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06 14:32:21瀏覽3190|回應5|推薦41 | |
人的死亡,有很多種,哪一種最讓你無法接受? 十年前的冬天,好友甫自北大荒旅行歸來,她八十好幾的老爸爸旋即中風,父女兩人的農曆年就在醫院渡過。我去探了幾次,那時我仍在研究所唸書,生命還沒經歷過至親死別的經驗。看著 「你看看誰來看你啦?是心怡啊。你高興嗎?」 「你不乖啊,今天都沒有把奶(一種營養品)喝完。」 張羅父親吃完飯後,她還要幫爸爸運動、翻身、處理大小便。是年春天來臨,清明前,她的父親過世。 那短短幾個月,讓我也做了一些準備。不知道為什麼,我自然地以這種衰老、久病的心態面對父親即將可能的狀況,最壞的打算,便是把工作辭了,自己親手看護他。 能有時間做好心理準備,尚且不是難事。 年近七十的母親,向來以行動俐落自居,到現在,她仍每天以機車接送三個孫女上下學。嫂嫂店內要是人手不足,她三不五時還會幫忙外送服務。 幾年來一再告訴她,身體、視力、反應能力已經不若年輕人,能不騎機車就不要騎。但這在她耳裡聽來,是難以接受的:不這樣東奔西跑,也就等於承認自己真的老了。 前兩天下班回到家沒多久,才和朋友愉快地通完電話,姪女便跑來跟我說:「姑姑,有人打電話來說阿媽被撞倒了。」我去接了電話,那頭也不知道是誰,她告訴我,我媽被撞倒在地,叫我趕緊過去。 聽到意外後,在到達現場的那段路上,往往叫人難受,因為你不知道事實到底是如何?一切揣想都在心頭發酵亂竄。 我抓了皮包、手機,向出事地點小跑步過去。到了現場,看到媽媽被嚇壞了的樣子,這畫面很熟悉。因為高中唸書時,搭乘媽媽的機車,我們也被撞過一次。她的反應都是這樣:嚇傻、身體僵硬、話說不出來。 坐上救護車、送到醫院後檢查,確定除皮肉傷外,其他並無大礙,至於有無腦傷,就要花幾天的時間觀察。 在醫院等待的過程,我的心頭浮現另一種思緒。 相較於父親那種年老、身體衰頹的狀態,死亡,似可預期。也因為可預期,一切都會變得自然,而不會難以承受。但媽媽的狀況,讓我不得不去想:她有更多面對意外的機率。 意外,讓人很難接受。所謂晴天霹靂,還真是貼切的形容。 好端端的一個人,你在上一刻還與他有說有笑,下一刻卻要接受噩耗。我也終於能夠試著體會面對意外身亡的親友,心情有多錯愕。錯愕到,可能會想把這人從冰庫裡拖出來打罵,想喚醒他:別開這種玩笑! 生者只能在不斷穿梭於「怎麼可能」與「他真的不在」之間,心情才會逐漸被迫逼近真實。措手不及已經夠殘忍,我只希望慌了手腳六神無主的狀態,能減到最低。這是死別的另一種功課,而我還在學。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