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看鄧肯心得2
2008/11/03 02:53:58瀏覽1161|回應0|推薦0

然而,即使鄧肯如此地期待將舞蹈藝術推展到所有人面前,不分階級和身份,鄧肯自己本身,還是不免要為經濟的問題,與現實妥協。她希望自己為大眾工人而舞,但還是得為了生活,而和王公貴族往來、為他們進行表演,到了晚期,她為了籌措舞蹈學校的經費,也必須進行一些她痛恨的商業演出。

即使如此,鄧肯在她生命最後的日子裡,窮困潦倒,舞蹈學校也面臨危機,她仍相信自己的舞蹈和理念有機會實現。

直到一九二七年,鄧肯在一次外出兜風時,她的長圍巾纏進車後輪的車軸,頸項斷裂,她當場死亡。

這位舞蹈革命家,帶著她的信念,結束了她四十九歲的生命。 

鄧肯的葬禮上,有許多攤販和工人向她脫帽致敬,向鄧肯表示她的舞蹈曾經多麼地打動中下階層的人心。這位舞蹈家,出身貧困,而即使在她最富有的時候,她追求的藝術,不是高掛在皇室宮庭的裝飾品,而是貼近大眾、撫慰人心的情感表現。這個在一百年前,高喊著脫下芭蕾舞鞋、光腳跳舞的舞蹈家,影響的,不只是下個世紀的舞蹈風格,還是藝術與群眾的距離和定位。 

編按:本文內容取自《教改e點靈》廣播節目每週一至周五晚間十點十分至十一點,於教育廣播電台全省聯播。

http://iwebs.edirect168.com/main/html/hef/864.shtml

伊莎朵拉‧鄧肯(Isadora Duncan, 1878-1927)

「我夢想一種截然不同的舞蹈。我不確知是什麼,但我正朝著一種無形的世界摸索,我預言自己若找到鑰匙就會進入那個世界。」
「噢,我為什麼不能辦一間我所夢想的學校呢?」
「愛情與藝術是分不開的。」
「我以身心每一股明智的力量反對婚姻。」
「愛情不肯給我的快樂,終於由藝術中取得。」
「愛情的悲哀、痛苦和幻滅我都轉化到藝術之中。」
「生命就是舞蹈。」
「人──全人類──整個世界──必須跳舞。」 

1878年5月27日生於舊金山。一生追求自由,生平傳奇而引人爭議。舞蹈風格即興而自由,線條流暢卻又奔放熱情,深受希臘古典雕刻影響。出道時,常常穿著古希臘式的長衫表演,帶起脫下舞鞋、以鋼琴伴奏的舞蹈風潮,在十九、二十世紀交接之際風靡了歐美,名聲甚至遠及當時的前衛表演藝術重鎮,俄羅斯。她說:「我發現了失落兩千年的藝術」。

1922年,她四十四歲,愛上了小她十五歲的俄國詩人葉賽寧,打破一生堅持的反婚姻原則,與之結褵。然而好景不常,三年後即告結束。

1927年9月14日,在葉賽寧上吊自殺的兩年後,鄧肯在南法尼斯發生車禍,長圍巾捲入車輪下而慘死。

一個優雅然而不馴的身形;一個蘊含龐大能量卻頻頻被命運追打的女人。
她陶醉於酒精帶來的目眩神馳。她跨越山巔、跳出土地的枷鎖,學習浪花的運動、海潮的漲退。她反對婚姻制度,耽溺愛情裡的狂放不羈和母性本能自發的給予,三度懷孕生產,成為單身母親。

愛情與藝術在她的生命中扞格,如同間奏與主旋律交相拉扯。她堅信自己的舞蹈理念──裸足、即興、發自心窩的動能受樂音的啟發。她從不願自己的舞姿入鏡,成為流動的影像。在奢侈與貧困之間,遊走不定。她同情無產階級,贊成革命。她特立獨行,言人所不敢言,舞前人所未舞。她說:「生命就是舞蹈。」

在二十世紀之初,伊莎朵拉‧鄧肯以舞者之姿,為保守世界注入活力;其後,她繼續以她的人生,為困頓的藝術創作者指引方向。她的自傳披露出一個天才舞者與傲氣女子如何視外在限制為無物,堅持做自己。除了藝術成就之外,也因特立獨行的行事風格而出名,在近一百年前就展現出女性解放的意識與姿態。

本文摘自《舞蹈藝術的革命者──鄧肯自傳》(My Life)。宋碧雲譯,2002年大塊文化出版。

http://blog.yam.com/sabin/article/8994917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klfks&aid=234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