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甩掉「近視」的元凶「駝背」,超神奇!貓背伸展操7天改善你的視力
2019/04/30 17:38:57瀏覽1387|回應0|推薦5

「不良姿勢=駝背」正是引起眼睛不適、視力衰退的根本原因。各位可能會覺得很意外,其實駝背與眼睛的不適、視力衰退有著密切的因果關係..✔治好駝背後,姿勢變得端正優雅,視力自然就會恢復 ✔解決孩子的假性近視,不需要戴眼鏡 ✔白內障獲得改善,視野變得清晰。

換言之,若忽略駝背不進行矯正,即便現在沒有異狀,日後一定會出現眼睛不適的症狀,或是視力急遽衰退。

文:清水真

四種類型的駝背

✔只要治好駝背,眼睛就會越來越好

身為矯正姿勢的脊椎專家,至今我已接觸超過十三萬人的身體。患者的問題形形色色,有些是身體疼痛,或是肥胖、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困擾,我總是透過以整脊為基礎的治療,努力替他們預防、改善那些惱人症狀。

患者的問題當中,最常聽到的症狀之一,就是眼睛不適。

近視或老花眼、乾眼症、飛蚊症、白內障、青光眼……不少患者是為了這些關於眼睛方面的症狀而來。

面對這些患者,我會建議他們進行矯正駝背的治療,或是在家實行的體操,確實都達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首先,我想向各位強調一件事,駝背其實概分為四種。具體來說分成「頸部駝背」、「後背駝背」、「腰部駝背」、「腹部駝背」這四種。此外,如果綜合了這四種特徵,又稱為「複合型駝背」。

✔頸部駝背

頭向前突出的類型,容易感到頸部或肩膀僵硬。

✔後背駝背

後背蜷曲的類型,因為胃部受到壓迫,胃的功能不太好。

✔腰部駝背

腰部至脊椎骨蜷曲的類型,多半有腰痛情況。

✔腹部駝背

不同於之前的駝背,腰部向後仰的類型,看起來腹部突出。

頸部駝背、後背駝背、腰部駝背是一般常見的駝背體型。

至於腹部駝背可說是「隱藏型駝背」。乍看之下,不會想到是駝背體型。

其實三十到四十多歲的人,尤其是女性,腹部駝背佔大多數。比起男性,女性的腹肌或背肌較弱,腰腹部的骨骼較不平衡,因此容易變成腹部駝背。

後文將有更詳細的說明,與眼睛不適有著直接關聯的駝背,那就是頭部前傾嚴重的頸部駝背和後背駝背。

那麼,腰部駝背和腹部駝背的人,不會有眼睛不適的問題囉?

當然有!因為一開始是腰部駝背或腹部駝背,後來可能誘發頸部駝背或後背駝背。

特別是腹部駝背,身體為了取得平衡,會出現頭向前傾的情況。也就是說,容易併發頸部駝背或後背駝背。

因此,請各位記住「矯正全身的駝背,才能真正消除駝背」。

矯正成功的結果就是,你的眼睛不適會獲得改善。

✔憑自己的力量預防駝背重度化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駝背,症狀從輕度到重度都有。

就算是輕度的駝背,假如放任不管,就會慢慢變成中度,最後惡化為重度。

例如,「常常感覺眼睛有異物、眩光」、「一到晚上視線就會變模糊」、「眼睛疲勞」等症狀,都是頸部或背部等處的骨骼變形後,最先出現的眼睛不適。併發肩頸僵硬的人也不少。

當駝背變成中度、重度,眼睛的不適症狀也跟著變成中度、重度。

近視或老花眼、飛蚊症、白內障、青光眼等,日常生活中感到困擾的情況越來越多。

換個角度想,在輕度的階段進行療護,眼睛自然好得快,也可預防重度不適的發生。

儘管人各有異,日常生活中有超過九成的時間,你我都保持前傾的姿勢。

再加上使用電腦或手機,每天都置身於對頸部造成負擔的生活環境。

既然改變不了生活環境,即使哪天駝背也不足為奇,就算駝背惡化成中度、重度,這樣的生活還是得過下去。

我們無法在生活中時時刻刻留意自己的姿勢。

因此,重要的是別否定現在的生活,而是試著找出補救的方法。

改掉平時的壞習慣,減輕身體的負擔。

憑自己的力量矯正駝背,根本解決眼睛的不適。

✔改善近視、矯正駝背的具體方法

步驟一:坐在無椅背的椅子上,臉部正對前方坐定,兩手繞到背後,手掌朝上,雙手交握。

步驟二:胸部向前挺出,讓肩胛骨靠近脊椎椎骨的感覺,手肘伸直,將肩膀與肩胛骨儘可能往後拉,做時注意腰部不要向後仰。
步驟三:保持姿勢,頭部緩緩向後仰,停止動作,深呼吸3秒,依序讓頭肩手慢慢恢復原本放鬆姿勢。

▾超神奇!貓背伸展操7天改善你的視力▾一天5分鐘,近視、假性近視、老花眼、青光眼、白內障、乾眼症、飛蚊症,統統都能解決!

眼睛變得年輕有活力,對恢復視力是極大的幫助。
除了恢復視力,這也是解決各種眼睛不適的辦法。

希望所有感到眼睛不舒服的人都有機會閱讀本書。
消極看待視力衰退的人、試過各種方法都沒效的人,請嘗試看看本書的方法。
好好地了解駝背與眼睛不適的關係,試著進行「七日療程」。
然後,請找時間做做看駝背矯正體操和眼部肌力訓練。
衷心期盼透過本書,讓各位擺脫所有眼睛不適的困擾。

(編取自超神奇!貓背伸展操7天改善你的視力:一天5分鐘,近視、假性近視、老花眼、青光眼、白內障、乾眼症、飛蚊症,統統都能解決!一書 /平安文化 /博客來 授權刊載)

引用自:https://zi.media/@helatw/post/cDcK4p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rjobik&aid=126278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