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命理界代表人物─梁湘潤
2016/09/03 18:28:50瀏覽11658|回應2|推薦3
一、
中國術數史的發展,在文化大革命時,產生了很大的缺口。
幸好,國民政府來台時,帶了一些從事命理行業的人,稍微彌補一下。
當然也有不少人逃難至香港,要調查相關資料也行,但不是重點區域。

與命理史有關的著作:
《細說子平六十年》、《祿命傳習啟示錄》、
《星相書簡法卷》(共五冊)、《命略本紀》。

只要看過這些資料後,就知道為何「江湖算命」會成為主流。

二、
看到《第一屆國際算命大會》演講內容還是走老路子,踏入誤區,
所以發文來提供一些看法,希望國外學者打破目前命理界的困境。

台灣近代命理界代表人物,首推「梁湘潤」。

1930年 出生於上海。

1949年 來台。

1972年 進入「五術界的社會核心」(《祿命傳習啟示祿》18頁)

1997年 其著作《命略本紀》中文章「弟子難、夢幻命學」,        
           梁提到「包準」是「極高難度、神奇寓言」。

我認為1997年是個分界點,
當時的梁湘潤已經認為「算命的準確度」是很難提升的事情。

梁湘潤之所以會有感而發,並不是無的放矢。

從1972年到1997年,這25年間,
梁所讀的命理書籍和接觸的命理人士,可以說無人可及。
梁湘潤經歷了這麼多的人事物,體會了「算命是很難算準的」。

所以當我看到《第一屆國際算命大會》,
Lackner教授熱衷於研究袁樹珊,遲早會走入死胡同,替他捏一把冷汗。

2011年 其著作《祿命傳習啟示祿》22頁,        
           提到「論命最難是在兄弟人數?與排行第幾?」

請注意,梁湘潤已經學命理四十多年了,
還是認為「算命的準」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2013年 其著作《訣法今論》243頁,        
           梁湘潤的體會「盲人訣法,並不是有一本完善的全套訣法」。

請注意,梁的心境轉折,
如果算命的準是難以完成的事,何必再去尋找中國的盲師?

當時作者已經84歲啦, 還有心去尋師訪友,殊為難得。

我認為梁湘潤還是有旺盛的好奇心去尋找所謂的「夢幻命學」。
只不過,上天給予梁湘潤的時間不多了,因為他在2013年7月辭世。

三、
我認為梁湘潤對「盲人訣法」的認知不充足,
因為梁只接觸過中國的三位盲師而已,就這樣下此評論還言之過早。

看過我前面的文章,就知道盲派的分支眾多。
並且盲師的算命功力,並不是很一致的,是有天壤之別的。

再者,盲人守秘之深,非一時能解決。

我就觀察過某位網友,
他時常接觸一位非常厲害的盲師,已經有二十多年之久了。

盲師跟他的交情不能說淺啦,
但是,盲師只有教他怎麼擇日,八字的奧秘還是沒傳給他。

四、
我認為學命理,就要往最困難的地方(例:盲派)去研究,才不易走錯路。
像我曾跟某位老師學面相,他就提到遇過安徽相法的高人,能把人的隱密私事斷出來。

當時我問那位老師,這位高人在台灣哪啊?
那位老師說忘了,也不知是真的忘了,還是推托之詞。

不過,在此之前,
我就接觸過相關資料,安徽相法是面相學的最高境界。

我就看過一位網友講其故事。
算命的安徽高人,把他爺爺有「幾位兄弟,排行第幾,幾兒幾女」都算對了。

我知道「沒遇過的人很難以相信會有這樣的算命功力」。
不過,各位可千萬不要忘了一句話「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dccudn&aid=72942220

 回應文章

BERLIN
2017/02/26 11:06

這很難準備估計結果~~

畢竟除非能夠找到一定數量的命理師

去針對本身能力去測試。

要不然任何流派,通靈,亂七八糟的~~都是有人說準的

(55@ff.com)

燕赤霞
2016/09/09 13:53
我有一個問題,與本篇文章無關,不過想借留言區發問,請網主提供一些意見。在以前的文章中,網主提到姓名學是現代才出現的學問,缺乏準繩。很奇怪,我在大陸時,曾請兩位盲師算命,兩位都說到本人的名字是利木忌水,而且他們並不知道我的名字。如果說姓名學可以趨吉避凶,改善運程,的確需要更多證據才能證明。但兩位盲師的說話是否值得參考?事實上,我是有改過名,新名字帶水,改名後運程卻變壞。當然,改名一事在算命時我並沒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