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校改革理念
2007/01/22 22:08:39瀏覽299|回應0|推薦1

學校改革理念

壹、前言 

就教育來說,我們已經在二十一世紀了。現在學校中的任何教育措施,都將是為著在下世紀長大的下一代。但是目前,學校教育中卻存著許多困境,它們是四十多年累積下來的。歷史的傳承與未來的發展,本是教育的責任。教育改革也就必須同時面對這兩個面向--歷史傳統與未來需求。 

在教改會第一次諮議報告書中,已經指出「過去的教育成效,雖然提供未來進步的基礎,卻不能保證未來的進步或解決部份長期存在的問題」。同時並提出一些教育問題及其形成因素。在這篇報告中,更進一步地就學校教育環節分析一些主要問題及因素。在本文中,「學校」將指中小學校,並不包括高等教育機構及社會教育機構。 

教育問題形成因素包括社會因素、文化因素、經濟因素、政府因素及教育因素。就學校之教育環境來說,社會、經濟及政府因素是其外部的,而文化及教育因素是直接影響其內部的。若要改革學校教育,一方面要調整那些外部因素,另一方面則要深入了解那些屬於文化的、教育的內部因素。 

本文先將從那些學校文化的內部因素切入去分析學校教育的根本困難。 

貳、學校改革的影響因素

目前學校教育困難的基本因素,也往往同時是由造成其過去成功的因素演化而來。傳統上,學校是一個講紀律、敬業及團結的學習場所,我們也的確教養出一代代敬業而有紀律的國民,對經濟社會發展有莫大的貢獻。但近年來,這些良好的傳統正逐漸受到挑戰,也慢慢在減退中。過去的那些有利教育的因素,在特殊的環境中逐漸在轉化而變質,而產生了一些不利教育的因素。 

首先,紀律主義在封閉的條件下轉變成威權管理。紀律本來包括自律與他律兩部份,但教育系統逐漸封閉之後形成由上而下的科層管理。「他律」部份乃被加強而「自律」不被信任由上而下的「他律」是威權成長的良好環境。高級中等教育部份,任由軍訓參與訓導工作更是強化了威權管理。 

其實,我國傳統文化中,本有相當自律的因子,並非只是他律的文化。儒家的修身、自省功夫,都是非常注重自律的。但自律本須自主,在威權管理之下,自主被取消,自律乃缺主體而無能發展。近兩年,學校之管理上威權方式事實上已減少很多。但自律自主精神尚未能建立,紀律乃成了學校中很大的問題。 

「他律」造成的問題不只在道德教育上,對智育也是不利的。因「他律」而缺乏進步、創造之原動力。求知變成被動的事知識教育就成了灌輸教育。孟子說:「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朱子注「君子教人,但授以學之之法,而不告人以得之之妙,如射者之引弓而不發矣。」孔孟的教育哲學本就是在人之自動性,今日談教育也不離此。但若整個學校教育環節之安排都是他律的、威權的,而單單要求學生自動自發學習之紀律,乃求之而不可得。 

文化中,第二個有利學習的因素是敬業。它源自於「」--忠於職守,忠於工作。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是要人盡自己的責任。 

然而,四十多年以來,學校教育重視敬業精神卻強化了競爭的心理一方面外在地窄化了青少年求上進的道路,升學管道窄小,另一方面內在地追求升學競爭。封閉環境下的競爭成為零和遊戲 

競爭使人缺乏同情心,尤其對犯錯者、弱勢者及少數民族缺乏基本的同情心理。學校辦教育窄化到教導競爭,對後段班則予放棄。其實,原本傳統文化中「忠恕」之道是一起談的,一方面要人盡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求寬以待人。競爭與合作要同時並存的。但今天學校教育卻造成過度競爭而忽視合作的學習。這是第二個失衡的文化因素。 

第二個因素與前述第一個因素交互的影響,是對弱勢的忽視,而同時對權威的盲從 

個人紀律的另外一面是團體秩序的追求。其實傳統文化中一方面強調個人修養,向內反省,有相當的個體主義。另一方面則重視社會秩序的建立。只要我們認識到社會與個人的辯證關係,上述的兩面性是很自然的。然而現今個人紀律的喪失,使團體秩序無所依附。學校在大班大校的規格下只能強求團結一致。在教育機會均等理念下,「一致性」被強化,而「自我」卻被忽視了。 

我們所知的「學校」是一個近代的產物(工業化時代)。大量工業生產技術要求「一致性」,使其社會組織也都有生產線化的現象。然而資訊化的後工業時代來臨了,「一致性」不再被視為未來社會現實。社會各方面都開始在變化調整中。最敏感的其實是小孩子自己。現代的小孩子,家裡很少兄弟姊妹,小時候一個人看電視,一個人玩電玩,一個人看漫畫。他們已較少做團體遊戲。一旦進入學校,就容易發生調適困難。越來越多的小孩不喜歡學校。 

以上學校教育產生的三個文化因素都是文化的失衡,它在社會上發生,也就反映在學校內部,無所謂內外,是一體的。社會希望教育改革的基本源頭也就在這裡。 

從上面三個因素的演變來看,它們都是辨證性的。但今日教改卻似乎陷入一種對立的拔河比賽。一方要紀律,另一方要創造。一方要競爭,另一方則要全民福利。一方要一致性,另一方面要多元化。從現在發展來看,我們教育的演變的確是逐漸轉向後者,因為是整體大勢。但真正的改革並不是單純的參與一方的拔河隊伍,去努力拉就可。教育改革並非如科學革命是真理的更替。許多教育中的事,正確的反面也還是正確。我們需要新綜合,新典範。 

從前面分析的幾個因素來看,社會上對教育存在兩個不同的看法。有一種是傾向「解放興趣」,另一種是傾向「規範興趣」。前者受西方啟蒙思想影響,重個人發展。後者則站在中國傳統的人文主義,重社會秩序之規範。兩者都具有高度整體性,都有完整的知識系統。新科技引發的社會發展,激化這些文化因素的失衡。 

「規範」這個詞往往有負面的意味,因而被視為限制個人發展,其實控制人認知發展的因素都具有規劃性,是規範促成了真正的成就。在西方,普遍認識到東亞教育的成就來自其「規範性」。規範不止有道德上意涵,學科學習都是有組織的一整套規範。 

但真正的學習不止能進展也要能超越,人類的學習是尊重其深層的規範,然後又創造超越它。所以人的解放也不能忘懷。現代教育的困難,在於須同時尊重「解放興趣」及「規範興趣」兩種知識取向。 

我國目前的學校教育的確較偏向「規範」取向,「考試文化」更強化了這方向。近年透過國際教育評鑑(IAEP),可以看出我國學生都能記得學過什麼知識,學過什麼公式和被教會解題方法領先各國。但是,對於沒有學過的問題,能自創方法以解題的學生人數,則比他國少得多。 

展望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政經社會文化發展,我們將更需要具有創造能力的公民。教育內涵及方法的鬆綁是有其時代需要。我們須從嚴格知識規範的教育逐漸走向「能力取向」而具創造力的教育。本文指出「解放」與「規範」兩者各有不同的知識背景,我們須做有意識的轉換,並取得新的平衡。 

從這個宏觀角度看,教育改革就絕非一片一面的修補可以解決的。修補是防禦性的,它沒有真解決問題,只是做個城牆把洪水暫時擋住。折衷也是無效的,它缺乏前瞻性。改革是須要系統的改變,認知在某一點做根本性改變,同時也要在其它點也做根本性改變。它同時要包含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的配合。 

由於是整體系統的改變,改革也就必須是系統化的、漸進的。也就是說,目標是根本的,方法是漸進的。 

參、知識作為財富

展望二十一世紀,社會變遷最大的原動力應該還是來自科技發展。新的知識、新的技術將會以更高速度來臨。從而引發的社會變化,人們需要更多的人生智慧來反應。我們所需要的知識是全面的包含歷史的,社經的,科技的和藝術的。 

這使人們對財富的了解有了很大的變化。過去我們主要把土地、錢財作為財富,但將來,他們逐漸會被知識所取代。是知識作為財富這件事引發了更巨大的教育競爭。 

傳統上的財富具有擴散性。一個人擁有大片土地,就要蓋豪宅,或起農場。它總是需要更多人提供更多服務,從而財富能源擴散出去。但個人知識財本身很難直接轉移給別人,除非經過教育。轉移過程也往往侷限在相近階級。社會形成永久階級的可能性提高,而白手起家的可能性下降。因此教育上的競爭可能會更劇烈。 

現階段,我們的教育上的競爭是透過入學的競爭。由於學校(大學、高中)時間上及數量上的管制,這種競爭是所謂位置商品的競爭(positional goods)。無論入學制度如何改,位置的競爭會是零合遊戲。這是升學競爭的困境,四十年來解決不掉,反而更劇烈。 

但,歸根究底,真正要爭取的是個人和社會所需的知識與能力,個人知識雖不易轉移,作為社會整體財富的知識與能力可以無限增加,較不受土地、錢財限制。 

從這個觀點來看,知能的傳遞獲取就必須從學校的時空中解放出來。社會上應該創造對所有階層更多的學習機會。一個人在學校學得基本知識以後(或不適應學校者),能夠以更多的時間在其他場所去繼續學習,也就是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的力量在使人去對真正有用的知識技能去追求,使競爭成為個人自我競爭,而非稀有位置之零合競爭,從而根本性地解決升學競爭。 

從理念分析看,「終身學習」是要面臨社會人的終生個人學習,它是超越個人解放與社會規範的。本委員會在「終身教育」的報告書中,對它的理念及實務有詳細的分析,在此不作重複。 

肆、「終身學習」下的學校教育

人若要「終身學習」,學校教育就可以,也必須「鬆綁」。從終身學習的角度,教育是要站在學習者與社區發展來看的,所謂鬆綁是鬆學校教育的綁。 

前面的分析指出,目前學校教育的設施、競爭制度,都是對個人造成太多的「綁」。若改革的措施往往更加重視學校教育,從而提高其負擔,可能是更「綁」而反其道。解決這矛盾,根本上須將學校家庭、與社區放在一起形成整體學習網路。 

這個學習網路應包括學校、圖書館、博物館、運動場、文化中心、社區報紙與電臺、文教團體以及全國性的電腦網路。讓學校可以從各種地方取得教育資源,學校亦對社區提供資源,讓更多人進入社區服務工作,並強化社區與學校的互動。學生可以到社區內去學習。 

從終身學習的觀點看,學校內所學的知識內容也須改變。以往,封閉型的學校是以學科學習為中心,由專家制定教材,所學的知識是偏重學術性的。學生原來的認知方式是生活的,非結構化的,他們經過學校學習到有組織、有結構的知識。有些人較成功,有些人較失敗。但往往離開學校沒很久,就如常人所說的「都還給老師了」。出了社會,需要的是做事的能力,但我們的教育讓知識與能力脫離了。學生學習只是為生活準備,而從未真正進入生活。等到生活來臨,知識已隨考試遠離而去。 

我們應該減少學校正式課程,而多讓學生出去從真實世界學習。他們可以從警察、消防隊、報社、及各行各業的人去學習。未來應該發展出一種知識與能力並重的教育方式。唯有在這種新的模式、新的態度下,學生才能真的了解學習是終身的事。 

但「學習社會」的意涵不只是每個人終身學習知識,它有更深的道德秩序要求。以學習為價值是一項現代公民的道德觀。公民一方面要自我學習,同時要能從他人學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的價值觀就不只是對知識無窮的追求,同時是肯定與他人的溝通。現代知識和公民道德都需要個人在社會中終生去學習。學校教育應該為這個目標做準備。 

從這個觀點看學校改革,應該有以下幾個方向: 

()以學校為中心的管理。 

()學校社區化:社區監督,社區資源共享。 

()入學多元化。 

()分流教育。 

()群育之重新定位。 

()整體課程改革。 

()學生行為輔導。 

()師資素質之提昇。 

伍、一些改革的方向

()以學校為中心的管理 

目前科層式的學校管理方式,使學校辦學主要對上級主管單位負責。社區與學校是隔離的,學校教育即與生活脫節,家長亦視學校為公家機構,無從關心。長遠來說,社區應與學校結合才能真正發揮親職教育,社區服務等各方面的整體功能。 

因此學校的管理要以學校本身為主角,要強調全員參與--老師、家長和行政人員。在學校中校長應充分授權給教師,一方面使教師自主地掌握教學功能,另一方面使大家一起學習合作以改進教學品質。家長亦可貢獻他們的智慧與資源來關心教育。 

但以目前升學主義未改變之前,冒然讓家長參與學校監督恐引起很大弊病。應有逐步先行學校管理改革之步驟。 

首先可進行校務評鑑,敦促校長認真辦學,發現不適任校長使具轉任其他行政或教學。經過如此過程,產生一批較有自信的校長,可進行權力下放。進行以學校為中心之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此時可引入教師參與校務管理,提高教師之專業自主能力,學校內部管理工作乃廣泛分散,以逐步實現校中校理念。「校中校」是要使老師能對學生做較個人化、人性化的教育。在大校的規格下,實踐一些小校的教育理念,此時校長更可作高層次的領導理念發展。實際之發展會因地制宜,行政部門不宜做過度細部規定,而宜簡化教育法令並以一有前瞻理念之校務評鑑引導。 

學校管理改革之最終目的在使學校學習自律。唯有自律的學校才能教導出自律的學生。紀律要從內部產生才能根除學校教育之扭曲,才有教學正常化的內在基本條件。 

()學校社區化

當學校內部管理逐步改革後,可以讓家長參與部份校務。家長可逐漸從服務走上監督。人民教育水準提高後,現在許多社區都有能力高而熱心的家長,他們是校務發展的資源。他們亦可參與社區文化的教育工作。 

同時教育水準較低的家長、社區人員可以參與學校內的學習。一個班上偶而出現少數選修的媽媽、爺爺級的大人對小孩應有正面的教育意義。 

因為各地社區資源不一,學校社區化後可能發展不均。政府應廣設資訊網路,並加強校際輔導,服務到校以達到資源共享。 

對於私立學校之監督及獎助亦應以其社區服務合作為重要指標。 

()入學多元化

預計公元2000年以後,中學學生年齡層次將由每年40萬人下降到每年32萬人,學校內名額將較為寬鬆。加上逐年增設高中以後,現實的升學壓力將減少。屆時,大學入學制度也已多元化。高中\職及五專的入學將有良好實施多元化的條件,各學校可發展特色。 

()分流教育

目前升學瓶頸主要在高中、高職入學。這裡並非總供應量的問題,而是過去長期人力規劃下造成高職過量,高中管道窄狹。展望二十一世紀,技術與社會變遷將更為快速。一人個一生中將面臨多次職業更新知能的學習。從終身教育觀點,讓學生在1618歲青年期接受較多的基礎教育,較能使其打好學習基礎而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實行的方法有許多條路: 

1.規劃新制高中,統整課程,並於校內進行職業試探。 

2.調整高職與五專課程,增加其通識課程份量。 

3.應對已就業之青年提供回流入學管道。 

詳細之研討將呈現於另一「高級中等教育之分流與分化」議題。 

()群育之重新定位

在五育之中,群育是比較特殊的。在學校中,它比較不能單獨施行,排隊訓話不能算群育,它須和德、智、體育一起實施。對於德智體,我們可以希望止於止善,越高越好。但我們很難說群育越多越好。過去「群」育在威權的集體主義下進行,但有集體行為,合作助人的習慣則未能好好養成。學校裡的群育往往成了儀式化的東西,(如集會典禮),而不能從實踐中學習。改革的方向應是減少那些「一致化」的儀式,而創造學生異質性較高的合作機會。而那些機會存在德、智、體育之各種情境中。 

我們有時可以改變師對生的單向授課,而改以小組學習,讓學生共同學習互相幫助。可以增加團隊運動比賽。亦可以進行社區服務活動。 

()整體課程改革

未來二十一世紀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是終身學習。教導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應該是重於零星知識的傳達。今天升學、文憑主義盛行部份原因是人們誤以為離開學校就中止學習了。知識的爆炸,使今天的知識快速轉變,學生應該學到的是終生自我學習的習慣。基於這原因,學校課程實在不應太雜太多。過多課程與考試反而阻斷了日後學習的興趣。 

學校應保留足夠自行規劃的空白課程,以便進行合作學習、社區學習及各種自我發表式的學習。有組織、規範式的正式課程只能佔一部份時間(多部份)。但那種情境式的、創造性的學習必須留給老師及學生,不能由國家統一設定標準。 

整體課程改革是教改會另外一個主要議題,將於第二次諮議報告書中提出。 

()學生行為與輔導

青少年階段正處於認同建構與角色混淆的風暴時期。當他們學習自我和他人之相互關係時,需要社會榜樣對照以使他們認知真實與想像之間的差異。但學校師長與家庭常以訓責方式待之。大人以青少年為尚未長大的成人,急於以成人社會規範訓育之。傳統文化中兒童少年並無特別之主體地位,他們是被教化的對象。這使許多青少年唯一可以信賴的對照者是同儕。青少年次文化是大人普遍不了解的現象。青少年則學會游走於大人的功利意識與青少年次文化的混沌中。近年則更加入了暴力的因素。在學校中,教化者的角色常是合理化自己的懲戒權,高低年級間的懲戒亦是。因此孩子學習到使用暴力即權力,而可達其目的。 

目前學校偏重提供符號式、禮儀式,觀念式的教育。教師守於權威角色,學校作息時空固定化。師生不易發展良性互動方式,而無能進行情境式的情感傳達。 

改革原則應使學校能有一些空間發展情境式的生活教育,對教師提供人師經驗,增進師生互動機會。詳細之分析及建議將於另一議題「學生行為與輔導」中提出。 

()師資素質之提昇

教師素質之良寙直接影響到教育品質,而師資之培育、進修及人事考核制度的革新可有效提昇教師素質。就師資培育而言,多元化的培育管道若配合專業化的要求,則將有更多優秀的人才投入教學行列;就教師進修而言,若能配合教師生涯規劃,擴增並建立體系化的進修管道及改善進修課程以提昇教學能力,那麼教師當能在終身學習中成長,而學生則能直接獲利;在教師人事考核方面,若能在校內管理原則下建立合理的晉階制度,及教師審議組織,則有利於良師的成長,並有利於教育成效的提昇。詳細之分析及建議將於另一議題中討論。 

陸、遠景

教育改革的目標是要幫助建立一個學習社會。在那裡父母幫助小孩學習,自己也參與學習,婦女有完全一樣的學習權,弱勢者、少數者也有相同學習及被學習的機會。那是一個公民參與的民主社會。 

學校是學習社會重要的一環,但並非唯一「核心」,強而有力的學習「週邊」更重要。學生將來能終身進出於各種學習「核心」與「週邊」。 

將來的學校是開放的,對各種人都開放,社區將和學校有更密切的關係。學校不是一個學生被訓練、被壓制的地方,它是一種共同學習的地方。 

如果教育只是把孩子按社會既存的金字塔去安放位子,去分配地方,輔之以一個鼓勵被動安分的教育方法,無論怎麼做,它終將失敗。 

從美麗的學習社會遠景看今天的學校教育,是會令人氣餒的。本文提出一個學校改革的理念和遠景,但同時也分析學校教育困難重重,責任是在全體。改革有成功的遠景,但也有失敗的可能。最後願以一個失敗的情景結尾,來做為大家的自我警戒,來作為社會的呼籲。 

我們把原本充滿喜悅的追求知識之路變成考試刑場,卻回過頭鞭笞他們不求上進。我們縱容自己貪婪行賄,不擇手段求取致富之鑰,卻反目怒斥他們是雞鳴狗盜。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fu&aid=67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