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9/03 15:51:01瀏覽3753|回應0|推薦7 | |
雖然花了些功夫整理乾隆嬪妃晉封的年份和速度,但結果很有意思。
首先,清朝後宮妃嬪的編制,差不多在康熙時完備的,等級由高到低如下: 皇后1人,(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貴人、常在、答應不限人數。
從嬪以上,都有人數的限制,皇帝不是想封幾個妃嬪就能有幾個,這跟現代的公司一樣,董事長、總經理、經理等等的管理職是有限的,人數最多的都是基層員工。對應現代公司的職稱,乾隆皇帝相當於董事長,皇后是總經理,皇貴妃是副總經理或代理總經理,貴妃是協理,妃是經理,嬪是副理,貴人應該類似組長,常在是專員,答應是助理。
至於乾隆嬪妃晉升的方式,也是有一些評估的標準,這必須將潛邸舊人和登基之後的新人分開看。
潛邸我們假想是公司上市上櫃之前,因為正逢「企業草創」時期,舊人晉升的標準比較嚴格,除了地位最高的正妻嫡福晉外,還有少數幾個側福晉,但通常都是從比侍妾等級更低的使女做起,有生孩子才能升為側福晉。 但也有少數例外,比如高貴妃剛進府時,是從使女做起,完全沒生孩子,她的公公雍正皇帝或許是為了政治攏絡的關係,下旨將她升為側福晉;嫻妃,也就是後來的繼皇后,是潛邸舊人中年紀最小,資歷也最淺,乾隆登基前一、兩年才進府,但可能很得雍正歡心,則被直接指為側福晉。 1735年,乾隆24歲登基,這些潛邸舊人就是後宮的基本班底,每人根據王府時期地位的高低和資歷分佔後宮的位份,嫡福晉富察氏成了皇后,資歷較久的側福晉,高貴妃佔據貴妃的位置,另一個側福晉,嫻妃因為年紀最小,資歷又淺,所以居其次,晉為妃,其他舊人則分佔嬪、貴人、常在等位置,但不管如何,舊人一進宮基本位份起碼是常在。
整理一下,乾隆剛入主紫禁城時後宮的編制:1皇后,1貴妃,2妃,1嬪,3貴人,這大概就是延禧攻略劇中所謂的潛邸八人。
乾隆還有2個妾室哲妃、儀嬪 (以上皆為追封) 在登基前就已經去世,掐指一算,這小子20出頭就有10個女人….真令人咋舌!
潛邸舊人因為是公司的元老,只要能生養孩子,升遷都很順利,比如純妃、嘉妃最後都能爬到妃、貴妃、皇貴妃等高位。乾隆年間,到達皇貴妃、貴妃位份的總計有10人,光是舊人就有6個。
舊人中,沒有生孩子的,比如婉妃陳氏,因為在宮中超超超級資深的,待了七十幾年,沒功勞也有苦勞,乾隆就意思意思把她升到妃,死後,嘉慶皇帝還追封為婉貴太妃,這女子活了91歲,比乾隆高壽,總算也熬出個貴妃的名頭來!(活得久也是種功勞!?)
由於「公司」管理職有限,再加上舊人已經卡好位,乾隆登基之後入宮的新人要晉升高位就比較困難了!所幸,這些舊人大都活得不長,高貴妃、富察皇后、嘉妃、純妃陸續「退休離職」,職缺就空出來了!下面的嫻妃、令妃、舒妃升了上去,新人們也就依序填補其他位置。
乾隆13年,富察皇后去世後,繼皇后、純貴妃、嘉貴妃、令妃、瑜妃、舒妃佔據了最高的位份,這時就只剩一個妃的名額了!
乾隆在位60年,以每20年分成一期,入宮的新人正好可以分成三個時期: 早期:乾隆 1年~20年,西元1736~1755,25歲~44歲 中期:乾隆21年~40年,西元1756~1775,45歲~64歲 晚期:乾隆41年~60年,西元1776~1795,65歲~84歲 早期、中期新人正式編制的大約各有10人,晚期估計5人左右 (因位份太低,部份資料缺漏,無法歸類,只能估算)…….20年進來10個人,好像也還好!
總之,後宮1后2貴妃4妃的編制填滿,並沒以為中那麼快,自乾隆登基開始,一直到1759年,也就是乾隆24年,穎妃升上去後,才真正沒有空缺。
這時乾隆後宮的編制:繼皇后1人;純貴妃、令貴妃2人;舒妃、愉妃、慶妃、穎妃4人;婉嬪、豫嬪、忻嬪共3人;恭貴人1人。
老人死得死,新人來來去去,剩下的11人加上新員工10人,一整家公司20人左右,這跟所謂後宮佳麗三千的龐大數目也未免差距太多了!再說,公司上市後,整整花了24年,中高階主管職才完全滿額,可見要晉升並不是很容易。
再來探討新人在後宮怎麼晉升,通常家世來頭大的,一開始都能取得較高的位份,比如舒妃葉赫納拉氏(跟慈禧太后同宗),他爸爸是侍郎,曾祖父是康熙皇帝時的重臣明珠,伯公是有名的才子納蘭性德,聽說姊夫還是富察皇后的親弟弟傅恆….真的嚇嚇叫!在新人中,舒妃的背景簡直就是另一個富察皇后,因為關係背景過硬,她剛進宮就被封為貴人,同年就晉到嬪的位份。
另外,乾隆21年,蒙古某部落首領塞桑根敦率屬來歸,他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也就是之後的豫妃,以27歲少見的「高齡」進宮,一進宮就是貴人,(人家舒妃13歲就入宮了) 博爾濟吉特氏在清朝時據說是蒙古顯赫的姓氏,很可能基於政治的理由,過了兩年後,就晉封為豫嬪。
穎妃巴林氏,父親是其中八旗之一的最高長官都統,封貴人;忻妃戴佳氏,阿爸是總督,大約相當於現代的省長,被召封為忻嬪;循妃,兩廣總督桂林之女,也是不得了,剛進宮就直接封了循嬪。
背景不顯赫,怎麼辦?沒關係!顏質高、長得漂亮的,經乾隆「面試」,有皇帝眼緣的,像令妃魏氏(魏佳氏)、慶妃陸氏、惇妃汪氏也能從貴人、常在做起。 但無論新人家世背景多好,長得再美,初入宮能達到貴人、嬪的位份已經是極限了,再要求就過分了,乾隆的後宮沒有空降部隊。
嬪妃因先天後天條件不同,都有不一樣的起跑點,接下來,能不能再升遷,更上一層樓,那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了!
那些有靠山的或有潛力的新人,從常在到貴人少則不到1年,多則2、3年都能晉級,貴人晉到嬪花得時間就久一點,同時可能也要看提供的「服務」皇帝能不能滿意,多數都要花幾年的時間,這期間並不會要求所謂的「業績」,如果這個階段停滯了很久,基本上升遷應該是無望了。 到嬪之前要求都還好,一直到嬪晉到妃,要求會更高,要嘛就是有生孩子,要嘛就是你老子靠山很厲害,連乾隆都怕,年資到差不多就會升。比如愉妃生了皇五子永琪才晉到妃的,忻妃是生了兩個公主,等了10年才上去。
沒生子的穎妃做了8年的嬪才等到,總督之女順妃同樣用了8年,連家世嚇嚇叫的舒妃也耗了7年,維吾爾族出身的容妃,可能乾隆為了回疆的穩定,也還是讓她花了6年。
循妃這個兩廣總督桂林的女兒,運氣顯然不好!進宮時雖然直接啪就坐上了嬪位,那時乾隆已經65歲了,都可以當她阿公阿祖了,但「人搖擺沒落魄的久」,皇上硬是讓她效法王寶釧苦守寒窯,足足熬了18年,好不容易才成了妃子。
嬪晉妃都已經這樣了,妃晉到貴妃那又是更大的坎了,尤其是沒有家世背景的女人,就得靠實質的「業績」。比如純妃和嘉妃都是生了2個孩子晉到貴妃,令妃更是生了3個孩子,才爬到貴妃這個位份。
從乾隆的生育史來看,未登基前的十年內,生了6個孩子;早期是高峰期,生了13個,中期64歲之前,也有8個,不過每期活到20歲的孩子差不多只有50%,65歲晚期就沒有任何生育記錄了。
所以,生孩子不是那麼容易!正常女人一年有12次受孕機會,每次有2~3天,加起來一年大概有30幾天的機會,這幾天又剛好要能侍寢,體質差的女人兩、三個月排卵一次,甚至有的長達半年,受孕的機會又更低了!女人能懷上孩子比想像中困難,簡直跟中大獎沒兩樣。更何況生子不單要看女人自身的條件,男方的年紀、身體狀況也得配合…..
如果運氣差,像循妃一進來,皇帝就已經不能生了,不就無望了?沒關係!山不轉,人轉!那就當當褓姆吧!幫其他有生子的嬪妃撫養孩子,這樣就成了有功之人。像慶妃照顧令妃生的皇子永琰,穎妃照顧最小的皇子永璘,後來都得了更高的位份。
綜合各種角度的分析,乾隆嬪妃升遷的條件包括:相貌好;侍寢的服務好;有背景;政治因素;年資高;有功勞,生子或幫忙撫養孩子…..但最後能爬到最高位份的,都一定要有實質的貢獻,無子,無功,家世再顯赫照樣沒門!
看到這裡,覺得乾隆雖然是花心大蘿蔔一枚,對後宮的管理還是有一套的,他旗下的國企很難混,要求不但嚴苛,升遷時間也長,跟現代的企業簡直一模一樣。公歸公,私歸私,9月25日出生,天秤座的乾隆,對後宮的女人還真是公平,不偏不倚啊!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