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寫】我的921,日本的311,台灣政府的核安意識
2011/03/14 11:38:18瀏覽698|回應0|推薦5

日本大地震這一兩天,新聞、網路、噗浪和臉書上都充斥著關於「地震」的相關訊息,在日本經臨百年大震的這幾天,好像可寫些什麼,但也不想刻意寫日本這次地震的種種。不過還是有些雜想,關於地震、地震延伸的雜寫。

我國小前都和姊睡一間房間。

嘉義,一個容易地震的地方。

小時候嘉義老家不像現在新一代的裝潢,衣櫥都和屋內牆壁一體成形,那時都是「獨立式」的衣櫥(至少我家是如此)。只記得深夜如果有地震,爸媽都衝下樓把我和姐叫醒,順便「拖」到衣櫥的力一面牆邊,怕地震衣櫥倒下把我和我姐壓扁。

再大了些,爸就把衣櫥搬到三樓,請裝潢工人做一個「固定」的衣櫥和化妝台,從此,遇到地震全家四人在一起的依偎感的記憶就只待回憶。

大了些,印象比較深的,就是南投九二一地震。

九二一隔天(九二二)是研所開學日,當晚我提早入睡。

當睡意還沒進入狀況時,被天搖地動的感覺給驚醒。

突然宿舍書桌上的電腦、書籍都霹哩啪啦的摔落,見毛頭不對,我和宿舍學長什麼也沒帶就用「好像別人拿刀在後面追殺」的速度狂奔出宿舍。

因為邊跑邊覺得房子快塌了,連狂奔時都覺得不太穩,就是死命快跑就是。

男生宿舍有些門因為搖晃變形無法開門,因此部分身強體壯的大學部男生就直接從二樓平台跳下去,因為當時的搖晃感讓當時的我們都覺得「宿舍快垮了」。

在危急時,不只是動物,人類「求生存」的本能也會被激發。

當天晚上全校都在宿舍前的籃球場上度過,漫長的一夜,台灣在九二一後也有漫長的復原路。

這次日本在宮城、仙台和福島的大地震已上修至芮氏規模9.0。

報載比九二一的能量還大400倍。

400倍?

(報載的數字恐怕值得商榷,因為不知怎算出這數字,數字看起來很有話題)

因我歷經過九二一,體驗過7.3的震度感受,台灣若遭逢「後面去掉零頭」的4倍,恐怕傷亡也慘重。

日本百年大震後,比較讓人擔心的是核能的輻射危安問題,我指的不是日本,而是台灣。

以前政府為了興建核三、四,我記得以前暑假還會限電幾個小時,因為政府聲稱「電力不夠」,但允許繼續興建核電廠後,核電廠還沒建好,但「電力不足」好像就不曾發生,也不用限電了,真怪。

政府用限電的手段,達到興建核電廠的作法,很赤裸裸,但很有效。

政府用他們的政策手段達到他們的政策目標,用發展核能是「既定政策」的說帖,認定支持非核家園者是「反動」團體。

國家機器以前掌握多數媒體的時代,他們也掌握發言權和詮釋權,因此台灣繼續興建核四有了「屬於政府論述」的正當性。

台灣有很多第一,其中有一項就是「台灣是世界上核電廠密度最高的國家」。

看到這種第一,不知道該用什麼心態面對?驕傲或苦笑.......

一個小小島國上有三座(恭喜我們,即將有第四座)核電廠,只要反核就當反商、反電論,執政者從來沒有認真謙卑的面對台灣這片大地。

現在政府能做的,就是將台灣核電的安全係數、耐震係數提高,類似這種百年大震會發生在日本,誰能保證不會發生在台灣?

如果一不小心台灣某個核電廠因天災(人禍)發生問題,那台灣就要像車諾比一樣,永遠留名。

對日本不是意味「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對台灣也非「杞人憂天」。

但台灣處斷層帶,地震對台灣人而言並非大事,但近年來接二連三的大自然反撲災難,台灣政府還在用「偏安」的心態面對核能問題。

日本輻射外洩問題產生時,原能會昨天告訴台灣民眾,輻射「絕對不會」飄來台灣(世上有這麼絕對的事情嗎?)。

人家日本的鄰近各國都持續嚴密監控日本輻射外洩事件,沒國家敢發表這種「絕對不會」的言論,原能會真有guts!往好處想,原能會也許是要給國人信心吧。

不過這讓我想到以前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曾說的:「發展核能是百分之兩百安全」。

真這麼安全?

那日本算是倒楣的?

政府用口號、形容詞替核電安全「掛保證」。

光這點,就這點......真讓人擔心。

 

P.S.

孩子的媽對這方面很有憂患意識,她以前就準備「逃命包」,我記得裡面放餅乾、礦泉水、還有紅包(裝些錢,但有必要用紅包裝嗎?反正她高興就好)。

以前我都會開玩笑的笑她,但這次日本大震後,我們討論後覺得家裡每個房間要放瓶礦泉水,以防意外。

至於「保命包」要放什麼?報紙上都有建議,包括身份證、戶口名簿影印本巧克力棒之類。

很多災難是以前認為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包括日本這次受災居民),雖然不需要危言聳聽稱台灣會發生強震,但台灣同樣位於斷層帶,有危機意識確實必要。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43311739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 時事評論雜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alekd&aid=4977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