調達貪欺以喪身。童子者吾
身也。舅者調達是。菩薩執志度無極行持戒如是

◎(三六)昔者菩薩。無數劫時。兄弟資貨求利養
親。之于異國。令弟以珠現其國王。王睹弟
顏華欣然可之。以女許焉。求珠千萬。弟還
告兄。兄追之王所。王又睹兄容貌堂堂。言
輒聖典。雅相難齊。王重嘉焉。轉女許之。女
情泆豫兄心存曰。[土*胥]伯即父。叔妻即子。斯
有父子之親。豈有嫁娶之道乎。斯王處人
君之尊。而為禽獸之行。即引弟退。女登臺
望曰。吾為[(魅-未+舌)-ㄙ]蠱食兄肝可乎。展轉生死。
兄為獼猴。女與弟俱為鱉。鱉妻有疾。思
食獼猴肝。雄行求焉。睹獼猴下飲。鱉曰。
爾嘗睹樂乎。答曰。未也。曰吾舍有妙樂。爾
欲觀乎。曰然。鱉曰。爾昇吾背。將爾觀矣。
昇背隨焉半谿。鱉曰。吾妻思食爾肝。水
中何樂之有乎獼猴心恧然曰。夫戒守善之
常也。權濟難之大矣。曰爾不早云。吾以
肝懸彼樹上。鱉信而還。獼猴上岸曰。死
鱉蟲豈有腹中肝而當懸樹者乎。佛告諸
比丘。兄者即吾身是也。常執貞淨。終不犯
淫亂。畢宿餘殃墮獼猴中。弟及王女俱受
鱉身。雄者調達是。雌者調達妻是。菩薩執志
度無極行持戒如是

◎(三七)昔者菩薩。乘船渡海。採寶濟乏海邊
有城苑園備有。華女臨渚要其輩曰。斯國
豐沃。珍寶恣求。可屈入城觀民有無。商人
信從鬼魅厭惑。遂留與居。積年有五。菩薩
感思二親本土。出城登山四顧遠望。睹一
鐵城中有丈夫。首戴天冠儼然恭坐。謂菩
薩曰。爾等惑乎。以鬼魅為妻。捐爾二親
九族之厚。為鬼所吞豈不惑哉。爾等無寐
察其真[贗-鳥+隹]矣。方有神馬翔茲濟眾。可附
旋居全爾身命若戀蠱妻死入斯城。眾毒
普加。悔將無救。菩薩承命。訛寐察之。
睹真如云厥心懼焉。明日密相告。等人僉
然。各伺睹妻變為狐體。競爭食人靡不
憮然。曰吾等死矣。相驚備豫懈即喪矣。
馬王臻曰。孰有離居心懷所親。疾來赴茲。
吾將濟爾。商人喜曰。斯必天也。群馳歸命。
妻即抱子尋跡哀慟。其辭曰。怨呼皇天為
妻累載。今以為鬼。哀聲傷情。辭詣王所。
厥云如上。今者偟偟無由自恃。惟願大
王哀理妾情。王召菩薩問其所由。即以所
睹本末陳之。王睹色美疾遣婿去。內之後
宮為其淫荒。國正紛亂。鬼化為狐。日行
食人。為害茲甚。王不覺矣。後各命終。生
死輪轉。菩薩積德。遂得為佛。狐鬼魂靈。化
生梵志家。有絕妙之色。佛時於作法縣求
食。食畢出城坐樹下。梵志睹佛相好。容色
紫金。項有日光。若星中月。睹佛若此其喜
無量。歸白兒母。吾女獲婿其為世雄。疾
以名服具世諸好。梵志家室攜女貢之。道
睹足跡。妻曰。斯無欲之神雄。豈以淫邪
亂其志乎。父曰。吾女國之上華。胡高德而
不迴耶。妻即頌其義曰
 婬者曳足行  多恚斂指步    愚者足築地  斯跡天人尊
無自辱也。父曰。爾薄智也。戾而行矣。以女
獻焉。世尊告曰。第六魔天。獻吾三女。變為
[穴/老]鬼。今爾屎囊。又來何為。梵志恧然。妻重
恥之。時有除饉。進稽首曰。願以惠余。世尊
戒曰。爾昔為王。女時為鬼。以色誑爾。吞
盡爾民。爾不厭乎。除饉恥焉。退禪獲定。得
溝港道。佛告鶖鷺子。菩薩自受城中人戒
已旋家。歸命三尊自誓辭云。時當死。死不
復犯如來應儀正真覺清淨重戒。積戒弘多。
佛道遂成。爾時長者吾身是也。王者今比丘
是。鬼者梵志女是。城中天人者鶖鷺子是。菩
薩執志度無極行持戒如是

◎(三八)太子墓魄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聞物國祇樹給孤獨園。
是時佛告諸沙門。往昔有國名波羅奈。王
有太子。名曰墓魄。生有無窮之明。過去現
在未來眾事。其智無礙。端正暉光。猶星
中月。王唯有一子。國無不愛。而年十三。
閉口不言。有若瘖人。王后憂焉。呼諸梵
志。問其所由。對曰。斯為不祥也。端正不
言。何益大王。後宮無嗣。豈非彼害哉。法
宜生埋之。必有貴嗣。王即恧然入與后議。
后逮宮人靡不哀慟。嗟曰。奈何太子。祿薄
生獲斯殃。哀者塞路猶有大喪。具著寶服
以付喪夫。喪夫奪其名服睹共為塚。墓
魄惟曰。王逮國人信。吾真瘖。即默斂衣入
水淨浴。以香塗身。具著寶服。臨壙呼曰。
爾等胡為。答曰。太子瘖聾為國無嗣。王命
生埋。冀生賢嗣。曰吾即墓魄矣。喪夫視車
霍然空虛。觀其形容。曜曜有光。草野遐邇
猶日之明。聖靈巨勢。神動靈祇。喪夫巨細
靡不懾驚。兩兩相視。顏貌黃青。言成文章
靡不畏焉。仰天而曰。太子靈德乃之于
斯。即叩頭陳曰。願旋寧王令眾不嗟。太
子曰。爾疾啟王云吾能言。人即馳聞。王
后兆民甚怪所以。心懽稱善。靡不悅豫。
車馳人[牛/牪]。殷填塞路。墓魄曰。吾獲為沙
門虛靖之行。不亦善乎。意始如之。帝釋
即化為苑池樹木。非世所睹。即去眾寶衣
化為袈裟。王到已。太子五體投地。稽首如
禮。王即就坐聞其言聲。光影威靈。二儀為
動。王喜喻曰。吾有爾來舉國敬愛。當嗣天
位為民父母。對曰。惟願大王。哀採微言。吾
昔嘗為斯國王。名曰須念。處國臨民二十
五年。身奉十善育民以慈。鞭杖眾兵都息
不行。囹圄無繫囚。路無怨嗟聲。惠施流布。
潤無不周。但以出遊翼從甚眾。導臣馳除。
黎庶惶懼。終入太山燒煮割裂。積六萬年。
求死不得。呼嗟無救。當爾之時。內有九
親。表有臣民。資財億載。眾樂無極。寧知
吾入太山地獄燒煮眾痛無極之苦乎。生存
之榮。妻子臣民。孰能分取諸苦去乎。惟彼
諸毒其為無量。每壹憶之心怛骨楚。身為
虛汗。毛為寒豎。言往禍來。殀追影尋。雖
欲發言懼復獲咎。太山之苦難可再更。
是以縮舌都欲無言。始十三年。而妖導師
令王生埋吾。懼大王獲太山之咎。勢復一
言耳。今欲為沙門守無欲之行。睹眾禍之
門不復為王矣。願無怪焉。王曰。爾為令
君。行高德尊。率民以道。過猶絲髮。非人
所憶。以之獲罪。酷裂乃如之耶。如吾今
為人主。從心所欲。不奉正法。終當何之
乎。即聽學道。王還治國以正不邪。遂致豐
樂。墓魄即自練情絕欲。志進道真遂至
得佛。廣說景模。拯濟眾生以至滅度。
佛告諸比丘。時墓魄者吾身是也。父王者
今白淨王是也。母者吾母今舍妙是也。夫
榮色邪樂者。燒身之鑪矣。清淨澹泊。無
患之家矣。若欲免難離罪者。無失佛教
也。為道雖苦猶勝處夫三塗。為人即遠
貧窶。不處八難矣。學道之志當如佛行
也。欲獲緣一覺應真滅度者。取之可得。
佛說經竟。諸沙門莫不歡喜。稽首作禮

◎(三九)彌蘭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
諸沙門。閑居深惟。世人習邪樂欲。自始至
終無厭五樂者。何謂五樂。眼色.耳聲.鼻
香.口味.身細滑。夫斯五欲。至其命終。豈有
厭者乎。日中之後。俱詣佛所。稽首佛足退
立白言。吾等世尊。惟世愚者惑于五欲。至
厥命終豈有厭者不。佛告之曰。睹世無
足於彼五樂矣。昔有五百商人入海採
利。中有智者名曰彌蘭。為眾師御。海有
神魚其名摩竭。觸敗其船。眾皆喪身。彌
蘭騎板。僅而獲免。風漂附岸。地名鼻摩。
登岸周旋庶自蘇息。睹一小徑尋之而
進。遙見銀城。樹木茂盛。間有浴池。周旋四
表。甘水遶之。有四美人。容齊天女。奉迎
之曰。經涉巨海厥勞多矣。善賀吉臻。今斯
銀城。其中眾寶黃金白銀水精琉璃珊瑚虎
珀車磲為殿。妾等四女給仁使役。晚息夙
興。惟命所之。願無他遊。彌蘭入城昇七
寶殿。懽娛從欲。願無不有。處中千餘年。
彌蘭惟曰。斯諸玉女不令吾邁。其有緣乎。
伺四女寢。竊疾亡去。遙睹金城。有八玉女。
迎辭如上。玉女華容。又踰四人。城中寶殿。
名曰屑末。明月真珠諸寶踰前。壽數千萬
歲。又疑八女不令吾邁。其有由乎。伺其臥
出。竊疾亡去。又睹水精城。有十六玉女出
迎之矣。其辭如上。要將入城昇七寶殿。城
殿眾寶玉女光華踰前。居中歲數。又數千
萬。意不厭足。又伺諸女臥出亡去。復睹琉
璃寶城。光曜奕奕有三十二女出迎跪拜。虔
辭如上。要請入城昇七寶殿。殿名鬱單。
其中眾寶伎樂甘食女色踰前。處中久長年
數如上。又伺諸女臥出亡去。遙睹鐵城。莫
無迎者。彌蘭惟曰。銀城四女。金城有八。水
精十六。琉璃三十二。玉女光世。修虔相迎。
今不迎者將以貴故乎。周城一匝有鬼開
門。彌蘭入城即見其鬼。鬼名俱引。鐵輪烔
然走其頭上。守罪人鬼。取彼頭輪。著彌蘭
頭上。腦流身燋。彌蘭流淚曰。自四之八。
自八之十六。自十六之三十二。處榮屑
末殿。鬱單殿。吾以無足之行。故獲斯矣。
何當離斯患乎。守鬼答曰。其年之數如子
來久。子免斯殃矣。火輪處彌蘭頭上六億
歲。乃免之矣。佛語諸沙門。彌蘭者吾身是
也。所以然者。未奉三尊時。愚惑信邪。母
沐浴著新衣臥。吾蹈母首。故太山以火輪
轢其首耳。又嘗以四月八日。持八關齋。
中心歡喜。故獲寶城壽命巨億。所願從心
無求不獲。睹世無足。唯得道乃止耳。佛
告諸沙門。彌蘭出太山獄。閉心三惡。絕口
四刀。檢身三尤。孝順父母。親奉三尊。戴戒
為冠。服戒為衣。懷戒為糧。味戒為肴。食
息坐行。不忘佛戒。躇步之間。以戒德成。
自致為佛。凡人之行。不孝於親。不尊奉
師。吾睹其後自招重罪。彌蘭其類乎。夫為
惡禍追。猶影尋身。絕邪崇真。眾禍自滅矣。
佛說經竟。諸沙門歡喜作禮

◎(四○)頂生聖王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
時阿難閑居深惟。眾生自始至終。厭五
欲者尟。過日中後至向佛所。稽首畢退
白言。唯世尊。吾閑坐深惟。眾生知足者尟。
不厭五欲者眾。世尊歎曰。善哉善哉。如爾
之云。所以然者。往古有王。名曰頂生。東西
南北靡不臣屬。王有七寶。飛金輪力。白
象。紺色馬。明月珠。玉女妻。聖輔臣。典兵臣。
王斯七寶睹世希有。又有千子。端正妍雅。
聰明博智。天下稱聖。猛力伏眾有如師子
也。王既聖且仁。普天樂屬。壽有億數。王
意存曰。吾有拘耶尼一天下地縱廣三十二
萬里。黎庶熾盛。五穀豐沃。比門巨富。世所
希有。吾國兼焉。雖其然者。願彼皇乾。雨金
銀錢。七日七夜。惠吾若茲。不亦善乎。天
從其願。下二寶錢滿其境界。天寶之明。奕
奕曜國。王喜無量天下拜賀。日與群臣歡
喜相樂。民皆稱善。獲無極樂。數千萬歲。王
又念曰。吾有西土。三十二萬里。七寶之榮。
千子光國。天雨寶錢世未嘗有。雖其然
者。吾聞南方有閻浮提。地廣長二十八萬
里。黎庶眾多靡求不獲。吾得彼土不亦
快乎。王意始存。金輪南向。七寶四兵。輕舉
飛行。俱到其土。彼王臣民靡不喜從。其土
君民。終日欣欣。王止教化。年數如上。王
又念曰。吾有西土今獲南土。天人眾寶何
求不有。今聞東方弗于逮土三十六萬里。
其土君民。寶穀諸珍無願不有。吾獲其土
不亦快乎。口始云爾。金輪東向。七寶四
兵飛行俱至。君臣黎庶靡不樂屬。又以正
法仁化君民。年數如上。比門懷德。王又念
曰。吾有西土南土東土。天人眾寶無珍不
有。今聞北方鬱單曰土。吾獲王之不亦善
乎。開口言願。金輪北向。七寶四兵俱飛如
前。始入其界。遙睹地青如翠羽色。王曰。
爾等睹青地乎。對曰見之。曰斯鬱單曰地。
又睹白地。曰睹之。曰斯成擣稻米。爾等食
之。又睹諸寶樹。眾軟妙衣。臂釧指環。瓔珞
眾奇。皆懸著樹。曰睹之乎。對曰唯然。曰爾
等服之。王治以仁化民以恕。居彼年久其
數如上。又生意曰。吾有三天下。今獲北方
四十萬里。意欲昇忉利天之帝釋所。王意
始然。金輪上向。七寶四兵飛行昇天。入
帝釋宮。釋睹王來。欣迎之曰。數服高名。久
欲相見。翔茲快乎。執手共坐。以半座坐
之。王左右顧視。睹天宮殿黃金白銀水精
琉璃珊瑚虎珀車磲真珠以為宮殿。睹之心
欣。即又念曰。吾有四國。寶錢無數。斯榮
難云。令天帝殞吾處其位。不亦上願乎。
惡念興而神足滅。釋還之故宮。即獲重病。
輔臣問曰。天王疾篤。若在不諱。將有遣命
乎。王曰。如有問。王何以喪身。答如所睹。
以貪獲病。遂致喪身。夫貪殘命之刃。亡
國之基也。去三尊處三塗。靡不由之。戒
後來嗣。以貪癡火燒身之本也。慎無貪
矣。夫榮尊者其禍高矣。寶多者其怨眾矣。
王終後嗣誦其貪戒。傳世為寶。四天下民
尊其仁化。奉三尊行十善。以為治法。遂
致永福。世尊曰。睹世尟能去榮貴捐五
欲者。惟獲溝港.頻來.不還.應儀.緣一覺。
無上正真道最正覺道法御天人師。能絕之
耳。飛行皇帝。所以存即獲願不違心者。宿
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所致。不
空獲也。頂生王者吾身是也。佛說經竟。阿
難歡喜。為佛作禮

◎(四一)普明王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
告諸比丘。昔者菩薩為大國王。名曰普明。
慈惠光被。十方歌懿。民賴其休。猶慈子
之寧親也。鄰國有王。治法以正。力如師
子。走攫飛鳥。宰人亡肉。晨[牛/牪]市索。路睹
新屍。取之為肴。味兼畜肉。後日為饌。甘不
如焉。王責太官。宰人歸誠叩頭首之。王心
恧然曰。人肉甘乎。默敕宰人以斯為常。
世尊曰。夫厚於味者即仁道薄。仁道薄者豺
狼心興。夫為狼苟貪肉味。而賊物命故
天下讎焉。宰人承命。默行殺人。以供王欲。
臣民嗷嗷。表聞尋賊。王曰宜然。密告宰人
曰。慎之哉。有司獲之。賊曰。王命爾矣。群
臣諫曰。臣聞。王者為德仁法。帝精明即日
月濟等。后土潤齊乾坤。含懷眾生即若虛
空。爾乃可為天下王耳。若違仁從殘。即豺
狼之類矣。去明就闇。瞽者之疇矣。替
濟自沒。即坏舟之等矣。釋潤崇枯。即火旱
之喪矣。背空向窒。即石人之心也矣。夫狼
殘瞽闇坏沒火燒石人之操。不可為宰人
之監。豈可為天下王耶。若崇上德即昌。
好殘賊則亡。二義臧否。惟王何之。王曰。孩
童絕湩其可乎。曰不可。王曰。余如之矣。群
臣僉曰。豺狼不可育。無道不可君。臣民齊
心同聲逐焉。王奔入山睹見神樹。稽首
辭曰。令余反國貢神百王。誓畢即行。伺諸
王出突眾取之。猶鷹鷂之撮鷰雀。執九十
九王。樹神人現顏華非凡。謂阿群曰。爾為
無道以喪王榮。今復為元酷將欲何望
乎。阿群前趣之。忽然不現。時普明王。出
察民苦樂。道逢梵志。梵志曰。大王還宮。吾
欲有言。王曰。昨命當出。信言難違。道士
進坐。吾旋在今遂出為阿群所獲。投之
樹下。王曰。不懼喪身。恨毀吾信耳。阿群
曰。何謂耶。王具說道士見己之誓。願一
睹之受其重戒。尟寶貢焉。旋死不恨。阿
群放之。還睹道士。躬敷高座。道士昇座。
即說偈言
 劫數終訖  乾坤烔然    須彌巨海  都為灰[火*易]
 天龍福盡  于中凋喪    二儀尚殞  國有何常
 生老病死  輪轉無際    事與願違  憂悲為害
 欲深禍高  瘡疣無外    三界都苦  國有何賴
 有本自無  因緣成諸    盛者必衰  實者必虛
 眾生蠢蠢  都緣幻居    聲響俱空  國土亦如
 識神無形  駕乘四蛇    無明寶養  以為樂車
 形無常主  神無常家    三界皆幻  豈有國耶
受偈畢。即貢金錢萬二千。梵志重誡之曰。
爾存四非常。其禍必滅矣。王曰敬諾。不敢
替明誡。即至樹所。含笑且行。阿群曰。命
危在今。何欣且笑。答曰。世尊之言。三界
希聞。吾今懷之。何國命之可惜乎。阿群媚
曰。願聞尊教。王即以四偈授之。驚喜歎曰。
巍巍世尊陳四非常。夫不聞睹所謂悖狂。
即解百王各令還國。阿群悔過。自新依樹
為居。日存四偈。命終神遷。為王太子。納妻
不男。王重憂之因募國女化之令男。後遂
劮蕩不從真道。王恚之焉。磔著四衢。命
行人曰。以指确首。苟辱之矣。適九十九
人。而太子薨。魂靈變化。輪轉無已。值佛在
世生舍衛國。早喪其父。孤與母居。事梵
志道。性篤言信。勇力擘象。師愛友敬。遐邇
稱賢。師每周旋輒委以居。師妻懷嬖。援
其手婬辭誘之。阿群辭曰。凡世耆友。男吾
父之。女吾母焉。豈況師之所敬乎。燒身可
從。斯亂不敢順矣。師妻恧然。退思為變。
婿歸。婦曰。子歎彼賢足照子否矣。具為其
過。女妖似真。梵志信矣。師告阿群。爾欲仙
乎對曰唯然。曰爾殺百人。斬取其指。今獲
神仙。奉命攜劍。逢人輒殺。獲九十九人指。
眾[牛/牪]國震。睹母欣曰。母至數足。吾今仙矣。
佛念。邪道惑眾。普天斯疇也。化為沙門
在其前步。曰人數足矣。追後不屬。曰沙門
可止。答曰。吾止久矣。惟爾不焉。曰止義云
何。答曰。吾惡都止。爾惡熾矣。阿群心開。霍
如雲除。五體投地。頓首悔過。叉手尋從。
將還精舍。即為沙門。佛為說宿行。現四非
常。得溝港道。退于樹下。閉目叉手練去
餘垢。進取無著。王召軍師戰士數萬。尋捕
妖賊未知所之。道過佛所。曰。王自何來。
身蒙塵土。對曰。國有妖賊殺無過民。今
尋捕之。世尊告曰。夫民先修德而退崇邪。
治國之政其法何之。對曰。先貴後賤。正法
治之。若夫先戴畜心退懷聖德。正法何
之。對曰。先賤後貴正法賞之。曰賊已釋
邪崇真。今為沙門矣。王歎曰善哉。如來無
所著正真道最正覺道法御天人師。神妙上
化乃至于茲乎。始為豺狼。今為天仁。稽首
足下。又重歎曰。斯化奇矣。願一睹之。世尊
曰可。王逮官屬。造之而曰。上德賢者可一開
眼相面乎。如斯三矣。答曰。吾之眼睛。耀
射難當。王稽首曰。明日設微饌願一顧眄。
答曰。於廁吾往。於殿則不。王曰唯命。還
則裂廁掘其地則新之。樟梓栴材。為之
柱梁。香湯沃地。栴檀蘇合鬱金諸香。和之
為泥。旃罽雜繒。以為座席。彫文刻鏤。眾
寶為好。煒煒煌煌。有踰殿堂。明日王身。
捧香鑪迎之。阿群就座。王褰衣膝行。供養
訖畢。即說經曰。廁前日之污豈可於飯乎。
對曰不可。曰今可乎。曰可矣。阿群曰。吾未
睹佛時事彼妖蠱。心存口言身行諸邪。邪
道穢化其為臭污。甚彼溷矣。屎污可洗。穢
染難除。賴蒙宿祚生值佛世。沐浴清化去
臭懷香。內外清淨猶天真珠。夫不睹佛不
知四非常者。觀其志趣猶狂者醉之以
酒矣。不親賢眾而依十惡者。其與豺狼
共檻乎。王曰善哉。奇乎佛之至化。乃令
廁臭化為栴檀矣。說經竟。即邁歷市。聞
有婦人逆產者命在呼吸。還如事啟。佛言。
爾往為其產。阿群恧然。世尊曰。爾望產云。
吾自生來。慈向眾生。潤濟乾坤者。爾母
子俱全矣。受教而往。至宣佛恩。母子俱
生。退還尋塗。疑己有殺人之酷。而云。普
慈稽首質焉。佛告阿群。凡人心開受道之
日。可謂始生者也。不睹三尊。未受重
戒。猶兒處胎。雖其有目。將亦何睹。有耳
何聞。故曰未生也。阿群心開。即得應真
道。佛告諸比丘。昔時普明者吾身是也。吾
前世授之四偈。一活百王。今令得道。不
受重罪矣。阿群宿命嘗為比丘。負米一斛
送著寺中。上作刀一枚。歡喜歎尊。稽首而
去。負米獲多力。上刀獲多寶。歡喜獲端
正。歎尊獲為王。作禮故為國人所拜。九十
九人确其首。遂至喪身。故殺前怨而
斬其指。後人欲确見其已喪。又睹沙門
更有慈心。後人即其母。始有惡意故。阿群
始意亦惡。睹沙門更慈故見佛即孝。種淳
得淳。種雜得雜。善惡已施。禍福尋之。影追
響應。皆有所由。非徒自然也。比丘願言。
令汝逢佛得道如願獲焉。供養三尊。有
若絲髮。沙門以慈咒願施者。言如其言。
得萬無一失。菩薩執志度無極行持戒如是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e72717015e&aid=133516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