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課桌椅跟著走--A.B.C和Do.Re.Mi
2008/11/11 18:40:48瀏覽866|回應2|推薦116

義務教育由六年延長為九年,
國中生增加,新教室也趕快蓋,
還勞動學生自己扛著課桌椅「遷居」…

民國五十七年,義務教育由六年延長為九年,實為教育制度一大
變革,身為國中第一屆畢業生,經歷了這個轉變的過程。

當年鎮上只有一所初中,為容納大量的國中生,只好新增加一所
學校;可是新校舍尚未蓋好之際,新學期卻已經開學了,而沒有
教室上課該怎麼辦?

記得男生部分,是商借一所國小教室就讀,而女生則是另外假一
所高職的教室上課。

由於借讀的國小教室,一下子無法容納突然增加的學生,除了開
放所有教室之外,並將大禮堂用「甘蔗板」交叉隔離,圍成一個
「田」字,使得偌大的禮堂,便區隔成四間克難教室,分別由四
個班級同時上課。

可是四個班級,同時安排的課程並不相同,可能第一班上英文課
的時候,第二班正在上音樂課;而第三班上歷史課之際,另外一
班則正上著作文課呢!

於是在隔音效果奇差無比的「分隔教室」上課,但見這邊傳來A、
B、C,那邊卻飄著Do、Re、Mi;而正當作文課的同學,思索優
雅詞句之際,耳邊卻夾雜偉大的三皇與五帝。

還好新教室終於蓋妥竣工,雖然話說是竣工,其實只是初步硬體
完工而已,其他設備尚未完全規劃完成,然而我們還是高興的展
開「遷校之旅」。

遷校第一件事,便是每一位同學將自己的殼—「課桌椅」,負責
扛往新教室。

當年嶄新的課桌椅,是那種桌子和椅子連在一起,所以重的不得
了呢!

而更慘的是,暫時借讀的國小,到新校舍之間,必須跨過好幾條
街道,並沿著大排水溝的「圳溝岸」走上一段路,然後再拐入農
田間的狹窄產業道路,才能抵達國中新教室。

於是在老師指揮之下,同學扛著自己上課的「家當」徐徐出發,
有的同學邊走邊停,有的則累得喘吁吁的。

走在圳溝岸時,好像是一排弱小的蝸牛,費力扛著自己的殼行進
於途,非常壯觀!

現在每當經過母校之際,看到巍巍校舍,偶爾想起這段遷校的篳
路藍縷往事,不禁令人莞爾。

【聯合報鄉情版83.06.01/Eric】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rolin&aid=2375114

 回應文章

筱小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求學往事
2008/11/12 12:34

有趣的憶往!

這一幕幕真的要書寫下來

歷史的畫面


稀客 (久未露面,見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辛苦
2008/11/12 12:07

今日與昔日實在不可同日而語了.現在的國中國小教室設備真多,有電視,放映機,電腦,電扇....有些高中甚至在教室裡裝冷氣,..哎,.差太多了,真是幸褔到不行.

以前讀國中,冬天冷得要命,課桌椅都冷冰冰的,手指頭還凍到沒知覺,夏天又沒電扇,當然若是第一屆的,那真是苦上加苦了,我哥就是第一屆的開創生,天天頂著斗笠帶小板凳去上學,因為教室還沒蓋好,他們是在大太陽底下上課的.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但有幾個後人能感懷前人的辛勤與貢獻呢?


滄海之一粟,人海之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