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情緒管理(轉載)
2006/12/28 19:59:28瀏覽196|回應0|推薦2
家長剛剛打來電話說:「張老師,我剛剛念xx幾句,他竟然想要打我....」唉,對女朋友都比對媽媽好,倫理隳壞的今日,真是令人感到悵然~~~

管理情緒終結家庭暴力 ◎汪詠黛

長期生活在婚姻暴力家庭的兒童,容易產生偏差行為。他們除了恐懼自己和媽媽一樣被毆打,也因為擔心媽媽受傷、死亡、離家或自殺,而常常處於極度不安中。人格特質也因此顯現出自我評價低、缺乏自信、不願信任別人,無法與人親近,甚至有神經質傾向。
最近因失業又憂鬱而服藥自盡的變性人林國華,坎坷童年即生活在暴力爸爸的陰影下。幼年時,酗酒的爸爸動不動就對母親拳打腳踢,如同驚弓之鳥的母親,只好帶著他和哥哥躲進警局,甚至遠走他鄉,直到父親車禍過世為止。

很多在暴力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雖然痛恨暴力,卻也因耳濡目染,成為暴力爸爸的翻版,讓家庭暴力繼續惡性循環……。
難道沒有解決之道?當然有,但要從大人做起!
如果大人的觀念不改,行為模式已養成,自然很難改變,需要藉由決心、毅力和專業輔導以協助解決。若事情尚未嚴重至此,最容易可行的方法,就是大人、小孩一起來學習如何紓解壓力和處理情緒。

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張姓職業婦女,紓解壓力的方式是結交幾位好朋友,彼此當對方的「心靈垃圾桶」,可以互吐苦水、互飆眼淚,說完、罵完、哭完,回到家裡和工作崗位上,又是一條女神龍。
而她因為自己的情緒處理得當,也鼓勵孩子在家有哭、有生氣的權利;但在接納孩子將情緒發洩夠了後,一定會和孩子一起討論解決的方法。
另一位在電腦界工作的謝姓中年爸爸,現在也收起了棍棒,為自己和老婆、孩子各自準備專用的「出氣墊」,可以抱著它到臥室、廁所又搥又罵,發洩自己積壓的情緒。
數年前,有位國二楊姓少年,在學校是個品學兼優的班長,卻突然在家狠揮42刀,結束了父親的生命,震驚社會。究其原因,在於親子溝通不良:父親望子成龍,希望他用功讀書,但用權威、打罵方式壓制孩子,未重視其在體育與人際關係上的專長與興趣,硬要他照著父親的意思做。

類似不良的親子關係屢見不鮮,即使當時不出事,長大後可能影響下一代,或是朋友、同事,大人豈能不慎。就讓我們一起努力終結家庭暴力,給孩子安全快樂的成長空間吧!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到底怎麼樣察覺情緒、控制情緒呢?以下提供幾個情緒管理的方法給各位參考。 
第一、體察自己的情緒。也就是,時時提醒自己注意:「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例如:當你因為朋友約會遲到而對他冷言冷語,問問自己:「我為什麼這麼做?我現在有什麼感覺?」如果你察覺你已對朋友三番兩次的遲到感到生氣,你就可以對自己的生氣做更好的處理。有許多人認為:「人不應該有情緒」,所以不肯承認自己有負面的情緒,要知道,人一定會有情緒的,壓抑情緒反而帶來更不好的結果,學著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

第二、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再以朋友約會遲到的例子來看,你之所以生氣可能是因為他讓你擔心,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婉轉的告訴他:「你過了約定的時間還沒到,我好擔心你在路上發生意外。」試著把「我好擔心」的感覺傳達給他,讓他了解他的遲到會帶給你什麼感受。什麼是不適當的表達呢?例如:你指責他:「每次約會都遲到,你為什麼都不考慮我的感覺?」當你指責對方時,也會引起他負面的情緒,他會變成一隻刺蝟,忙著防禦外來的攻擊,沒有辦法站在你的立場為你著想,他的反應可能是:「路上塞車嘛!有什麼辦法,你以為我不想準時嗎?」如此一來,兩人開始吵架,別提什麼愉快的約會了。如何「適當表達」情緒,是一門藝術,需要用心的體會、揣摩,更重要的是,要確實用在生活中。 

第三、以合宜的方式紓解情緒。紓解情緒的方法很多,有些人會痛哭一場、有些人找三五好友訴苦一番、另些人會逛街、聽音樂、散步或逼自己做別的事情以免老想起不愉快,比較糟糕的方式是喝酒、飆車,甚至自殺。要提醒各位的是,紓解情緒的目的在於給自己一個釐清想法的機會,讓自己好過一點,也讓自己更有能量去面對未來。如果紓解情緒的方式只是暫時逃避痛苦,爾後需承受更多的痛苦,這便不是一個合宜的方式。有了不舒服的感覺,要勇敢的面對,仔細想想,為什麼這麼難過、生氣?我可以怎麼做,將來才不會再重蹈覆徹?怎麼做可以降低我的不愉快?這麼做會不會帶來更大的傷害?根據這幾個角度去選擇適合自己且能有效紓解情緒的方式,你就能夠控制情緒,而不是讓情緒來控制你!


EQ 的重要性
EQ 的重要性表現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它決定了個人主觀上認為生活是否順心,也會影響個人與他人(如家人、朋友、配偶、上司、同事、客戶)之間的關係,甚至會影響學業及工作表現。試想:一個不能處理好自己情緒的人,必定很容易受情緒所左右,表現出衝動的行為,因而破壞人際關係;如果與身邊的人不能相處融洽,不論在家庭、學校及工作環境中都存在不滿的情緒,覺得大家都對不起他、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或者陷入深深的自責中,形成惡性循環,當然活得不快樂。相反地,若能敏銳地察覺自己及他人的情緒,坦誠面對自己的負面感受,同理對方的感受,不任意批評,並且將生活中的困境視為合理的挑戰,有堅定的信念去完成艱鉅的任務,對人對事做出適切的反應,那麼就容易與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能夠得到他人的幫助,這樣一來,許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以工作為例,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覺得工作是否順利圓滿,往往不是由能力決定,而是你能不能打開心扉傾聽同事或上司的不同意見,能不能將個人的好惡、利益與工作區分開來,將人際衝突的阻力化為助力,才是成敗的關鍵。

如何提升 EQ?
EQ 的高低,在某一程度上,由大腦神經系統主宰,但這並不表示 EQ 完全由先天或生理因素決定,就如同 IQ 般,可以藉由後天的訓練來提升。以下將建議幾個方法供你參考。
一、了解自己的情緒:當我生氣的時候,我一定會察覺到「我在生氣」嗎?未必!我們情緒起了變化的時候,注意力會放在引起情緒反應的事情上,也就是陷入情緒當中,無法「跳出來」看到當下的情緒。經常在事後,才察覺到「我剛才很生氣」。試著在有情緒反應時,除了注意到引起情緒的事件之外,也能分些注意力去體察自己「內心的情緒狀態」。這樣說起來很玄,也很不容易,不過,只要你願意去做,你會知道「了解自己的情緒」是什麼意思。

二、妥善管理情緒:當你能夠立刻察覺自己的情緒,問問自己為什麼生氣?為什麼難過?如果是你的想法引起不快,再問問自己,有沒有其它替代想法?同事給你臉色看,一定是他故意跟你作對嗎?會不會是他早上出門時捷運當機,害他整天一肚子火?如果找不到其它理由,就做些可以排解情緒的事:找人訴苦、聽音樂、散步、狠狠地打一場球,總之,你一定有一些排解情緒的秘方,只要不是做了會讓你後悔的事就可以了。

三、同理心:要了解自己的情緒,也要了解並且接納別人的情緒。接納對方的情緒,並不是要你同意他的情緒,重點是允許對方有權利產生情緒,而你可以了解他的情緒,從他的立場去體會他的感受。

四、社交技巧的培養:社交技巧首重真誠,沒有了真誠,就只剩下玩弄手腕了。做到了前三項,接下來要學習如何適切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用陳述自己感受的方式來表達比指責對方讓人更能夠接受:對你老公說「我覺得一個人在家好孤單」比起說「你不能早一點回家嗎?」更能打動他!從 IQ 到 EQ,也就是從「用腦」到「用心」,就由現在開始,用「心」做事,你會過得更好!

你如何評價自己?
第一次看到阿光,是在學校的諮商室裡,年輕的臉孔帶著愁容,高大的身材卻顯不出該有的青春活力,我納悶著,是什麼問題困擾著這位剛上大學的新鮮人,讓他在開學一個月之後就失去原有的興奮與光釆? 阿光緩緩的訴說著,他覺得自己配不上這所大學,知道考上的時候,只高興了一剎那,隨即擔心,我念不下去怎麼辦?內心的惶恐與不安與日俱增,大學裡一切新奇的事物對他來講都是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好想逃開這一切! 我問他,「覺得自己配不上這所大學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想的?」他給了我一個令人意外的回答,「一流高中的學生念一流的大學,二流高中的學生念二流的大學,我念的高中比不上這所大學」。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想法是從哪兒來的?阿光怎麼沒想到,即使他高中念的不是所謂的名校,他也和其它同學一樣通過聯考的考驗,進到這個學校來,怎會認為自己的背景就決定了自己的未來呢?是什麼原因讓阿光對此想法深信不疑,全然忽略眼前的事實呢? 細問之下,才發現,阿光從小就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不如別人,他害怕失敗,害怕被批評,慢慢地,他發現,如果對自己沒有任何要求,不期望成功,即使結果不理想,就無所謂失敗不失敗,因為他已經先設定自己不會成功,於是可以接納這個不好的結果,不會再有失望、自責與不快樂! 阿光的這個說法,我不是第一次聽到,以前也有接受輔導的學生這麼告訴我,他們認為,只要我設定較低的目標,達到這個目標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我比較不容易不快樂,即使沒達到目標,也可以告訴自己,反正我本來就是這個程度,沒什麼好難過的! 降低自我期許真的可以讓你比較不容易對自己失望嗎?心理學上的自我落差理論指出,人的不快樂是因為自我認識與自我目標之間有落差,例如個人的自我目標始終高於自我認識,使得個人內心一直覺得自己做不到該有的標準,於是不快樂。那麼,是不是把自我目標放到最低,就不會與自我認識有落差,所以也就不會不快樂呢?不是的,在比較自我評價與自我目標之間的落差之前,試想,如果一個人沒有認識真正的自己,對自己的看法遠低於自己的實力,如同阿光明明考上了大學,卻不能肯定自己的學業能力一般,他的自我評價是低於真實表現的,換句話說,就是貶抑自己。貶抑自己的人,自尊心較低,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心裡常猜測別人是不是也覺得他不好,因此,經常是感到情緒低落的。在此情況下,不論他給自己的目標有多容易,從貶抑自己開始,就已經陷入不愉快當中了!就像阿光的不快樂,是因為他無法適當地評估自己的能力,反而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人,害怕失敗,卻用設定低目標來安慰自己、限制自己。 你也像阿光一樣否定自己嗎?你也告訴自己只要不期望就不會失望嗎?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了解了這種想法是行不通的,不過是給自己一個藉口、一個安慰罷了?試著回頭想想,你做得不錯的事情有哪些?你的家人朋友喜歡你哪些特質?這都是你的優點,以前你忽略了它們,現在,該還給它們一個公道囉!

http://forum.frontier.org.tw/women/viewtopic.php?topic=5253&forum=2&4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k6224&aid=6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