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30 20:10:25瀏覽345|回應0|推薦0 | |
擴大免試入學/李家同開砲:窮小孩更難翻身
2009/09/18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王彩鸝╱台北報導】 總統府資政李家同受聘為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他今天在德明大學演講時,針對教育部日前公布的高中職擴大免試入學提出嚴厲批評,並直言「極度反對」。他認為,一旦少了一個關鍵考試,國中成績灌水,可以預見學生不再努力念書。出身「三級貧戶」的教育部長吳清基低調回應說,「謝謝李資政的指教,我也 是窮學生出身,會傾全力多關照窮學生」。 「免試入學的高一新生,會比考進去的學生程度好嗎?」李家同認為,答案是否定的,一旦失去升學考試壓力,國中生不再這麼認真念書,程度恐怕會逐漸下滑。 採計國中三年平均成績就能免試入高中,李家同表示,沒有統一標準,國中成績很容易灌水。至少現在的高中生都是扎扎實實地用功,通過國中基測才入學,有基本篩選的門檻。 李家同也擔心,高中職擴大免試入學方案一旦實施,對窮學生更不公平。他以大學甄選為例,家境較富裕的孩子可以準備精美資料申請大學,但「窮學生哪有這種能力?」他認為,高中職擴大免試入學也是如此,只會讓窮小孩更難翻身。 擴大免試入學/教部:要扭轉智育選才觀念 2009/09/18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中教司長:別看輕老師 李家同極力反對擴大高中職五專免試入學方案,負責方案推動的教育部中教司司長蘇德祥高分貝為政策辯護,他強調,免試方案是要扭轉傳統「智育選才」做法,鼓勵多元才能與興趣,「喜歡做餐點的學生,何必逼他去訓練奧林匹亞?」 李家同認為沒有考試壓力,學生就不讀書、程度會變差,也懷疑國中會在成績上灌水。蘇德祥表示,「尊重社會多元聲音」,但他為國中老師叫屈,「成績灌水之說,太看輕國中老師」。 蘇德祥說,擴大免試入學採計的在校成績,不再獨尊智育,學生在體育、藝術與人文等其他方面有表現,也可以有發展,這樣才能推動五育正常化教學。 他表示,傳統以聯考作為唯一入學管道,是一種「社會控制」手段,讓學生不敢造次,不敢發展個人才華,只會讀死書。數十年下來讓台灣學生的近視率高居全球第一,體適能狀況也不如其他國家。 蘇德祥說,教育政策的擬定,要「站在國家的高度來看問題」,看的是未來50年、100年。如果還停留在以考試選才,學生為考試而讀書,考完試把東西都還給老師、補習班,因為知識不是他的。 「學科差 不代表程度差」 他認為,「學科讀不好,不代表程度變差」。擴大免試入學方案,能解放學生為考試讀書的「緊箍咒」,能夠依興趣、才能適性發展,培養出身心健全的國民。 多元入學 給弱勢生機會 【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總統府資政李家同今天批評 免試入學對窮小孩很不公平?但偏鄉國中校長今天說「剛好相反」,因為免試入學,弱勢學生才有機會讀公立高中,並且找到自信。 台北縣烏來國中小全校學生都靠補助款,才有營養午餐可吃,校長張淑美說,該校單親、寄養、隔代教養學生占四成,低收入學生比率更高。今年因為免試入學方 案,有三個學生進入新店高中和安坑高中就讀,他們進高中之前,原本都很擔心程度會跟不上,結果表現都很不錯,臉上散發著自信。 張淑美說,弱勢孩子的操作能力比考試能力強,只憑基測成績入學,他們很難從弱勢翻身。幸虧有多元的免試入學管道,今年該校三名申請到免試入學的學生,別人在拚基測時,他們忙著做科學實驗、藝術創作。她認為,未來競爭力在於創造力的培養,而不是很會考試。 她認為免試入學的另一個好處是,學生學習不會有焦慮,更有時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身心發展比較健康,健康才是一切的根基。 南投縣民和國中地處偏遠的原住民族部落,以前這裡的升學率很差,孩子後常變成「中輟生」。但原住民校長何光明打造「技藝教育學程」,開設電機、農業、商業 管理、餐旅、土木、食品等六大類職群課程,讓孩子們結合興趣,展開多元教育,國三畢業也可免試申請國立高中職實用技能班,錄取後可享三年學費全免。 李資政開講/國立高中生 寫出菜英文… 2009/09/18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 「I sees」、「I loves」這些明顯文法錯誤都來自都會區國立高中生。暨南大學、靜宜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指出,台灣學生的英文程度「有待加強」,連博士班學生都寫出 「They are no money to go to school」這種離譜句子。但每次跟國高中老師分享時,老師表情木然,一點都不訝異,但這樣的情況卻始終不見改善。 上午李家同受聘擔任德明財經科大專任講座教授,並在德明教師教學知能研習營中,以「如何教出較好的大學生」為題專題演講,面對兩百多位大學教師,直接點出目前大學生英文程度到底有多差。 李家同專攻電機領域,但上學期開的卻是「英文課」,李家同說:「要先教最基礎的生字與文法,英文程度差成這樣,大學就教起承轉合,簡直毫無道理。」 例如「I sees」這種離譜的錯誤,李家同表示,大家別忘了,大學生已經歷中學六年的英文教育,居然還弄不清楚何時動詞要加S,探討其中原因,老師不重視基本功有很大關係。 有些大學近年來端出全英文授課,李家同也不敢苟同。他仔細觀察這些大學畢業生,英文程度也沒好到哪裡去,如果學生聽不懂卻採用英語上課根本不切實際。他認為,學好英文更該先從基礎做起,以他的學生為例,每天需要讀一篇文章,每周一次寫一次作文,持續累積才有辦法學好語言。 李家同甚至批評現在的高中英文教育,大學學測與指考都有英文作文,但仔細觀察現在高中生英文程度,能寫好作文的到底有多少?只靠著台北老師來決定英文教育,根本不了解目前高中生的程度根本沒資格談作文,還不如先把基本句子學好,再來談作文這件事。 [回應] 在大學執教的人都感覺到,學生的程度一屆不如一屆。我想,一定是小學中學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吧!不然怎麼會這樣呢? 李家同教授說,某些博士生的英文不甚理想。其實,據我親眼所見,有些人連起碼的中文字也未必寫得好。其他的科目,恐怕也有類似問題存在。 教改是人才培育的項大工程,直接關係到國力的興衰。而經過多年的教改,也早已證明問題重重。在民意氾濫的今日,我們常見到某些團體,因擅長媒體操作,甚至與官商利益結合,使彼等主張易於影響政府決策。但這些自命改革的團體是否可以代表廣大民意,相信廣大民眾的心中不無疑問。不少人認為,一動不如一靜,如果教改改變成規,衍生出過去未有的問題,那為何不修正回去呢? 不願面對真相,是常人的心態。我們的教改,就在民意氾濫之下,及決策轉變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耗蝕年輕人的青春。無可奈何的是,年輕人素質低落,已是既定事實,而且大勢難挽。民意的盲動、偏執與主政者之缺乏遠見、魄力,勢將注定教育以失敗收場,這對國家前途的影響,不言自明。 「蘇德祥表示,傳統以聯考作為唯一入學管道,是一種「社會控制」手段,讓學生不敢造次,不敢發展個人才華,只會讀死書。數十年下來讓台灣學生的近視率高居全球第一,體適能狀況也不如其他國家。他又說,教育政策的擬定,要『站在國家的高度來看問題』,看的是未來50年、100年。如果還停留在以考試選才,學生為考試而讀書,考完試把東西都還給老師、補習班,因為知識不是他的。」教育部的長官說,聯考讓學生只會死讀書,不敢發揮個人才華,還讓學生近視率世界第一,體力也比別人差。不過,我們看到的是,教改了以後,學生變得不讀書了,很多連一技之長都沒有;近視率仍居高不下,體適能也沒比較好,其實這些都與愛玩線上遊戲有關。 長官又說,要站在國家高度看問題,不宜固守考試選才的本位思考,學生也不該為考試而讀書。既然長官有此創意,那他何不建請考試院、考選部等單位,乾脆廢除國家考試好了,以後公務員的進用,就靠師徒制好了。此外,考試選才既是萬惡根源,那就規定老師每天必須跟學生玩在一塊兒,至於成績的話,老師隨便打就行了;同時也建議政府修法,勒令補習班關門,這樣年輕人就不會有升學壓力了。 最後,我們建請政府,既然教育部都不管教育了,那也可以一併裁撤了。這樣的話,政府可以省下好大一筆支出,可幫助改善人民生計。馬總統、吳院長何樂而不為?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