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懷念小鎮風華
2016/09/28 07:15:00瀏覽950|回應0|推薦65


  《懷爾德》是二十世紀初美國劇作家,他曾經寫過一齣膾炙人口的《小城故事》劇本,由於其劇情與對話比較親切、實際與貼近真實生活,所以根據統計是國內外文系與英語系最常演出的戲劇之一。

  除了大專院校喜歡公演這一齣舞台劇之外,另外專業劇團也據以改編為《淡水小鎮》的故事,當時年輕的偶像歌手張雨生也參與演出,由此可見這一齣戲具有通俗與容易親近的特質,因而在戲劇圈極其著名並享有很高的評價。

  提到淡水小鎮的印象,雖然天氣狀況大都是陰霾的陽光居多,然而時序進入涼爽的秋分時節,然而記得正當酷暑的七、八月暑假期間,氣候到了真正最熱的季節,因而根據接連幾天台北地區的氣溫,卻經常飆高到三十八度以上,至於人類的體感溫度則高達四十二度左右。

  如此創紀錄的高溫氣候,據說其主要原因就是地球的聖嬰與反聖嬰作用之
故,所以整個居住環境早已經被打亂了,甚至媒體報導日本北海道還飄下罕見的六月雪,可見地球要出現甚麼樣的天氣,人們或是科學家大都預料不太準確了。

  不過即使再怎麼樣飆高的氣溫,人們還是得要調整應變而繼續生活下去,所以媒體報導許多遊覽地區,依然是人潮洶湧、遊客蜂擁而至,似乎一點都不會受到氣候之影響。
 
  好比上述位於北台灣的旅遊景點淡水漁港,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大家一邊喊著好熱的天氣,可是卻也一邊喝著冷飲冰品而溜覽淡水老街,因此形成另類的旅遊現象。

  日前旅美同學明月悄然返台度假,並且回到母校淡江大學走訪師長與朋友,重溫當年令人懷念的學生情懷。

  她到了淡水小鎮極具鄉村風味的幾個地方,順手擷取好幾張淳樸的相片,從相片中可以嗅到全然大自然的氣息,以及台北大都會所欠缺的感覺,所以當她把相片貼在部落格之後,不但引起好友熱烈的迴響,更吸引很多美國朋友羨慕的心情,紛紛讚賞台灣真是個好地方。

  雖然她以淡水風華的標題為相片作註腳,但是許多老淡水人都知道,淡水之美不只是在夏季而已,其實每個季節都呈現了不同風貌,而且無不讓人覺得極其親切、愉快、舒適而流連忘返。

  當然提到淡水夏季的印象,不禁讓人回憶起去年在炎炎夏日午後,我們偕同親家、親家母家族回到淡水老街踩街閒逛的記憶。

  當我們白天逛完淡水許多小巷子之後,晚間則夜宿於學府路旁一處會館旅店;由於住宿環境極為清幽而且舒適之感覺,而且又瀕臨淡水鄞山寺《定光古佛》之側,因此從會館五樓房間裡面往外眺望,可以看到古典與現代交雜的視野,因而無論白天或黑夜的視覺,都各自呈現出迥然不同的風味與面貌。

  根據當地文獻記載,鄞山寺最早大約建立於清道光3年(1823年),距今將近有兩百年的歷史,不但是一處珍貴的古蹟建築,而且也是台灣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清朝時期會館。

  從鄞山寺的整體建築來看,彷彿遵循著《蛤蟆造形》而設計,為什麼會採用蛤蟆的形狀建築呢?據當地耆老表示,傳說這個地方是《蛤蟆穴》的好地理,所以刻意在廟前闢建一處水池,乃象徵著蛤蟆王的大嘴巴;至於在寺廟後面則用兩口水井,當作蛤蟆穴的兩顆眼睛,藉以擷取天地之精華而坐擁福地。

  當我們看到如此神奇的古蹟時,好像也回到了滿清鼎盛時期的景致一般,因為古名《滬尾》的淡水小鎮,原本就是漁舟帆船進出極為頻繁的漁港,除了供給民生物資所需的漁獲之外,在天然地理位置方面,更是扼住淡水河出海口的樞紐,並且和對岸的八里地區,同為觀音山下至為重要的城鎮。

  由於淡水小鎮是具有漁港、與軍事要塞雙重身分,當然過往行人、官民商賈和出入境之民眾絡繹不絕,所以在這個地方保留著清朝時期的會館,確實是符合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緣,也為小漁村留下一處兼具天然與人文的資產,讓後人可以在此憑弔歷史的軌跡。

  不過鄞山寺只是淡水鎮諸多古蹟的一環,其它還有很多名聞遐邇的景點,無不承襲著古樸、典雅與充滿時光隧道的內涵,在人跡雜沓而車水馬龍一般的淡水老街上,照映出古典源遠流長、與時髦潮流相互輝映的圖騰,所以呈現了歷史交會的典雅風華,當然是人們最喜愛造訪的旅遊景點之一。

  當我們住宿於古色古香的清朝遺跡旁之際,在白天有看不完的傳說與掌故,更有母校淡江大學幽美、別致而令人驚艷的校園,像似呼喚歸人回到母親的懷抱那麼樣親切,因為當年在五虎崗四年的年輕歲月,我們編織了不少旖旎而且浪漫的青春之夢,雖然畢業將近四十年了,可是在我們的心中,彷彿昨日那般鮮明而讓人懷念不已,難怪班上老同學一回到台灣省親,總會自然而然的會想到淡水一遊,咀嚼學生時期的淳樸情懷與美好回憶。

  於是到了夜晚萬家燈火之際,從旅店窗戶遠眺五虎崗的景致,便成為思念青春往事的另外一種方式;雖然此地在夜晚看不到校園裡宮燈大道,也沒有翠綠如地毯的牧羊草坪,更無法聽到莘莘學子充滿青春與開朗的聲音,可是我們都知道,在閃爍霓虹燈的那一邊,就是母校淡江大學美麗的校園。

  「人們對於母校的思念情懷,有時候是超越理性的範疇,因為在當年的時空營造太多記憶,所以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各自想念與親近的方式。」我們在旅店的窗戶旁邊佇立,心中不禁浮起這樣的思緒,誠如上述遠離家鄉的遊子,班上明月、安迪和悅紗等同學,每次回台彷彿都會聽到一種聲音,那種頻率像似母親溫柔呼喚的韻律,因而吸引著遊子回到她的懷抱。

  於是當天晚上我們和親家、親家母在旅店中,啜飲淡淡清香的茶飲並且促膝長談,分享著彼此成長的過程與心情,似乎讓這種懷念的情愫更加濃郁。

  此刻在如此熟悉的環境裡,我們似乎感受到學生時代的氛圍,猶記得當年在淳樸而寧靜的小鎮,同學們喜歡在晚餐之後,隨意散步到淡水河邊的往事,總是縈繞在心中而成為最美麗的回憶。

  大學時期那種具有淳樸、熱情與擁抱夢想的年輕歲月,在滬尾大山大水、到處都是古蹟,以及充滿現代人文氣息豐富的氣氛下孕育,大家彷彿融入了滬尾小鎮而成為她的一部分;然而到了畢業時節必須揚帆啟航的時候,我們則屢屢回頭來時路,卻也覺得依依不捨的情緒,摻雜著年輕意氣風發的心情,向五虎崗母校的美麗山水揮手道別。

  在畢業許多年之後的夏日夜晚,從旅店與街道美麗的燈光中,再度遠眺母校朦朧的夜景,我們感受到滬尾這個美麗的小城鎮,依然循著她自己的節奏與步調,用那充滿自信而又靦腆的姿態,輕輕撫慰著遊子的心,讓我們覺得有一股溫馨的暖流,從心中悄然而緩緩的滑過。

  呵,這真是一個令人感動的夜晚!於是在吸吮小鎮風華,以及充滿著喜悅的心情之餘,更希望這樣美妙而充實的感覺,可以陪伴著遊子一顆滿足和感恩的心而入夢! 

(台灣時報副刊105.09.23台灣文學/以我的淡水人生發表)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rolin&aid=7538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