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靈點滴 ~ 第二十一篇 內在的枷鎖
2010/02/11 02:29:54瀏覽2806|回應1|推薦6

內在的枷鎖     (作者: 潘添盛)

內在的枷鎖 有如

深埋在不同地層的鎖

無法一一尋得與解開

唯一的方法

就是透過內在的

找尋、反省、觀照、修正、提升

達到自然柔圓、清靜自然

才能一一的找到鑰匙和密碼

The Intrinsic Shackle

The intrinsic shackle, which is like

The locks buried in different layers,

Cannot be searched and unlocked one by one.

The only way to unlock the locks

Is to through

The Inner search by introspecting, contemplating, modifying and sublimating.

We can not find both the keys and codes until our minds reach the level of nature, soft and harmony, quiet and freedom.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白鷺鷥
孔子會南子
2010/02/11 15:22
昨晚觀看「孔子:決戰春秋」,劇中演到:孔子不顧子路的反對,親自與南子會面,南子對孔子說:「世人也許很容易瞭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體會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到的境界。」影片雖傳達了孔子仁愛理想不容於現實的殘酷,卻也在周遊列國、顛沛流離十餘年的行道生涯中,讓我們感受到孔子與顏回、子貢、子路等弟子們深厚的師生情誼。
孔子在春秋時代面臨政治現實的枷鎖,然以仁愛施政,千年後依然開花結果。
大智慧(wisdomlohas) 於 2010-02-11 23:27 回覆:

白鷺鶯您好:

這是<孟子>裡的一則典故: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則國危矣!」

古今中外,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在他們的生命裡,大都以追逐名利為目的,但是勘不破名利韁鎖,只能難破生死關而終,靈魂繼續輪迴!聖賢們的心是清醒的,因而洞悉了真理,雖千萬人吾往矣,勇於亂世中推行治國處世之道,如孔子之忠恕、孟子之仁義,雖不受當權者重用,仍堅持著理想,僕僕風塵,行道一生,只見一身傲骨,流芳百世,足為後人所效法

謝謝白鷺鶯的來訪,並抒文心得分享,常來哦!              

                       大智慧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