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07/28 11:14:58瀏覽484|回應0|推薦5 | |
隨著國人越來越重視養身,加上茶葉中的有效成分陸續被發現有益健康,其中以兒茶素成分最為人所知。根據日本靜岡縣立大學短期大學部食品營養系教授小國伊太郎自1978年展開的研究,未經發酵的綠茶,含有最多的兒茶素,長期喝下來,具有抑制腫瘤的作用,而這也正是綠茶主要產地靜岡縣居民罹癌率偏低的主因。 相關研究也發現,兒茶素除了可殺死細菌,且具有抗氧化、降血壓、血糖及膽固醇等作用。近年來有研究學者也發現,每天拿綠茶或紅茶給未成年孩子漱口,可預防蛀牙。這是因為茶葉中所含的氟化物發揮作用,把牙齒最外層琺瑯質的氫氧磷灰石成分轉變為氟化磷灰石,增加其抗酸強度,減少蛀牙發生率。
茶葉依發酵程度可分未發酵茶、半發酵茶、全發酵茶及再發酵茶等四大類。而綠茶經採收後即迅速殺青,為未發酵茶;其他如烏龍、包種、龍井及鐵觀音則為半發酵茶;紅茶為全發酵茶;另外放得愈久愈香醇的是普洱,則為再發酵茶。 喝茶雖好處多,但並非人人都可儘情享受,有醫師提醒如果有服用鐵劑、患有消化性潰瘍及心臟、腎臟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別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多酚性化合物會和鐵劑中正三價鐵離子螯合,影響鐵劑吸收而導致貧血。 此外,茶葉中也含諸多成分會刺激胃酸,造成消化道更大傷害。至於心臟及腎臟不好的人,一旦喝太多茶,水份不易排出,將會危及健康。所以沖泡茶葉時,時間不宜太長,應控制在半分鐘至一分鐘左右。先第一泡茶先倒掉,接著再泡第二、第三泡茶,以不超過五泡為宜,每泡茶的沖泡時間仍維持在半分鐘至一分鐘內,否則泡久了,茶葉中的皂素會解析出來,不僅苦澀難喝,還會併發腸胃不適。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