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24 12:24:30瀏覽737|回應0|推薦8 | |
最近裝了mod,所以可以看數位電視,雖然臺數不多,不像第四臺那樣的多重選擇,不過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 華視新聞雜誌這個節目,歷史應該很悠久了,應該有十多年了吧!一直沒有很注意的看,是因為它的時段都在凌晨十二點,每個星期只播放一次,有時候就會被忽略掉。 我因為讀了傳播科系,對這個節目就多了一點興趣,一直覺得它是一個很優質的節目,它的報導總是很客觀、公正,對於許多事件總是娓娓道來,前因後果全部呈現,或許有些地方是會不足,但是我覺得它是在相同性質的節目中最令我眼睛為之一亮的,只要有看到,就會想要繼續看下去。 雲門舞集在今年(民國九十七年)的二月十二日凌晨發生大火,到我看到這篇電視深度報導,事隔沒幾天,我很驚訝於一個電視臺竟然對於這樣的一個事件有那麼仔細的報導,除了它保存了雲門歷年來所有的影片及新聞資料之外,也足以證明這個電視臺對於文化是多麼的重視。 雖然我只是看到了這篇報導的後半段,卻勾起我對於雲門的所有回憶,十多年前第一次聽到雲門的名字,是在星雲大師的著作中,他提及某位就讀佛學院的學生,很想去看雲門的表演,他為了要圓這個學生的夢,就特地派她到高雄市區去辦事情,給了她雲門的票,並囑咐她不用太早回來。 我一直很喜歡舞蹈,也很喜歡,雲門的表演,但都沒機會真的一睹風采,只能會各大媒體報導中看到片段的演出,第一次真正看到表演是在民國八十七年春或夏天的時候,他們到高雄的中正文化中心做戶外公演,表演的內容我已經不是記得很清楚,大概是歷年作品中的一段表演吧?!好像有薪傳,然後還有羅曼菲的獨舞,我記得她不斷的旋轉,真是蠻感動的。 第二次是民國九十四年夏天在高雄文化中文的戶外公演,是演出紅樓夢,那天我記得是颱風天,不只是下著大雨,還打著雷,我穿著雨衣但是全身濕透,又濕又冷的坐在地上看雲門的表演,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雲門完整的演出。 表演一度因為雨下得太大,而不得不中斷,天氣是這樣的不好,而表演臺上的每個人還是很努力的表演。在中場休息的時候,我跑去上廁所,因為很多人,所以當我回到表演臺前的時後,已經開始演出,我不好意思越過人群到中間去,就在旁邊觀看,很驚訝於全部的人在雨中都沒離開,而且大家都全神貫注,可見雲門的魅力真是無法擋。 第三次是在民國九十五年的臺中中山堂,雖然是歷年雲門的表演片段,好像有行草、狂草、薪傳、水月等,而且那天我還遲了一個多小時才進場,但是我第一次花錢買票進表演廳看,那天的感受更直接了。 第四次是去年(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底在嘉義的民雄藝術表演廳看雲門表演九歌,我坐在表演廳的最上層的最上排的位子,視野非常清楚,看著臺上的每位舞者表演,那種感動是無可言喻,有種想大喊“這就是藝術”的衝動。 本來應該還有一次,不過那次我記錯了時間,所以買了票沒有去看表演,我是有些遺撼,不過對我而言,我把它當成是一種贊助,是對於文化藝術的微薄心意吧! 十二日那天凌晨,在廣播的新聞裡聽到雲門發生火災,心中不由得倒抽一口氣,在重新連上網路後,第一件事便是去找這則新聞出來看,原來這個享譽國際的知名舞團是在鐵皮屋中練舞的。 許多新聞報導都說,原來文化在政府的口中只是一句口號,根本就沒落實的照料文化、藝術的團體。當然在這則電視深度報導,這個部份一定會放進來。 雲門在今年已經三十五歲了,它除了是讓臺灣這個地方的名聲,傳遍全世界之外,也是一直是築夢踏實,努力的把中國固有的傳統傳承下去,這已不是創辦人林懷民一個人的想法,而是全中國人的,我想雲門的成就,是任何事情都無法剝奪的,雖然這次的大火,幾乎把雲門這三十五年來的心血化為一片灰燼,我相信雲門會開出更璀燦的花朵。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