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幾所大專院校,因為招收學生不足、經營績效不佳或是其它
因素陸續停止招生,以致於高教問題再度被社會各界聚焦而極其重視。
針對大學專業問題就交由專家研究便可,不過據說有些國外高中畢業
生,並非一路由中學而大學的順序完成學業,反而在高中、職畢業之
後,先行出國打工、遊歷和體驗異國生活,然後再選擇進入大學就讀,
如此階段性的順序各有利弊,倒是另外一種學習過程與經驗。
看到這樣的新聞,記得不久前媒體一則報導,內容提到有幾位考取公
營事業單位的年輕人,選擇先行就業而暫時捨棄念大學,等到工作一段
時間之後再重返學校進修拿學位,情況似乎與上述國外年輕學子類似。
也許在就業市場極其競爭的年代裡,這些年輕人的抉擇非常正確,而
且也頗符合社會的實際狀況,因為從經濟收入的角度來看,即使大學或
是研究所畢業之後,都不見得能夠進入公家機關服務,所以與其遲緩那
麼多年還是未定之天,倒不如先行卡位之後再思索下一步進修之路。
當然也有些人抱持不一樣的看法,認為先把本職學能充實之後,再好
好規劃人生美好的道路,即使沒有進入公家單位服務,其實也可以在私
人機構或自己創業而開啟一片天,哪怕沒有更為光明的前途呢?
雖然那幾位優秀年輕人的抉擇,和某些不同角度所切入的看法有所差
異,可是想必兩者都各有其道理,而且也都有蠻合理的說服力;只不過
不同角度所看到的情況畢竟不盡相同,況且都是對自己的選擇負完全責
任,所以並沒有甚麼對與錯的爭論議題。
這些優秀的年輕人能夠找到好工作,而且並沒有真正放棄爾後再繼續
進修的念頭,當然值得大家給予高度而正面之肯定;不過相較於許多在
學的大學生而言,仍然有人樂於閒暇之餘,嘗試打工賺取學費和累積工
作經驗,顯然兩者頗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於這些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而汲取工作經驗的大學生,不管其動機是
為了賺取學費、生活費或提早進入職場學習,基本上也值得家長們予以
鼓勵,畢竟那也不是一件不好的事。
「雖然有人曾經說,大學生打工是很笨的行為。但那是見仁見智的看
法,因為在我們求學過程中,很多同學都有過打工的經驗,不論是擔任
家教、或是在服務業半工半讀、還是在學校提供的工讀職缺中工作,大
部分都留下很好的記憶和工作經驗。」一位同學回憶當年念大學而工讀
時表示。
也許建議大學生好好讀書,不要把寶貴時光浪費在打工之上,其所關
心與原始動機乃出自於好意,並沒有貶低工讀生的價值,或是批判大學
生只愛賺錢是很笨的作法,只是希望大學生把握人生難得黃金時期,多
多唸書好充實本職學能,等到畢業之後再去賺錢,才是最聰明的生涯規
畫。
然而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與事實來看,我們發現很多原本喜歡讀書的
孩子,並不會因為多做家事或是半工半讀而荒廢學業;反觀根本不愛念
書的學生族群,即使不必打工而能夠全心全意讀書,有時候卻不見得把
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功課方面,甚至因此而沉迷於網路世界,並且可能因
而浪費寶貴時間也說不定。
所以孩子們或更多的大學生,他們用在追求學問與知識的關鍵點,並
不在於有沒有打工、或是讀書的時間夠不夠充裕,反而在於學生本身的
內心深處,是否有自己的想法和整體規劃?才會依據既定的步驟而努力
於知識之探討,以及追求更為高深的學問。
除了對於莘莘學子的殷殷告誡與勉勵之外,我們看到的情況其實蠻貼
近事實,因為真的很多傑出的孩子們,都是出自於清寒家庭,或是在求
學過程極其艱辛與曲折,可是卻能夠在逆境中奮發圖強,進而為自己創
造出光明的前途。
因此假如從這個角度來看,能夠半工半讀而完成學業的莘莘學子,雖
然讀書過程比其他的孩子更為辛苦,可是卻也因此而得到比較多的生活
體驗,進而珍惜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和成果,那麼反而成為求學階段極
為難得的挑戰,所以是一種正面而珍貴的人生經驗。
談到這裡反過頭來看社會風氣,我們可能發現孩子們的學習過程,確
實有許多來自於各個層次而不同面向的歷練,也許是在風平浪靜與一帆
風順的背後,更需要一些面臨障礙與刺激的挑戰,然後用自己的方式予
以克服,那麼才會因此而成長與茁壯。
因此我們可用比較細膩的心情,來體會莘莘學子的工讀心情,也許能
夠給予他們肯定與鼓勵之外,更值得用正面的角度予以喝采,並且樂於
和他們分享工讀時候的點點滴滴,不是嗎?
(更生日報副刊11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