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陀的人間生活
2008/02/18 14:17:20瀏覽188|回應0|推薦0
佛經里常說:“人身難得”;“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人身的寶貴和生命的價值在佛經里有豐富的論述。佛教重視人間的意義是從它的根本教義出發的。佛教強調只有人才能成佛;其他各類眾生雖具足佛性,但只有獲得人身才有條件實現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增一阿含經》說:“諸佛世尊,皆出人間,不在天上成佛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在《中國佛教協會三十年》報告中說:“佛陀出生在人間,說法度生在人間。佛法是源出人間並利益人間的。”把佛陀的本懷和盤托出,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本文介紹一點佛陀的人間生活片段,也許有助於我們理解人間佛教的精神實質。依《四阿含》及諸部律藏的記載,釋迦牟尼成佛后,一生教化,足跡遍于恒河兩岸。他的弟子有國王、后妃、文官、武將、婆羅門、沙門、富商、醫生、手工業者、乞丐、奴隸等各種人。有精通四吠陀經典和十八部大經的著名學者,也有目不識丁的文盲。佛陀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拋棄王宮生活,獻身於追求智慧和覺悟人群的事業。在他看來,探索真理和宣傳真理,拯救社會和拯救人類是他唯一的志職。佛陀僅僅是一位導師。他教導他的弟子這樣去追求、去探索、去實踐。

佛陀為了實現他度人濟世的主張,因而建立僧團。佛陀在僧團中,以僧眾的一分子自居,不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他說:“我不是僧團的統治者,我滅度后,也不需要有一個統治者。”僧眾中的一切事情,取決於僧羯磨(會議辦事)。僧人散居各地,幾十人或幾百人依“六和敬”原則生活在一起。除學習戒、定、慧外,每天托缽乞食,深入城市和農村與社會保持密切的聯繫,隨時解答人們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以佛法凈化人間。佛陀在僧團里與弟子們相處的情況,弘一法師在一篇文章里作了考察,列舉了七件平凡的事實,頗耐人尋味。

1.掃地:《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十四云:世尊在逝多林見地不凈,即自執蔧,欲掃林中,時舍利弗、大目犍連、阿難等諸大聲聞,見是事已,悉皆執蔧,共掃園林。時佛世尊及諸弟子掃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諸比丘:“凡掃地者,有五勝利:一者,自心清凈,二者,令他心凈,三者,諸天歡喜,四者,植端正業,五者,命終之后當生天上。”

2. 汲水:《五分律》佛制不得飲酒戒緣起云:“婆伽陀比丘,以降龍故得酒醉,衣缽縱橫。佛與阿難舁至井邊,佛自汲水,阿難洗之。”

3.修房:《十誦律》卷三十六云:“佛在阿羅毗園,見門楣(門戶之上橫樑)損,乃自修之。”

4.看護病比丘:《四分律》云:“世尊即扶病比丘起,拭身不凈,拭已洗之,以泥漿涂酒,極令清凈。更敷新草,並敷一衣,安臥病比丘已,復以一衣覆之。”《西域記》云:“祇洹東北有塔,即如來洗病比丘處。”又云:“如來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獨處。佛問:‘汝何所苦?汝何獨居?’答曰:‘我懶墮,不耐看病,故今嬰疾,無人瞻視’。佛憫而告曰:‘善男子,我今看汝。’”

5.為弟子裁衣:《中阿含經》云:“佛親為阿那律裁三衣,諸比丘同時縫合即成。”

6.為老比丘穿針:佛在世時,有老比丘補衣,因目昏花,未能以線穿針孔中,乃嘆息曰:“誰當為我穿針耶?”佛聞之,即立起曰:“我當為汝穿之。”

7.乞僧舉過:《增一阿含經》云:“佛坐草座,告諸比丘言:‘我無過處於大眾中乎?又不犯身口意業乎?’如是至三。”

這裡列舉佛陀親自掃地、看護病比丘、汲水、修房、裁衣、穿針等七件事,都是極其平凡的小事。唯其如此,益發顯示出佛陀的偉大。他是一位講究衛生、有勞動習慣的人;他關心病人和老人;他嚴於律己,虛懷若谷,願意聽取大眾的意見。

佛陀重視人間現實的思想,還表現在他對待婆羅門教義的態度上。在釋迦時代的印度有許多宗教,婆羅門教是正統的宗教,佛陀針對婆羅門教的主要觀點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1.否認“梵”是宇宙萬物的主宰:關於人類的起源,婆羅門教主張人是“梵”創造出來的。“梵”從口生出婆羅門,從肩部生出剎帝利,從腹部生出吠舍,從足部生出首陀羅。佛陀針對婆羅門教的神創說提出業感緣起說。佛陀指出,人們的命運決定於自己相續流轉的身、口、意三業;起惑、造業、感果,感果時再起惑、造業,迴圈往復。佛陀認為只有業才是一切有情生生不息的原動力。在古代印度神權瀰漫的社會里,佛陀敢於否定“梵”的權威,不承認它是造物主,把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從神造歸結為人為,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2. 反對常恒獨存的宇宙本體:婆羅門教把“梵”作為宇宙的本體,或宇宙生起的最高原理。“我”是個人的主宰和本體,人們應當修行達到“梵”、“我”一致的境地,才能得到解脫。佛陀提出宇宙間的一切物質與精神現象都是緣生緣滅,三世遷流,沒有常恒、獨存的實體,哪里有什麼不變的“梵”和“我”?佛陀認為和合與相續是一切事物的實相。

3. 反對祭祀:祭祀萬能是婆羅門教三大特點之一。古代印度一家設一火,一年到頭長燃不媳。人類所需要的食品,如瓜果、米谷、乳酪、牛羊等投到火里作為祭品。這些祭品被火燒時,氣味升到天上,天神食后生歡喜心,就能保祐你的家庭五穀茂盛,牛羊繁殖。佛陀認為祭祀天神、屠殺牛羊、耗費財物,除了增長罪愆和給人們帶來巨大痛苦之外,毫無益處。

4. 反對種姓制度: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規定,婆羅門掌握祭祀和文教;剎帝利掌握軍政;吠舍是商人、手工業者和一部分農民;首陀羅是農人、牧人、僕役和奴隸。前三者是雅利安人,后者非雅利安人。印度當時的種姓制度是世襲的,絕對不可逾越,界限十分嚴格。這些規定不僅訂在法律里面,而且還寫在神聖不可侵犯的宗教教條中。佛陀針對種姓制度提出:“四海之水,同一鹹味。四姓出家,同為釋子。”他把僧團作為反對種姓制度的實驗和嘗試。如著名的十大弟子之中的優婆離出身於首陀羅種姓,他在僧團內威信很高,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出身的僧眾都要向他頂禮問訊,這在當時的社會上是不可想像的事。此外,旃陀羅人社會地位最低下,稱為不可接觸者,佛陀十分同情他們的不幸,經常和弟子們接觸這部分人,到他們那裏應供和說法,對他們予以支援和安慰。婆羅門教規定前三種姓有再生權,首陀羅出身的人則沒有再生權。佛陀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是未來的佛,佛和眾生平等無二。

5. 尊重婦女:在古代印度社會,婦女的地位很低。婦女是沒有出家的權利的。在當時來說,出家即意味著擺脫家庭的桎梏。而參訪名師尋求真理,又被社會上認為是一種高尚的行為,出家人被稱為人天師表。佛陀既然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是未來的佛,婦女當然也不例外。所以佛陀接受了他的姨母大愛道的請求,准許婦女為出家弟子,建立女性僧團。佛還經常印證一些比丘尼證羅漢果。這件事在僧團里引起了一些婆羅門出身的人的議論。如摩訶迦葉在佛逝后不久,就以阿難曾就婦女出家的事向佛求過情,定阿難犯突吉羅(惡作)罪。摩訶迦葉是婆羅門出身,他自然希望把婆羅門教的傳統帶到佛教中來,所以他對佛陀接受婦女出家一事是不滿意的。

6. 愛自己的祖國:佛陀是僧團的一員,故有佛在僧數之說;他在思想認識上則站在代表當時曆史發展的進步的一方,主張衝破種姓制度的束縛,提出“四姓平等”之說;在國家觀念上他又是一位強烈的愛國者。釋迦牟尼的祖國迦毗羅衛,佛經上雖說她如何富庶,如何強大,但實際上她只是憍薩羅國的附庸而已。傳說波斯匿王向迦毗羅衛國釋迦族求婚,釋迦族認為波斯匿王出於低賤種姓,不配與其通婚,但又不敢得罪他,便採取兩全其美的辦法,讓一名婢女冒充釋種下嫁。這件事后來被波斯匿王的兒子琉璃王得知,認為自己是婢女所生,感到奇恥大辱,非要滅掉迦毗羅衛國不可。當琉璃王向迦毗羅衛進軍的時候,消息傳到釋迦沙門集團。佛陀沒有忘記自己的民族和祖國,以大無畏的精神出現在琉璃王進軍的大路上。琉璃王看到佛陀坐在路旁一株沒有枝葉蔭蔽舍夷樹下時,向前問訊:“您為何獨坐在此枯樹之下?”佛陀對他說:“國族的蔭蔽,超過別的人,你現在要消滅我的國族,我不是成了一個沒有蔭蔽的人了嗎?”琉璃王聽了佛陀的話有所感動,立即還軍。第二次進軍也被佛陀勸阻住了。琉璃王第三次進軍時嚴密封鎖軍事行動的消息,滅掉了迦毗羅衛國,屠殺了許多釋迦族的人。據說佛陀這時心中非常哀怨,頭痛多日,對祖國的淪亡深感痛心。佛陀的這一事跡,深刻地教育著他的弟子,要時刻維護自己的國家與民族的獨立和生存。如果有人以為信佛出家,就可以不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前途,那顯然是十分錯誤的。(資訊來源:摘自《法音》)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angfu&aid=1625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