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3/06 12:53:34瀏覽403|回應0|推薦0 | |
我有流沙中年 日憂薄冰湍流
2016-10-23 02:29聯合報 白依/社會趨勢觀察者(高雄市) 失業危機加上低薪環境,台灣越來越多中年人踩在貧窮線上,背著沉重家計奮力前進。 聯合報系資料照 聯合報以「流沙中年」為標題,探索國內中年新貧族;巧的是,我剛聽一位日本社會觀察家形容,今天日本社會問題是「薄冰下的湍流」。 日前應邀參加座談會,談日相安倍擬修黨章延任以主持東京奧運。事前,請教日本政情觀察家,他說安倍目前既無內憂也無外患,更重要的是,安倍讓日人感覺他很努力要穩住經濟,失業率已降到三趴,是廿年來最低。所以安倍能如願,只是做法上如何好看一點。 我也請教另一位專家,他則沉重說:「安倍奧運風光後,將是日本長期悲涼。」我問他不是降低失業率,穩住了嗎?他說:「站在薄冰上易忽視薄冰下的湍流。站在薄冰上會冷,期待陽光;但陽光融化薄冰,掉入下面湍流,會如何呢?」 日本債務負擔是大國中最高,安倍仍加碼財政開支;民間不投資,政府成投資主力,企業當然擁戴感恩,但債務會留給後人永續的悲涼。 無業、不婚、少子是「弱根危機」的原因,力捧安倍的學者說:「不論怎麼看安倍經濟學,它讓日本勞動力基本上完全就業。」這就是薄冰,事實呢? 勞動總人口的四成二是非典型雇用員工,如兼職和派遣;八○年時只有一成四,但那時的非典型雇工,九成是自願,以配合自己時間規劃;而今九成卻是無奈暫時糊口,他們的未來呢?有四成的人將來是無望或絕望,難道這不是湍流嗎? 東京奧運是安倍第四支箭,個人風光頂點;但二○二○年,日本人口團塊進入八十歲,也就是從二○到三○年是老人問題最嚴重時期,央行如今幾「無米可炊」,如何因應到時倍增開銷? 一九八三年,日本電影「楢山節考」乃將「姨捨山」「親棄山」「姥捨山」各種類似傳說,由深澤七郎寫成小說,今村昌平執導改編成電影。 日本多山少平原糧食不足,古時藩國征戰時,為儲存武士食糧,會下令將家中六十歲以上老人帶到山中丟棄,被丟棄親人的山,讓人悲痛不敢多望。該片以喜劇收場,強調老人有智慧,很多看完都能認同「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友人將這影片放給年輕人看,希望消弭漸漸出現的嫌老現象;未料年輕人看完感想是,六十歲拋棄不人道,八十歲還差不多;而認同「家有一老,全家累倒」卻讓你更覺恐怖,這難道不是恐怖湍流? 而今,除了應付老化,「赤貧單身女子」(不只是未婚,還無存款,無保險,無親友,無專長的女子)無助的愈來愈多。十年後,將比今天的下流老人處境更艱困,這都是嚴重的社會湍流。 我問他日本應「強兵抗中」,還是「親中富國」?他堅定的說,社會潛藏太多悲涼湍流,無力與大國爭鋒,應與大國和平相處;強兵會亡國,親中可救國。 台灣社會問題比日本晚,但更嚴重;朝野別再作秀,流沙讓社會崩塌,湍流讓人民悲慘,面對問題好好研擬對策,做做政治功德吧!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