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動見体劇團《台北詩人》-關於愛、遺憾與和解
2014/06/05 17:48:23瀏覽262|回應0|推薦6
事前不知道是自由入座,好在有提早到現場。觀眾的年齡層感覺偏低,有許多高中生或是媽媽帶小孩來,這是我平常看戲時比較少會看到的觀眾群,不禁覺得很奇妙。等待開場時我觀察了舞台,右邊是病房的佈景,左邊則是預留的空間,中央以一條斜坡區隔,最令人玩味的是左上方懸掛著一個數字被顛倒擺的大鐘,或許是暗示待會的時光倒轉吧。

戲從黑衣人的一段台語吟唱開始,並與病中的詩人對談,他在黑衣人的導引下穿越時空到自己過去錯過了的那些場合;同時間現實的病房裡,詩人的妻子送上了離婚協議書給詩人簽字,並在詩人姊姊的追問下緩緩道出不為人知的辛酸。
詩人回到過去卻不是扮演自己,而是成為當時那個時空的別的角色,並藉此更加了解自己姊姊和弟弟在父母跑路丟下他們後的心路歷程-姊姊放棄自己的青春前景只為了守住一個可以讓弟弟們甚至父母能夠回來的家,弟弟則是心心念念著復興家業,連國中都放棄沒念完,對照詩人自己執著於家人未離散前的那個三合院,他覺得除此之外都不是家,只是住的地方。而對於自己的妻子,因為太想讓她幸福快樂,選擇將那些對於童年缺憾的哀愁深深埋藏在心底及詩句中,沒想到反而讓妻子感到被隔絕,因此令她對兩人關係漸感絕望而訴離。

其實這部戲是我繼《單身溫度》後第二部幾乎無法控制落淚的戲,對於姊姊只希望弟弟們能夠沒有負擔的好好念書,負擔家業的責任只要她一肩扛起就好的心情相當有共鳴,那身為長女的責任感與對弟弟們的疼愛雖然確實存在,只是我們都太過於年輕與倔強,以至於沒辦法好好表達;另一方面,詩人將自己深層的悲傷哀愁藏在詩句裡,除了是一種不願將這樣的沉重壓在心愛的人身上,也帶了點害怕若不小心洩漏出來會被拒絕的恐懼,於是只能寄託於那些隱喻,希望被閱讀又不願被理解的矛盾心情,表露無遺。

當每個錯過的片段在死前又被重新檢視,詩人雖然仍帶著缺憾卻也與過往和解,我一直在想那個黑衣人的身分究竟是十七歲的詩人自己還是他當時放了鴿子又意外死亡的好友。黑衣人在戲中不停地向詩人要一個答案,但到最後這個答案也不是這麼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他們都能真正放下並接受過去那顯得殘缺的自己了。
全戲的故事線雖略顯鬆散,但演員們的情緒渲染帶出了戲劇張力,除了一開頭詩人出現時的獨白感覺不太流暢,以及最後詩人與妻子相擁和解的橋段稍微單調之外我都很喜歡,尤其是音樂的部分,與劇情情緒氛圍搭配的很好,戲後看了節目單才知道原來是陳建騏老師設計的。雖然主線較為愁苦,但仍不時穿插了詼諧,其比重搭配得宜,看完戲也不會令人感到過度沉重,反而有種被療癒的感覺,真是一次不錯的看戲經驗。

*本票券由藝文票券折扣網-寫手扶植計畫提供,並同時刊載在藝文票券折扣網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indy0277&aid=1389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