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古典是永遠的現代by陳芳明_演講筆記
2013/09/21 12:18:06瀏覽924|回應0|推薦0
--at November 16, 2008 

◆ 中國的近代是在10-12C的宋朝開始,西方則是從1500之後始有理性思維的產生。以中國來說,這套觀念價值體系自古一路沿用到近期,直到五四前後才因西方衝擊的積累而做了大幅度的改變。

◆ 「文學」是一個時代的呈現。它不只僅關於作家個人,而是整個時代的集體意識。換句話說,就是整個時代在作家身上漸植的「無意識」(the unconscious ,也可稱潛意識)的呈現。

  在佛洛伊德的論點,我們的意識世界,也就是有意識的部份,對於整個意識而言僅只是冰山一角。因此一個時代整體的文學特徵,便是那個時代的集體無意識(the collection unconscious)(噢!多麼有意思啊這詞> <) 

  在平常,那些龐大部分的潛意識會在我們睡眠時或是不經意時洩出。所以英文有一句俗語叫"Freudian slip", 意為「說溜了嘴」。因為這個緣故,儒家有一說:慎獨,再具體就是「克己復禮」,說的是我們人在獨處時最不易(因為覺得不需吧我想)克制己欲,所以須慎獨。(因為慾望很可怕?)

◆ 歷史重事實(fact),而文學強調真實(truth);前者是表面的,經過篩選調整後的表現(套用人身上便為「自我」),後者則直言無諱(←自己解釋的)。一個文學作品不經閱讀是沒有生命的,而經不同的人閱讀又會有不同的生命,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歷史記憶(經驗)都不同,你不能用己身的歷史記憶去套用別人或是強制別人套用你的,這很粗暴。(有點類似改造或是思想控制?)

◆ 現代西詩的三位始祖:J.s Eliot(艾略特), Ezra Pound(龐德), W.B. Yeats(葉慈)。

  Eliot的<傳統與個人才具>(Traditional and the Individual Talent)中指出,每首傑出的作品背後都有龐大的傳統在支撐。

  另外,陳芳明提到「對位式閱讀」,意為閱讀時不僅須了解己身(如中國)的傳統文學,也須了解他方(如西方)的文學。最典型的範例屬余光中的<龔自珍與雪萊>(1800-1840),余不只是對位式的閱讀,也是共時性(synchronic)的閱讀。因後者,隨著余光中的第一本作品沿讀到今,能感受他作品當時的時代狀況,以及作者當時的狀況(「與作者一起年輕,一起蒼老」)。

◆ 看不懂某人的詩,那是因為他的位置是在你墊腳也看不到的晦澀世界,此需經驗的累積來到達。

  詩人的想像早已到達時代的最邊疆(前方),當我們終於到達他曾站立的地方時,才能終於懂他的作品。(深有同感阿@ @)

◆ 不要低估自己的閱讀→閱讀即是批評,而解釋也是另一種創作。

  Edward Said(薩伊德)的<旅行中的理論之再思考>(Traveling Theory Reconsidered)中提到,每一種理論都有它發生的原點(origin),而這些理論旅行到一個新的空間時可能會遭到抗拒(resistence),然後慢慢被消化、包容、收編(accommondate),再產生新的解釋(reinterpresion)。

  文學的旅行有兩種分類:時間與空間。前者從中古、近代、到現代,後者舉例從歐洲、美國,到日本或中國、台灣(不斷地被引進、翻譯)。例如:左派引進中國,國民黨的剿共,遷臺,到現在台灣南部本土派的反共(陳芳明笑言,國民黨的教育真是成功呵)

◆ 閱讀讀成了潛意識的一部分:有時喜愛一個作品或是一句詩句會愛成自己潛意識的一部分,爾後在不經意時,自己的作品便不知覺地用上了那些詩句。這也是文學的傳播。

  誤讀(misreading)也是一種閱讀方式。其實根本沒有標準的閱讀方法,課本中常提到作者動機,論文中也要列出動機什麼的,其實作品無動機可言(論文的動機無非是要那個學位(笑)),再說,讀者並不一定得依循作者的意識去讀(一個人閱讀的input牽涉到個人的經驗背景吧。)因為有誤讀,在文學旅行中的再現就有「變形」的部份。「變形」是文學的延續(這讓我想到江西詩派的脫胎換骨),這就對應到前面提到的reinterpresion的部份了。



其他較零碎的像提到張愛玲、時代性的強勢詩人、陸游等部份就不再多提。
雖然後段部分在講白玉苦瓜那篇詩時,我撐不住小眠了一下下(糟)
不過這三個小時感覺很充實(從上面的長篇可看出... ...打字好累)
還有吃到精緻小點心唷呵呵(>///< )←不是重點吧

ps:有老師問我跟Grace是不是實習老師,這算成功混入嗎?(笑)



Follow Us on FaceBook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thfaith17&aid=863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