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26 09:50:19瀏覽2123|回應2|推薦94 | |
陽光(2) l 作者:潘添盛 陽光是所有萬物,包括地球和人類最重要的元素。當陽光經由毛髮、皮膚的吸收,進入人體後,與身體內之元素、營養素,產生波動、能量的變化和轉換後,會進行一連串的化學作用,而合成身體所需的各種元素和營養物質,並將體內新陳代謝中所產生的廢物和毒素排出體外。 1980年McDonagh博士在一項研究中證明了大自然陽光或全光譜的人工光線可以治療黃膽病,因為這些光線中的特定波長的光線,可以將血液中的膽紅素轉變成為無害的物質。 Ott博士在動物的實驗中證明了,在自然陽光或全光譜人工光線下生活的老鼠可以活16個月,而在一般日光燈下生活的老鼠只活了7.5~8個月。 在醫學界上已證明,人只要每隔幾天曝曬於陽光之下約15~30分鐘,人體就會自行製造鈣質。人體經由太陽中的紫外線照射到皮膚後合成維生素D3,再於小腸中結合鈣的吸收。 早在1960年代,發現維他命C而得到諾貝爾醫學獎的Szent-Gyorgyi教授就曾表示:「我們人體所有的能量都源自太陽的光線」。 他認為植物的生長來自陽光、空氣和水,而陽光供應了植物所需的所有能量,而植物又經由這些能量合成了生存及生長所必須的物質,並且儲存了來自太陽的能量。而植物又被動物及人類食用,因而供應了人類生存及生長所需的能量。 Szent-Gyorgyi教授又說:「當自然的陽光照射在人體時,可以激發幾乎所有的體內細胞運作及能量的產生和新陳代謝的重要生化功能。 「松果體」是人類的腦部中非常重要的組織,它的功能很多,包括可以防止我們過早發育等。「松果體」的功能受到光線的調節而變化著。而光線對松果體調節的效果是可以達到全身的。若光線對松果體適當,則我們整體的生理表現與外在的環境將會有很好的契合效果。 比利時列日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讓房間裡多些陽光,不僅能使人打起精神,還能讓思維敏捷,避免精神萎靡。 1979年德國的Hollwich教授發表了一篇有關於光線對人體影響的論文,他證明了光線對人體生理及心理產生的刺激及調節作用是經由眼睛所引起的。 其理論為所有生物的生理週期都是透過荷爾蒙來控管,而且與陽光有直接關係。當光線進入視網膜後,透過神經傳導,會影響大腦裡松果體的荷爾蒙分泌。當光線充足時,如白天,大腦分泌血清素,讓人的活力充沛,心情開朗。但是到了夜晚,進入眼睛的光線減弱後,血清素會轉變成褪黑激素,讓人沉靜,容易進入睡眠。 另有一理論為光照不足,容易導致情緒障礙。專家發現在日照時間非常短暫的居民身上,因為接觸的陽光不足,人體的生理節奏混亂,輕者情緒障礙,中者憂鬱,重者有自殺的傾向。 由於臭氧層之受損,導致吸收太陽光的紫外輻射功能大為減弱,因此,到達地表的紫外線B明顯增加,所以對人類的健康,如:眼疾、皮膚病和生態環境帶來不少的危害。因此,節能減碳,注重環保,保護地球生態及生物之行動必須加緊腳步推動才行。(待續)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