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心與貪婪「接鬼」 引發金融海嘯
2008/10/15 01:25:35瀏覽951|回應0|推薦1

人心與貪婪「接鬼」   引發金融海嘯 

/ 張世民 (資深文字工作者)

「 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新約聖經提摩太前書6910)

近來迎面鋪天蓋地而來的全球性股災,不只是金融風暴,而是金融大海嘯,從美國次級房貸開始引爆,接著是「二房」危機,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宣告破產;美國國際集團AIG(美國第一大保險集團)出現嚴重財務破口,搖搖欲墜,迫使美國政府緊急撥款搶救;然而救得了AIG,卻救不了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龐大金融怪獸,儘管美國參眾兩院緊急通過布希政府的美金八千億元金融紓困案,以挽救銀行金融體系免於崩潰瓦解,但骨牌效應還是不幸的連動出現,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知名銀行接連宣告破產倒閉,股市一片慘跌重挫,哀鴻遍野,一波接一波,席捲全球,幾乎無一國可以倖免,全身而退。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幾無一國倖免

台灣在所謂與國際接軌(或可稱之為「接鬼」,引鬼入室)的情況下,也遭受波及,股市「跌跌不休」,平均每位股民已損失約二百萬元!即使沒有投資股市或購買所謂連動債(現在有媒體稱之為「垃圾債券」)的人,也難逃池魚之殃,因為幾乎所有上市公司的資產均已腰斬一半,財務緊縮,裁員減薪聲四起,失業潮蠢蠢欲動,找工作更難;民眾口袋縮水,消費力下降,百業將持續蕭條,經濟景氣更是欲振乏力,升斗小民的生活不但不能「馬上好」,苦日子還不知要過多久才能結束?

深入分析以上現象,究其原因,就是人心與貪婪「接軌」,說是「接鬼」更為貼切,因為人心貪財,財()迷心竅,引鬼上身,所以與魔鬼共舞;有錢能使鬼推磨,鬼也能使人心沈淪失喪,利用錢財迷惑人心,興風作浪。

因此全球金融重鎮的紐約華爾街,一群所謂的金融家、投資理財大師、精算師、股市操盤手等「鬼才」,異想天開地想出了一套「次級房貸」、「連動性債券」、「衍生性金融產品」、「債務抵押債券」、「信用違約交換」等五花八門、掛羊頭賣狗肉的「五鬼搬運金融商品」;這些都是唯利是圖,極度擴張信用的「槓桿操作」、「買空賣空」的金錢豪賭遊戲,結果玩火自焚,不但葬送自身企業,還拖垮全球金融體系,催毀金融交易市場的信用價值,重創自由經濟制度與市場秩序,更拉了一堆無辜的投資人陪葬。

一場巧取豪奪的金錢遊戲

這些巧取豪奪、不擇手段的「金融惡魔」,成了這場金融海嘯的始作俑者,也應驗了前述聖經經文所說的:「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另外,提摩太後書312節也指出:「 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此證明,現今末世時代,有許多貪愛錢財、自私自利、心懷不軌的危險惡行將相繼來到,投資大眾及一般民眾對於投資理財及日常金錢的使用,更要謹慎小心,提防買空賣空、爾虞我詐及淪於金錢遊戲的金融騙局。

面對全球股災、金融海嘯、金融土石流、經濟大崩壞或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代的來臨,許多投資人顯露出滿臉的憂愁和無奈。 因為他們投資的錢財,其中許多是一生的積蓄或退休老本,如今一夕之間,血本無歸,甚至傾家蕩產,真是無語問蒼天,情何以堪!即使是年輕的科技新貴,也無法倖免於難,損失慘重,到精神科門診或得憂鬱症者,直線上升。

投資人貪圖高利  盲目追求財富

在資訊不對等及不夠公開透明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可以說是盲目地追求財富,銀行理專鼓起如簧之舌,花言巧語的大肆鼓吹、遊說投資人購買「連動債」,還頻頻保證連動債風險低、獲利高,投資人在貪圖高獲利、保本的慫恿、引誘下,動輒投資數十萬或上百萬元購買有條件保本的雷曼兄弟連動債。

原來這些連動債,可謂是包著糖衣的「黑心金融商品」,外表是說得天花亂墜的保本固定獲利商品,實際上卻是風險超高,不知連動到何種金融商品的財務黑洞;因為商品極為複雜,所以在歐美市場只銷售給法人機構,而不會銷售給個別投資人。但本地的銀行及理專為了搶業績,賺取手續費,卻罔顧職業道德,向一般投資大眾大量銷售,且一味強調「高獲利、保本」,卻沒有告知投資人是有條件的保本,以及高獲利、高風險的陷阱。

事實上,所謂的「連動債」,根本不是債券,而是風險很高的「「衍生性金融產品」,也就是信用過度擴張的非正式、不正常的金融商品,完全是一種財務槓桿操作,是典型的投機性金錢遊戲;說穿了,就是假「連動債」之名吸金。如今東窗事發,地雷引爆,投資人自是損失慘重。

為了與國際金融接軌,金融市場國際化,政府主管機關,起初不是放任不管,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銀行銷售此類投機性的高風險商品,甘為「不義之財」護航,所謂接軌,變成「接鬼」,「引鬼入室」;出事後,政府金管會、財政部官員雙手一攤說:「這是投資風險,投資人要自負!」銀行主管不痛不癢的表示:「連動債是一種投資商品,有漲有跌,銀行是銷售機構,無法針對漲跌負責。」想找理專理論,理專不是避不見面,就是故做無辜狀,或顧左右而言他,完全無人可出面負責任,投資人真是投訴無門,欲哭無淚,只好認賠了事

由此可見,什麼投資大師、金融專家及理專,都不可信;百年金融機構、百大銀行,都不可靠;政府不可靠、官員也不可靠,一切風險都要自己承擔。此也證明高獲利、高風險的至理名言,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也沒有高獲利、低風險(或零風險)的金融商品。

記取慘痛教訓  做好風險控管

所以投資人要記取次次慘痛的教訓,任何投資都要自己慎思、明辨,務要考慮風險,做好風險控管、分散風險及有效避險,就是把風險降到最低,才能真正確保獲利及保本。唯失去金錢財富,還可以再賺回來,但如果失去身體健康及家庭的幸福和諧,就很難再追回。

期盼投資人以健康、正面、積極及樂觀的心態來面對金融海嘯,要儘快「停損」,無論此次損失多少,都要儘快讓其「落幕」,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重新出發。從現在開始,要改變生活形態,力求過著簡單、儉樸、養身及養生的生活;人生的價值觀也要調整提升,不再以金錢掛帥,不以賺錢為依歸,不再以財富多寡論成敗英雄。能如此,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耶穌基督勸勉人不要依靠無定的錢財,而要積財寶在天上:「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619~21)

免去貪婪心  積財寶在天上

接著,耶穌又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喫喝快樂罷。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豫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 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1215~21)

耶穌又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1626)所以人生在世,有比追求財富更重要的事,其中追求生命的豐富,彰顯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是最寶貴,也是最值得一生努力的目標。盲目追逐財富,嚮往拜金主義,沈迷金錢遊戲,結果賠上自己寶貴的生命,是得不償失的!

至於如何面對經濟不景氣及苦日子?耶穌說:「所以不要憂慮說,喫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彀了。(61~34)儘管把你所需用、所需要的,藉著禱告向上帝祈求,因為先求上帝的國和祂的義,上帝會把一切你所需要的,都賜給你。

美術大師蔣勳表示:「在經濟大崩壞的時代,心情不要慌亂、不安定、不要失去希望!一切可以從頭開始,日子還是可以過的!更要想辦法在困境中找快樂!」這就是一種心境的調適,想辦法在苦中作樂,是必要也是應該的。

 

金錢財富都是身外之物,「有衣有食,就當知足。」在平淡、平凡的生活中,依靠賜平安、喜樂與盼望的上帝,度過每一天,就是最幸福的人。所以一個有信仰和信心的人,在面臨驚濤駭浪的金融海嘯之時,心裡平靜安穩,因為他可以依靠上帝的應許、同在與幫助,以喜樂的心面對每一天,心裡堅定相信總是可以安然度過人生的困境,行過死蔭幽谷,擁有一個身、心、靈皆富有的人生! 

(2008.10.12深夜於台北)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sepr&aid=2299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