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03 13:01:00瀏覽1243|回應1|推薦28 | |
文字‧攝影‧妍音 山谷中一泓湖水,滌淨紅塵疲憊身軀。初夏,風帶著微微熱氣,姊姊們提議到山裡去,說是那兒有一處隱身紅塵的山谷,可以讓人尋回真正的寧靜。 其實在車行山間之際,滿山生意盎然的綠,已然將一顆來自塵囂的心,慢慢熨整了下來。即使姊妹都不做言語,連綿的山脈仍以她最甜最美最優雅的自然語言與我們交談,心情便在一吋吋推進山間的同時,一分分沉靜至漸漸融入天地自然的本色。 車再往山裡開,人煙漸稀少,空氣裡是清芬的涼氣,即便是能揮汗的五月天,在此地仍需薄衣一襲加添。來此處說是渡假,其實是放空,什麼都不做、不想,仍無法什麼都不看,尤其躲在群山間的這座渡假村,園地雖不是最廣漠,但美麗卻是隨處都有。 我走著走著,看見這座大塘,忍不住要將她柔媚身影收入鏡頭,於是我向遠處見樹見山見藍天的方向取景,等到再看自己攝入的影像時,堪是驚訝我將一池清淺納入心底了。其後便一直喜愛這幀照片,不定時取出再三觀賞,忽忽想到朱熹有首(觀書有感)的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想初夏那時,與姊姊們暫與煩瑣俗事相別,而到了名為牡丹的世外桃源,為的不是要讓心頭再注活水?不是為走更長遠而稍緩腳步?這一思量,又忽焉醒悟,宋朝大學者朱熹在尋常讀書當中便是時時自我觀照,因而能有所覺察,是以我與姊姊有否捨近求遠、捨本逐末? 其實我等人人心中自是有股清泉、有方池塘,是在生活瑣細中任其淤塞、乾涸?或是能時時勤拂拭、整治?在在存於一心。所以如何常保一心潔淨?當然是捨活水其誰?而這活水又何處可汲?恐是各人各有妙方了。 這之中,讀書與欣賞風景是個人企盼水渠常清的活水來處。其實文章與山水,不過是一體之兩面,張潮《幽夢影》中有言「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大地之文章」,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中不也說了「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自然山川為我們寫盡了人生文章,我們也因為賞風論月而吟誦篇章,唯一所願的,便是徜徉在怡人風景與芳香書海時,能將紅塵俗世裡的紛紛擾擾拋到腦後,讓心靈那一泓湖水澄澈無濁。 是以說遊山玩水乃偷得浮生半日閑,似乎也不盡然是。在張潮看法裡是「人莫樂於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閑則能讀書,閑則能遊名勝……天下之樂孰大於是?」 所以,遊罷歸來匆匆數月,每每再看自己拍攝山間水塘照片,意象裡便宛如又置身其間,心神因而寧靜沉穩。城市裡的夜,在日照漸漸褪去亮度之後,也能無比靜謐,蟲唧蛙鳴似是就在耳畔,天地予我了唯一的純色──寧靜。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