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人殷鑑
2016/02/14 14:29:40瀏覽434|回應1|推薦25

 

紅塵千里闖總想阜財掏

 

減料偷工更名加倍糟

 

冥冥終報應日日啟災牢

 

富貴浮雲路淵明節守高

  

浮世の色な楽しむの誘惑が絶えずに成長する、

皆方は手厚い幸福と富貴を得たい、

ある手抜き詐欺の建築家、

常に名前が新しいと変えて営業を続ける、

でも天理に反することをしたはきっと報い来る、

実は毎日自分の牢獄を建築しているのです、

こんなに富貴はいつも長く持ちができないよ、

ただ良い名声を残して伝わるこそ高明することだ。

 

浮世的各種享樂的誘惑不斷成長,

大家都希望能得到豐厚的幸福和富貴,

如今卻有偷工減料詐騙的建築家,

不斷地藉著改換新名字而持續營業,

但是做了違反天理的事一定會返相報應,

其實做壞事是每天都在啟動災禍及為自己建構監獄,

這樣的富貴總是過眼雲煙不會長久的呀!

只有本諸善念,潔身自愛,留下好的名聲才算高明。

  

  『陶淵明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最早見於宋書的陶潛傳,其中說: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難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乃即日解印綬去職。督郵這一種官,是專門來考查縣令治績的,使做縣令的大為頭痛,可想而知。

《三國演義》中記張翼德怒鞭督郵,讀者們的同情完全放在張飛一面。陶淵明沒有燕人張翼德的臂力武功,鞭他一頓是不成的,但想到此人討厭,不見也罷,於是辭官不幹了。至於(歸去來辭)的序文中說辭官是為了妹子的逝世,大家說那是托詞,只是為了免得惹禍。

現在北京故宮裡藏有王莽時代的一隻量器,劉複根據這只量器推算,王莽時的一鬥只合今日二市升弱。又據隋書記載,王莽的銅斛約當曹魏斛九鬥七升多,兩晉南朝的鬥斛之量是承繼曹魏制度的。依此推算,陶淵明那時(東晉末年)的一鬥大致與今日的二市升差不多。那麼,陶淵明的五斗米,只有今日的一市斗米了。

近來我國學者的歷史研究,非常著重歷代的生產、消費、分配等等經濟生活,與從前重視帝王家譜、個人英雄、家族門第等大不相同。因之古代的經濟資料,也整理出來很多。據學者考證,東晉時地方官的俸祿一年大約為四百斛,即四千鬥(古代一斛是十鬥,到南宋賈似道時才改為五鬥。廣東一帶很少用斛,但在江南,解放前的使用是很普遍的)。陶淵明的五斗米,如說是年俸月俸當然絕不合理,就算是日俸,也還是太少。那麼其中原因在什麼地方?

繆鉞先生發表在歷史研究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一個很新的、也頗令人信服的見解。歷來大家都認為五斗米與陶淵明的俸祿有關,如孟浩然的京還贈張維詩中說:欲徇五鬥祿,其如七不堪!可見唐人或有這樣理解,但繆鉞那篇文章中卻說,五斗米是當時知識份子一個月的糧食。

他根據史書上的資料證明,南朝士大夫的食量,大概每月五斗米左右,約當今日的一市鬥(這數位和今日做腦力勞動的知識份子大致也差不多,這裡一個普通家庭,成員都不做體力勞動,一家三口,一個月吃五十多斤米也夠了)。所以陶淵明說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是說:我一個人每月有五斗米也就可以飽了,再多的也不需要。我回去過田園生活,雖然勞苦些,還是可以夠吃,何必要做縣令,逢迎這些沒有品格的小人。

他的飲酒詩第十首寫道:「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回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最後這四句,正是說不能為了區區一飽,因而影響到名聲。看來不為五斗米折腰,應該解釋作:不能為了區區一飽而折腰。而不是解釋作不能為了五斗米的官俸而折腰。再者,後者這樣解釋,似乎陶淵明語意之中有些嫌官太小,推論起來,如果有了高官俸祿,他的腰就不妨一折再折了。事實上陶淵明歸隱之後,朝廷曾征他做官,權貴曾和他交結,他都婉辭謝絕,可見他並非嫌官小而不為。

 

(不為五斗米折腰摘自)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gudaishi/detail_2010_08/24/2208613_0.shtml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100&aid=46607425

 回應文章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2/22 16:58

有時為五斗米折腰乃不得不然,

在人屋簷下怎能不低頭。

無虛(y100) 於 2016-02-24 10:30 回覆:

陶淵明不受督郵小人氣燄揶揄,辭官種田去。

和仁兄一樣,樂得幸福自在,都有一畝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