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載 : 周易为什么会走红
2011/02/19 01:09:18瀏覽816|回應0|推薦5

周易为什么会走红  姚昆崙

     今看网上报导,干部进修将周易为热选课程,不由引起一些联想。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易学非常走俏,大量研究“易学”的专著、评述文在全国畅销,引起了一阵阵的《周易》热,人们对《周易》的推崇敬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人认为《周易》是太极思维,其的思想几乎隐含在每个学科之中,对近代科学的产生起了很好的诱导和启发作用,中国文化乃至科学“无一不是根据《周易》来的。一些研究者们还举出了许多事例,以充分地说明上述的事实。

       

    早在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通过与在中国的传教士白晋等人的通讯,知道了中国的易经和八卦图。他发现易经与代数的表达方式有许多共同点,1666年,莱布尼兹创立的二进制,他认为二进位制的发明,就是得宜于《周易》中阴爻(--)和阳爻()的启发,从而形成了现代二进制01的排列组合。为了这件事,莱布尼兹这位著名的数学家曾经写信给当时的中国皇帝康熙,要求加入中国国籍。后来,莱布尼兹虽然没有实现他的愿望,但在法兰克福创办了一个中国学院。19世纪德国著名的古典注意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自传中承认,他创造的正反合辩证逻辑定律得自《周易》的启发。很有意思的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在他被封为爵士的时候,选了中国的太极图作为他的徽章,象征着中西文化的结合。

       

    20世纪30年代起,一些易学研究者开始用易学来解释科学,或者以科学来解释易学。如薛学潜著有《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超相对论》等,书中把刚诞生不久的量子力学中一些定律与《周易》联系起来。本世纪60年代后,用科学来研究易学的著述颇丰。如江公正的《易经的科学体系》,沈宜甲的《科学无玄的周易》,江国梁的《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等。赵定理认为易经的“阴阳学说”是“古代历法算术的时空”,是“非惯性系统的相对时空”,“比牛顿、爱因斯坦时空观更普遍、更高明的时空”。德国学者M.申伯格还论证了64各生物遗传密码与64卦的相对应的关系。沈宜甲在其书中认为“生命过程的遗传密码有64种,而每一遗传密码均由三个核糖核酸构成,这与易经中的卦有三爻组成经卦,8个经卦组成64卦完全相同。

   

     1949年,《易经》的英文版在美国再版,欧洲哲学家威荣格在序言中赞美到:“谈到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长新,相延了6000多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振道教授因证明了奇偶性不灭定律和奇偶的衰变消长性是完全正确的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教授认为他的研究,与他40年代在西南联合大学读大学看《周易》心得有关。因为《周易》中既有阴阳相对的道理,也有阴阳彼此消长的道理。

    

     从上面的一些事实来看,《易经》的确对人类的认识观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或者说启发作用。但这些观点只能说是作者对《周易》中的哲学方法与现代科学的关系的一种主观认同,并不能说明《周易》就是现代科学的本身,更不是《易经》时代的科学,这只是一种牵强附会而已,对《周易》的研究毫无益处。如果把今天的科学技术看成就是《易经》所阐发了的知识,是古人已经认识到的东西,并把《易经》作为应用学、预测学、决策学等,使劲地把它拔高到与现代科学技术并驾齐驱的位置,投下了种种神秘的光环,那就谬之大矣!一些学者由此而提出了这样的疑惑;中国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了如此神秘的科学文化之书,对近代科学有如此奇特的指导作用,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近代科学?

    

    《周易》为什么会走红, 而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热点呢?有的专家认为,是因为《周易》在中国文化中建立了一种“空框结构”,“空框结构”是该书种种魅力的所在。《周易》这个“空框结构”的大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把人生经验、人类聪明才智和自然界万物融为一体的空间。使《周易》的研究者们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把自我的想法及其各种附加材料统统装进这座大厦。其中一些人脚踏实地在研究《周易》的本义,也有一些人把古今中外的事件、现代科学技术等与《周易》联系起来,加上现代词汇的装璜和不真实的修饰,造成“周文王穿西装”,出现了《易经》中说不完谜和神秘。这是《周易》研究中的一个误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周易》的本意,同时也被一些封建迷信者所利用。因此,客观地理解《周易》,避免夸大其辞或落入俗套,是研究者必须正视的实质性问题。

 

作者簡介:大陸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科技成果管理處處長

轉自 http://blog.tech110.net/?uid-1429-action-viewspace-itemid-40775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yiz&aid=49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