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陳柏勳/民俗醫療:解讀藥籤在民間社會中的重要性
2018/02/08 22:55:28瀏覽1539|回應0|推薦2
臺南玉井北極殿大人藥籤筒。 圖/陳韋誠攝

到寺廟參拜時,您可曾留意過,神龕旁除了常見的靈籤以外,還有藥籤可供信眾抽取?

藥籤,即編號在籤條紙上,印寫藥物品名、用量或其適應症狀的籤,藥籤多由寺廟提供,當人身體有不適求神佛賜藥,經求籤儀式後所得之藥方,藉此治療不適。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藥籤來認識當地的歷史環境喔!

臺灣藥籤的起源

關於臺灣藥籤的起源,目前學界認為極可能是從大陸嶺南傳來臺灣。像是雲林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的神蹟提到,漂來台灣沿海的王船上有著藥籤。而就將藥方公開讓民眾抽取的形式來說,據信可能是模仿蔡襄於衙門前立藥方供人利用所演變而來(蔡銘雄,2009)。在《中國醫籍考》〈何氏(希彭)聖惠選方〉提到宋慶曆六年(1046年):

閩俗左醫右巫,疾家依巫作祟,而過醫之門,十才二三,故醫之傳益少,余(福建知州蔡襄)治州之明年,議錄舊所賜書,以示於眾…酌其便於民用者,得方六千九十六,希彭謹自守,為鄉閭所信,因取其本,謄載於版,列衙門之左右。(丹波元胤,1983[1826])

福建知州蔡襄欲改善當地信巫不信醫的風俗,因而公布藥方於官府前供有需要的民眾抄寫。

藥籤的形成背景為臺灣早期醫療水準不高且普及率低、天災人禍頻繁,使得疾病(特別是傳染病)猖獗(吉元昭治,2000[1990])。清代郁永河(1959[1697])奉命來臺開採硫磺,自述初到南臺灣時並不相信「地水土害人,染疾多殆」的傳言,直到抵達北臺灣時,他的僕人十之八九都染上疾病,甚至無人可以煮飯,他才表示:「瘴癘所積,入人肺腸,故人至即病,千人一症,理固然也。」可見水土不服、傳染病猖獗是當時移民社會最常遇到的健康問題,於是乎,人們心理上為了尋求病痛的慰藉、痊癒的機會,進而發展出醫藥神與藥籤。

藥籤除了來自中國以外,也有來自臺灣在地的編纂。臺南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的神蹟傳說就有一則提到: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柳營有位巨富因患肺癰,訪遍名醫卻久治不癒,經異夢指示前往學甲慈濟宮求開基二大帝治療,慈濟宮神明開出藥單後,富人讓其子至漢藥店配藥,藥店大夫一看藥單大吃一驚,表示內有劇毒的砒霜,但由於為開基二大帝所出,富人與其子仍相信神明的旨意。

然而,藥煎好後富人捧著毒湯仍有猶豫,不禁倒抽一口氣,沒想到這口氣就將砒霜的毒氣吸入肺部,以毒攻毒下將肺中毒瘡治好,咳出許多膿血,在經過二大帝後續的調補藥單,富人漸次恢復健康。因此,富人為感謝開基二大帝的救命恩德,為讓更多信眾受益,他召集當時臺灣的名醫一齊為慈濟宮編纂藥籤(許書銘等,2010)。此例不僅說明學甲慈濟宮的藥籤形成不晚於清乾隆年間,也顯示接受到正向神秘經驗與神蹟的紳富,透過自身的社會動員能力來回饋寺廟與信眾。

圖/學甲慈濟宮提供

藥籤與地方需求緊密依存

透過藥籤的分科及各科籤數與內容,我們也能理解當地的環境特色。大部分寺廟會將藥籤粗略分為「大人/成人科」、「小兒科」,而有些會進一步分出「婦人科」、「眼科」與「外科」。北港朝天宮眼科藥籤即反映當地曾出現的傳染病:

藥籤據傳清代就有,當時民間流行瘟疫,由於醫生少,為此特別召集懂藥理的中醫師,開一些常用藥材,設計系列藥籤,讓信眾可以到廟裡擲筊索取……當時一度流行結膜炎、青光眼、角膜炎,眼科疾病多,特別將眼科獨立出來,據說當時設計藥籤時,使用的藥材、劑量,都經過擲筊請示媽祖後才確定。」(聯合報,2005)

關於眼科藥籤形成的環境因素,陳泰昇(2002)也指出因媽祖為海神,媽祖廟常設於港口,海邊風沙大,居民得眼疾的機會較多,故有「內科看大道公(保生大帝),眼科看媽祖婆」的說法。另外,臺南安平早期為海港聚落,接近港口最繁華地區的祀奉保生大帝廟宇——妙壽宮,外科藥籤有60首,而臺北大龍峒保安宮外科藥籤則是36首,多了近一倍。安平當地居民表示:「以前醫藥不發達,人家欠安都會來這邊求,親像腳上長疔、膿、癧等都會來求。1」。居民口中的疔、膿、癧從現代醫學來看,多是因傷口細菌感染造成的皮膚炎、蜂窩性組織炎、皮下膿瘍等,也與海港搬運工作易產生外傷的情形十分符合。

雲林下崙福安宮藥籤。 圖/鄭明承攝

臺南祀典興濟宮藥籤。 圖/林纓宣攝

被殖民歷史下的藥籤

藥籤除了因環境所造,臺灣的被殖民歷史亦影響藥籤的形成。18世紀初阿片隨著貿易貨物進入臺灣社會,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明文嚴刑禁止販賣及吸食阿片,但面對臺灣阿片吸食的問題,日本為安定民心避免民眾因頓時禁吸阿片而反抗,故採取漸禁與專賣(許宏彬,2012)。當時臺灣社會不只有官方的醫療機構做阿片矯正工作,民間的寺廟、鸞堂也透過降筆、善書與戒煙藥方等方式協助吸食者戒煙,其中有些鸞堂的鸞生就是漢醫生,甚至開設藥房(宋光宇,1998;王世慶,1986)。

雲林四湖參天宮的研究指出,成為藥籤的鸞堂戒煙方中,有不少藥物組成可用來緩解阿片戒斷症狀,如流涕、焦慮、失眠、腸胃功能紊亂、驚悸與疼痛(蔡伊琳,2013)。此外,現存藥籤內容依然可見俗名為「赤殼粟」的罌粟殼,究其用藥處方規則應是以罌粟殼的小毒來解阿片的大毒(陳泰昇、陳政恆等,2002)。

再者,藥籤還可以是漢醫師留下的經驗藥方。殖民政府僅在1901年舉辦漢醫生免許考試,此後漢醫生人數銳減,而得免許者亦須受公醫之監督方能行醫(許錫慶編譯,2001),藉此讓漢醫自然淘汰。因而當時許多漢醫也利用藥籤的形式,將有效驗方與古方保存下來(陳泰昇、陳政恆等,2002)。簡言之,藥籤形成的方式有群醫在廟立方、以古籍醫書立方、依病或流行病立方(多是瘟疫嚴重處的辟瘟丹、瘟疫驗方)、乩童經由神靈附體開立的降鸞方(陳泰昇,2002)。

從用藥的組成來看,藥籤不僅生活化也很在地化。周茂欽(2013)以臺南地區保生大帝藥籤為例,指出藥方內藥材大多價格低廉也極為普遍,而且多以地方藥治地方病。有的藥材就在居家旁或是家常之菜(如:風蔥、紅棗、金桔等),閩臺氣候濕熱,常侵襲腸胃致病,故藥籤多引入健脾清熱化濕的藥材,有些藥籤還以高蛋白高營養成分的食材做為藥物(如:豬瘦肉、小母雞、羊肉、牛奶等),符合藥食同源、藥食並重概念。

總的來說,藥籤的形成、分科與內容不但貼近當地民眾的生活,更結合中醫藥、在地藥材和食材,與環境及歷史脈絡密不可分。下次到寺廟參拜時,可別錯過了認識當地歷史環境的藥籤!

左:高雄茄萣三聖始祖藥籤;右:竹林山觀音寺巡迴媽爐主厝藥籤。 圖/鄭明承攝

中醫師看寺廟藥籤 

 

陳潮宗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 

  

中國人喜歡在過年到廟宇拜拜祈求來年健康平安、諸事順遂,也有求神問卜解除心中疑惑,有些供奉醫藥神祇的寺廟,也可以問病求張「藥籤」,中國藥籤流傳已久,種類眾多,有許多歷史悠久的中藥行,都還保留著幾百年前的藥籤本,什麼時候有藥籤的出現、藥籤是由何人所著作?皆已不可考,有些研究認為 寺廟的「藥籤」 與一些 祭祀、驅邪的含意相似。 

 

目前台灣許多寺廟仍有提供藥籤服務, 如何求一張藥籤?與一般求籤的方式差不多, 通常病人或病人的親友到寺廟,首先上香說明來意,再來手擲「 筊 杯」,等「 筊 出」象徵准許使用的「聖杯」後,到籤筒拿出一支籤,再從籤盒中取出相對應的籤詩,然後到附近的中藥店或者青草藥店配藥,受理藥籤的藥店也適度更改藥簽中的配方及用量,給予病人更適當的治療,如果藥籤與病人主訴的疾病「牛頭不對馬嘴」,藥店店家通常會請病人再去問一次神明、求第二張藥籤,所 以舊時代藥店老闆通常都兼做醫師,也是病人用藥安全的把關者。 

 

現在保留的較完整的藥籤就屬《保生大帝藥籤》,台北保安宮的《保生大帝藥籤》據傳為保生大帝生前所遺留下來的 ,考察保生大帝之歷史資料, 保生大帝又稱吳真人、大道公、大道真人、真人仙師、吳公真仙等, 姓吳名本,字華基,號雲東,祖居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之白礁鄉,真人天資聰穎,博覽群冊,精通醫術、天文、地理、禮樂、刑政,尤其對於醫道更有精闢的見解,懸壺濟世、救人無數。傳說他十七歲遊崑崙山時,曾於行腳途中遇見西王母,王母授予濟世妙方及斬妖伏魔之術,宋仁宗時曾以絲線過脈,醫癒國母,帝欲封官加爵而不受,乃選太監帽戴之, 一生茹素,亦未婚娶, 仙逝後常顯聖救駕救世,後人奉為醫仙 ,所以保生大帝是信徒的心靈寄託 。 

 

早期醫藥不發達的年代,保生大帝所賜予的藥籤是信眾解決病痛之方,籤方之靈驗常為信眾所津津樂道,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不禁懷疑 藥籤是否真的有科學根據?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將宮中有兩百多年歷史的《保生大帝藥籤》,聘請北京中醫藥大學資深教授魯兆麟先生,以科學的角度主持編註,並且查明每首藥籤的出處,證明保生大帝藥籤多出自古醫書《濟生方》、《傷寒論》、《金匱要略》、《丹溪心法》、《聖濟總錄》、《小兒藥證直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些是先人自行嚐試之驗方,每首藥籤都有明確療效,並依照主治病證分為內科、外科與小兒科等。 

 

除了 台北保安宮外 ,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藥學研究所對於「臺灣地區寺廟藥籤現況之調查研究」做出了一分報告,因為各地寺廟「藥籤」皆以治病為目標,如果藥籤上列有有毒藥物,將可能危害健康,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學院張永勳教授等人走訪台灣各地寺廟,並收集各地寺廟之藥籤,將其分析,發現可分為八個體系,但每一系統與所祀主神並無絕對關係;本研究在毒劇藥物方面僅發現雄黃,在保育動物方面發現有犀牛角、虎骨及雄膽等,亦發現有管制藥物罌粟殼及危險物舊鐵釘與紋銀等內容之藥籤。 

 

疾病的治療最重要的是找出病因、對症治療,信眾對神明開出的藥籤與病症是否相符,可能不止單純機率的問題,所以藥籤代表的是「精神」和一種無限的可能性。


保生大帝信徒求藥籤踴躍 中醫師出書「藥籤銓解」提供信徒參考保障

全台供奉保生大帝寺廟的信徒,除祭祀外還有求藥籤的傳統,台南市北區興濟宮擁有330首藥籤,台南一位中醫師高國欽據此資料出書,14日發表一本《保生大帝藥籤詮解》,解籤增至360首,未來將提供給全台各家保生大帝廟宇,給信徒作參考依據。

保生大帝向有「醫神」之稱,在科技進步的現在,仍有不少信徒到廟裡求取藥籤求保平安。

興濟宮藥籤齊全,現有藥籤330首,高國欽同時也是興濟宮顧問,他將臨床經驗和藥籤結合研究,14日發表「興濟宮,保生大帝藥籤詮解」一書,結合藥學、歷史和文化成為經典書籍。

高國欽從小就是保生大帝信徒,他投入中醫臨床醫療時,發現藥籤並非全然迷信,深入研究證明藥籤可以經過科學考證,絕大部份還是出於名書、名醫之手。因此全心投入研究,根據自己行醫經驗出書,未來將免費提供給各地保生大地寺廟,給求藥籤的信徒對照書本作依據。

高國欽表示,寺廟有很多文化,藥籤的文化之美卻被忽略,因此寫書紀念保存,未來打算成立專業的中醫圖書館,容納10萬冊專業中醫書籍,讓信徒能學習到更多中藥的知識,發揚保生大帝威名。

「保生大帝藥籤詮解」一書已付梓,首刷1500本,14日舉辦新書發表會,興濟宮董事長吳漢清肯定他的無私奉獻。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祀典興濟宮供奉保生大帝醫神,現有藥籤330首,是全國保生大帝廟宇中最多和最完備者。興濟宮顧問、中醫師高國欽將其臨床經驗和藥籤結合研究,為保生大帝增30首藥籤,今天發表「祀典興濟宮保生大帝藥籤詮解」一書,期能結合藥學、歷史和文化成為經典鉅作。

  • 高國欽的「祀典興濟宮 保生大帝藥籤詮解」在祀典興濟宮舉辦新書發表會。(記者蔡文居攝)

  • 高國欽的新書著作「祀典興濟宮 保生大帝藥籤詮解」。(記者蔡文居攝)

  • 興濟宮原有藥籤330首,如今再增加高國欽添補的30首內科方,致藥籤數達360首,創全國保生大帝廟藥籤數量之最。(記者蔡文居攝)

祀典興濟宮表示,雖然目前醫學科技進步,但祀典興濟宮還是經常有信眾生病前來求取藥籤。興濟宮原有藥籤為內科120首、兒科60首、外科60首和眼科90首,總計330首,如今再增加高國欽添補的30首內科方,致藥籤數達360首,創全國保生大帝廟藥籤數量之最。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rjobik&aid=11021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