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3 02:18:25瀏覽1178|回應1|推薦14 | |
關於這個圖:今天春天,我認識了一個喚作愷愷的孩子。該怎麼說呢?我想他說不定是懂的魔法的。在不知不覺之間,他會記住你告訴他的所有事。 而大多時間,他只是靜靜觀察著,在你不知道的瞬間與空隙之間,漸漸明白了些什麼。相較於「陽光男孩」或許愷愷屬於月亮系的。只有在很安靜的時候,才會露出微微的,但是多靜定的、溫柔的光芒。 在文章開始之前,或許你可以聽聽順子的《搖籃曲》。 我曾經唱這首歌給文中的主角。當然我的聲音沒這麼優美,只是輕輕的,像個引路人帶入夢的那種。 似乎那是孩提的年代。 我總記得,那是水聲。 當水龍頭打開,一道水流如一束鉛垂直線流下。如果水龍頭打開得很大,或許它會像噴泉飛出一冽笑開的水花。而水流關緊卻未完全閉合時,或許會有如鐘乳石分泌的速度,水滴型的顆粒微微一落,伸手去取,似乎在掌心了,但還抓不到。 唯一還記得的是掌心還有涼涼的感覺。但卻不太曉得那是什麼。可是那種是涼涼的,還會濕濕的,或許還會滑滑的……。 那時我總是駐足在這樣的畫面良久。 良久。 直到被一陣驚嚇的聲音嚇得回到現實。通常是:「嘿!你又再玩水!」「你又再搗蛋了!」然後我就會被拉離浴室或廚房,被塞到一個椅子上。也許會塞一本無趣老早背起來的「好書」,得到一個「你要乖乖坐好」的指令。 而我總是會乖乖坐好,就像是一個擅長等待的守路人。直到下次有機會獨處在水龍頭的時候,靜靜看水滴低下的模樣:彷彿水滴滴下的模樣具有魔力似的,我記得它在光下會有光采的色澤;夏日正午,摸起來會有燙燙的炙熱感;加入一點沐浴乳,還會有泡泡……。直到現在我還是相信那裡面有一個小小的世界,或許那裡面具備讓種子發芽的力量。 我總是靜靜看水滴滴下。 慢慢的。 然後過了一個晌午的時光。 ◇ 那是小孩。或許你可以叫他愷愷 愷愷在堆樂高積木,偶爾無意識的撥弄書籍。相信他沒有在看,或許只是要感覺涼涼的微風或是想聆聽翻書的聲響。 他並不像一般的小孩把樂高一個個疊高或拼湊成飛機或船的模樣,他只是把兩個樂高湊在一起、分開、湊在一起、分開……。然後持續的唱歌,笑得好開心。接著,他仍舊持續把兩塊樂高湊在一起、分開、湊在一起、分開,然後:哇!~~~~哭得好大聲。 是怎麼回事? 「怎麼了?」我問他。 愷愷仍舊哭泣,一邊哭一邊執意的把積木湊在一起、分開、湊在一起、分開。 反覆安撫、轉移注意力似乎依然不得要領。於是我嘗試模仿他,抓起兩塊積木湊在一起、分開、湊在一起、分開。 然後我突然發現,或許他是對不到兩塊樂高之間凹凸的洞洞,凹點和凸點要對上積木才會組裝在一起。 於是我伸出手,抓住他的手操作,說:凸出來的地方卡在洞洞裡,積木就會變大。然後我抓他的手組裝了一部小車車。讓他感覺,我怎麼扶住積木、怎麼壓、怎麼堆…… 然後我放手。 放手以後愷愷持續的攪動裝樂高的箱子,執意挑出黑色的樂高,一個一個疊高。當黑色用完,他費力挑出紅色樂高疊在黑色之上。紅色用完了,他又選出所有的白色積木,繼續往上疊………持續反覆。 這個時間其實其它小朋友正在做美勞,中間也許在上廁所、喝水,講故事。其它老師經過:為什麼你不和小朋友上課,在這裡玩?還有站這麼高很危險的,不要疊了。快點,收玩具了。…… 我把老師拉開。「沒關係,給他疊。他這邊我會顧。」 老師:「這樣不好吧,應該和大家一起上課……」 當下我提高了一點音量,堅持:對不起,我想讓他在這裡疊積木。我會看著他的。 那時候我想:他是在專注這要完成什麼,雖然我不懂。或許他此時需要的不是引導、教育、治療或什麼,而是一些不被干擾的時間和空間。 約莫兩個小時,三大箱的樂高積木差不多悉數用完,積木已經堆得如天花板高。(當然我得把他抬起來堆)我注意到他全部選方型積木來疊,而最後一塊他選了一個三角形的積木在最上面。還放了一個女生玩偶人形。 堆完以後,愷愷只說了一句話:「看到101大樓。媽媽在101大樓」 然後他睡著了。 我猛然明白,原來他是在做101!那麼,唯一放上去的女生人形玩偶,那是媽媽嗎? 轉過頭去,愷愷已經完全睡著了。看他的臉,大概是作了個好夢。 我輕輕唱了《搖籃曲》。當作是一個溫柔的祝福。心想:給他睡個十五分鐘吧。待會還要喝水、上廁所、準備要吃飯了。 我要謝謝愷愷,他的心中有一幢大樓,他提醒我,在我心中,曾經有一片水聲。 ps 文章看到這裡,或許你會想起一個關於鯨魚的影片。小孩子反覆的行為都是無意義的嗎?許多教科書都寫著,自閉症之類的症候,常常是單一、反覆的行為。當這句話被這樣描述的時候,到底是採取什麼樣的觀點? 這當中暴露的訊息是,這是無意義的行為?還是其實只是承認,我們沒有真正去理解那是代表什麼? 關於鯨魚的影片,請看這個: http://mymedia.yam.com/m/2731364 |
|
( 創作|繪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