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周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2009/10/19 17:24:40瀏覽1238|回應2|推薦41

前言 : 這篇文章原文是發表在鳳凰網學易齋的博客,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284677.html

   

看到文章的標題,又是來自臺灣的博主,真會令人錯愕。

世人對臺灣的印象從以前兩岸的政治對立到現在的統獨問題,還有近年來陳水扁的貪污事件和現在馬英九的執政能力...等,都是全球華人茶餘飯後的話題;臺灣的人甚至是被取笑的對象。再加上臺灣別有用心的人加油添醋的誤導,我相信在臺灣有很多人的內心是痛苦的。

任何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以上這些事情是事實也是表相。

臺灣近二十年來不斷在「去中國化」,但是還是阻擋不了『學易齋』出版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易學研究叢書》。

『學易齋』是《海峽兩岸》携手同心合作的文化事業。

『學易齋』成立于2000年元月,此時機點正是臺灣政黨輪替前。

『學易齋』是由福建師範大學已故前副校長、詩人、易學家黃壽祺教授(1912-1990)命名題書,由李鄉瀏、江國樑、楊美玲先生等組建的編委會,專門出版《易學研究叢書》;是一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開創性基地,其意義深邃。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基,一個民族沒有了文化好比人沒有了靈魂。中華民族屹立不搖五千年,主要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又以《易經》為主幹。在皇家《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的編列中《易經》均居首位,將易學視作何等重要。

看到10/1天安門前氣勢磅礡的閱兵,全球華人無比欣喜,振奮和自豪。雖然臺灣有些人有酸葡萄的心態,但幷不足以影響氣勢。從1949-2009共60年,第一階段1949-1979(政治階段)、第二階段1979-2009(經濟階段)第三階段2009開始是否朝向文化階段發展呢?

10/1阮次山先生在鳳凰網「新聞今日談」的訪評中,他說除了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我們的文化建設是什麽,我們要爲千秋萬代的中華民族;留下一個什麽樣的文明。除了錢、除了物質我們要如何告訴千秋萬代的子孫,我們這一代的文化我們造成了什麽;我們這一代的文明有什麽的東西遺産留下來給後代子孫。值得深思。

楊錦麟先生于10/9發表的一篇文章“精神不死乃有傳承”。楊先生說從袁隆平先生,高錕先生身上,我們其實也看到了博大精深,堅持不懈的精神傳承。雖然稀少,但種子還在,假以時日,還會在中國這一塊土地上,在兩岸三地的中國人社會發揚光大,生根開花結果。

在此要告訴楊錦麟先生,不用假以時日,當下就有一位堅持不懈的精神傳承者。他就是學易齋《易學研究叢書》的主編江國樑先生。江國樑先生(1941-)自專著《周易原理與古代科技》1990年由廈門鷺江出版社出版後,隱居至今20年。鮮少人知道他,更不知道他是近代象數大家尚秉和先生(1870~1950)和易學大家黃壽祺先生(1912~1990)的嫡系傳承者。

易經》是一門高深又艱深的學問,鮮少人能真正深入研究,江國樑先生是深入研究並能貫通的研究者。如楊先生所言在物欲橫流,功利主義甚囂塵上的當下,誰能默默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易學研究叢書》隱居20年呢?他已是年近七旬的長者,他的願望是能編著完《易學研究叢書》,流傳給後代子孫 。

當兩岸三地還在爭誰是易學大師時,直屬韓國中央政府文化部下的一個機構,要資助『學易齋』完成《易學研究叢書》。這十年來兩岸三地的媒體和圖書館幷不重視『學易齋』出版的《易學研究叢書》。因爲『學易齋』沒有包裝,沒有炒作,唯一的只有脚踏實地的耕耘。我們不得不佩服韓國的眼光,他們不要包裝的不要炒作的要踏實的。

九月才剛開通的北京四號地鐵,在國家圖書館站的壁上,有《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的浮雕。難道我們要讓我們的後代子孫,在韓國地鐵站的壁上看到《易學研究叢書》的浮雕嗎?

中國資深外交官吳建民先生于8/24發表了一篇文章。

標題:再談中國拿什麽奉獻給世界

吳建民先生在文章中說:在21世紀,中國對世界的最大貢獻,可能不是中國製造,而是中華文化。

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李安先生,記者訪問他時,他說有今天的成就是中華傳統文化影響他。雖然已是國際知名的大導演,但是他的態度是那麽的溫和謙虛。

X-user網友於10/13發表了從端午節到龍舟節「申遺」。

我相信全球的炎黃子孫只要提到「端午節」這三個字,心會痛。 X-user網友說2005年「端午節」竟然讓韓國人拿去「申遺」、並入選(江陵端午祭」The 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這不免讓中國人感到相當難堪。

我相信中國人或全球的華人,肯定無法再承受一次打擊,也不希望歷史再重演。

 

江國樑先生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易學研究叢書》,獨自離鄉背井到人生地不熟的異鄉。我們要重視這塊「和氏璧」呢?還是拱手讓給韓國呢?

江國樑先生編著的《易學研究叢書》,美國國會圖書館(世界排名第一)已典藏,我們自己圖書館不典藏,難道要後代子孫向外國圖書館借嗎?

任何民族國家或朝代,在富足後肯定要有社會認同的價值觀,不然很快就會墮落。中華民族何以能屹立不搖五千年, 因為每個朝代都有思想家,因此豐富了中華文化也奠定了根基。所以文化才是永久的。

文化,才是最偉大的軟實力。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yiz&aid=3418334

 回應文章

Toma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形而上"是心靈的迷宮!!
2011/02/20 02:53

以形而上的類比方式相連結,思想很容易的陷於”形而上的虛無飄渺”中,就連睿智的埃及亞歷山大的大主教阿塔拿休斯(Athanasius of Alexandria;公元293~373年5月2日)也必需承認”他越想,就領悟的越少;而且,他寫的越多,就越不能表達他的思想。”(the more he thought, the less he comprehended; and the more he wrote, the less capable was he of expressing his thoughts.)

形而上的類比,中國”民間巫術”文化至今依然普遍---五行相生相剋”無所不在”的類比---陷溺其中是”死胡同”!!

歐洲中世紀的文藝復興最重要的成就---是"歸納邏輯"的發展使得人們脫離了"形而上的迷宮"!!

不同的觀點提供叁考!!


Tomas

xyiz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易經》≠算命
2009/10/19 17:41

《易經》≠算命、風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