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07 10:03:59瀏覽576|回應0|推薦3 | |
百病之毒,皆生於濃。濃於聲色,生虛怯病;濃於貨利,生貪饕病;濃於名譽,生造作病……清人沈復以一味藥解之,曰“淡”。更言:養生之道,只“清淨明了”四字。 吾行醫中所遇高壽老人,皆有一共同特點:多渾噩無識,麻木少思。固然這種缺文化的狀態有其可憐可嘆的一面,卻也印證了一句醫家至言:所謂心氣順,則五臟和;心無所動,則百患不招。 反觀時下所謂有識之士,皆思健康長壽。卻愈因有識而愈心有所累。如服補藥者,多為盡男女之歡;食營養餐者,乃學子,圖金榜題名;練太極者,皆垂垂之年,怕病更怕看病貴乎!至於健美操者,必多女士,非為肥胖既為減肥……無不有所欲,有所圖也! 誠然,現代社會,想“淡”實難。然則養生之道,一在慎嗜欲,一在慎飲食,一在慎寒暑,一在慎勞思。有一於此,足以致病。可見名利中人,養生何談! 吾亦生之於當世,所思所想,亦非超凡脫俗。僅此“淡”字上面有些許體會,與君言之。 吾於閒時好讀書,讀書漸多,乃始生“淡意”。概因書中囊括世間百態,你我亦在“其中”。故有“閱盡”人生之感,淡意不免油然而生……心存一絲淡意,便有一份輕鬆。 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常存此念,心中自有喜悅和滿足。而不與人爭,人亦不與己爭之。雖身處競爭之社會,卻每每有通順之途。 照此久行之,可感吸時氣入四肢百骸,呼則身輕若騰。當出入綿綿,若存若亡,神氣相依,是為真息。息息歸根,則心似泰山,不動不搖;體如守門,謹入慎出。 姑父勤此法,今八旬有六,形體不敗,精神不散。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